食客誤食蟾蜍致死 廣州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

2021-01-16 搜狐網

  海口晚報網9月21日訊

  日前,因順德有人誤食蟾蜍致死,佛山昨日已全面叫停食用蟾蜍。但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多家主營蟾蜍(廣州人稱之為「蠄蚷」)的酒樓食肆發現,老廣吃蟾蜍的熱情絲毫沒降溫,個別蟾蜍酒樓的晚市訂座率高達100%。

對此,廣州市食安辦表示,著手調查全市蟾蜍食用現狀,不日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食安辦提醒市民,蟾蜍有毒,市民切勿隨意食用。

  食客一天吃掉一噸蟾蜍

  昨日中午,記者以食客身份致電位於前進路上的廣州南樂酒家,該酒家素稱廣州最有名的蟾蜍專營飯店。據該酒樓接話員介紹,下午5點開市的晚市包房已經全部訂完,「順德蟾蜍吃死人」的事情對該酒樓的生意沒有任何影響,現在正值吃蟾蜍火鍋的好時候,前來打邊爐的食客非常多,最旺的日子,食客一天能吃掉一噸蟾蜍。

  昨天晚飯時間,記者來到該蟾蜍專營飯店,親身感受目前蟾蜍在廣州的受歡迎程度。只見大廳裡大大小小三十多圍臺,處處座無虛席,熱氣騰騰。服務員捧著盛滿類似田雞的食盤,飛快地穿梭於客人之間,新鮮蟾蜍肉一斤斤地上桌,在各式湯底中滾上竄下,大快朵頤的食客亦是興致盎然,吃得津津有味。

  記者隨機採訪多位食客,他們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起用蟾蜍炮製出的美味,「乳香、美極、酥炸、椒鹽、火鍋……」蟾蜍菜式竟達10多種。很多女性食客甚至抱著治病、保健心態前來吃蟾蜍的,「《本草綱目》都說蟾蜍能治青春痘,有美容解毒功效,所以常攜女伴們吃蟾蜍大餐」,劉小姐如是說。

  形似田雞但價低且有毒

  據了解,蟾蜍形似田雞,不過前者的價錢卻便宜得多,田雞市場零售價高達22~30元/公斤,而飯店裡出售的蟾蜍僅為每公斤13元。因此,蟾蜍才如此受食客追捧。

  蟾蜍若烹飪方法不得當,食用便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據專家介紹,蟾蜍的背部及四肢都有突起的綠豆大小的顆粒裝包塊,這是田雞外表沒有的,蟾蜍體內多數毒汁也存於此。剖殺蟾蜍時,必須用專業刀法(尖銳的竹片最宜)去掉蟾蜍毒腺,一旦不慎割破毒腺就會造成中毒,對人體心臟、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產生嚴重損害。一旦中毒便會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還會導致昏迷,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食安辦提醒勿隨意食用

  對此,廣州市食安辦處長葛昌順表示,打算著手調查全市蟾蜍食用現狀,不日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同時,葛昌順指出,蟾蜍可加工作中藥,但含蟾蜍成分的中藥如果過量服用,也會導致中毒。而且,市面上的蟾蜍菜式烹飪製作,只是去除了蟾蜍耳下腺、皮膚腺等部位的劇毒,而其毒性物質還存在於肌肉、肝臟和卵巢,這些部位尤其是肌肉中的毒性物質則無法去除。

  為此,葛昌順提醒市民,蟾蜍有毒,市民切勿隨意食用。 (周芳 石安)(來源:信息時報)

相關焦點

  •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男子誤食蟾蜍致死: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唐女士分析,抓青蛙時,兩人順便抓回來兩隻與青蛙極其相似的蟾蜍。小陳和林子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  當時,林子的妻子和他另一個朋友也在,4人都吃過湯裡的食物。唐女士事後得知,小陳和林子吃得較多,其餘2人基本沒吃。  吃完後,大家就各自回家休息。一個多小時後,唐女士接到了林子妻子的電話,稱林子出現了上吐下瀉的情況,準備送醫院。
  • 臺灣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1死5傷 誤認為青蛙食用
    臺灣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1死5傷 誤認為青蛙食用原標題:臺灣花蓮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 致1死5傷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日前有民眾食物中毒,造成1死5傷,花蓮縣衛生局人員採樣鑑定,17日確認
  • 誤把盤古蟾蜍當青蛙食用 6人吃下肚1死5傷
    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吃光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症狀,其中1人送醫急救後不治。另外的5人因為食用的量不多,已康復回家。花蓮衛生局採集檢體檢驗2周後,今驗出有致命毒性蟾蜍毒色胺(Bufotenine)。
  • 勿貪鮮美 秋冬吃蟾蜍中毒者多
    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 海南食安辦發警示:慎食麻風果海鱟蟾蜍毒蕈等
    原標題:海南食安辦發警示:慎食麻風果海鱟蟾蜍毒蕈等   人民網海南視窗8月4日電 (記者李學山)海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今天發布2014年第11號食品安全消費提示稱,夏秋季是誤食有毒動植物導致中毒的多發期,提醒市民尤其是家長要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注意防範誤食:毒蘑菇、麻風果、洋金花、海鱟、蟾蜍等有毒動植物
  • 臺灣6人誤食盤古蟾蜍5死1中毒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經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誤食盤古蟾蜍中毒。盤古蟾蜍是什麼樣的物種?蟾蜍的毒性成分主要在哪些部位、成毒機制是什麼?帶著一系列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毒素與人類疾病學科組的科學家。
  • 臺灣6人誤食盤古蟾蜍5死1中毒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經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誤食盤古蟾蜍中毒。盤古蟾蜍是什麼樣的物種?蟾蜍的毒性成分主要在哪些部位、成毒機制是什麼?帶著一系列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毒素與人類疾病學科組的科學家。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竟能致死?(組圖)
    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兩男子誤抓蟾蜍煮湯食用 1人中毒死亡1人住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 記者 敖一航 攝(原標題: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一死一住院)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
  • 誤食盤古蟾蜍中毒,6人中毒1人不治身亡,儘量不吃可疑蛙肉
    2019年12月17日,花蓮縣衛生局人員稱,經過衛生局相關工作人員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為誤食盤古蟾蜍而中毒。花蓮豐濱鄉有6位民眾,本月初在一次家庭聚餐中,誤將「盤古蟾蜍」當作青蛙食用。這6位民眾在吃光聚餐中的盤古蟾蜍後1至4小時,陸續發生噁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食物中毒症狀。
  • 兩名男子抓青蛙煮酸菜湯 誤食蟾蜍中毒致1死
    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黑眶蟾蜍、中國雨蛙、海蟾蜍和紅點蟾蜍,你知道嗎
    黑眶蟾蜍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蟾蜍,在我國境內分布很廣,一般在中南部地區都有廣泛分布。黑眶蟾蜍一般體色為黃棕色,會有不規則的棕紅色紅斑。而它在外形方面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從嘴巴處開始有黑色骨質脊稜,一直沿延伸到眼臉處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也因此而得名。
  • 蟾蜍藥用價值那麼大,為什麼不能吃?
    吃蟾蜍可能會喪命2018年10月6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廣東省發生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其實,食用蟾蜍導致中毒的案例全國並不少見。2016年,重慶兩名年輕男子半夜打手電筒逮青蛙,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結果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送入ICU搶救。
  • 夫妻兩人抓蟾蜍食用 妻子因吃蟾蜍卵中毒身亡(圖)
    原標題:夫妻兩人吃了蟾蜍卵後妻子竟不治身亡最近,廣西桂林資源一對夫婦在食用了捕捉來的癩蛤蟆及癩蛤蟆蛋之後,出現中毒反應,妻子不治身亡。這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一隻小小的癩蛤蟆竟然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它的毒素到底得有多大?
  • 因食用導致1死5傷的 盤古蟾蜍 是什麼樣子?
    盤古蟾蜍 俗稱臺灣蟾蜍,廣泛分布於我國的臺灣省。
  • 《綠色地獄》海蟾蜍食用效果是什麼 海蟾蜍食用效果一覽
    導 讀 海蟾蜍是《綠色地獄》中玩家可以食用的一種動物類食物,食用後會提供一些屬性,而且還有不同的食用方法
  • 一桌人覺得蟾蜍和青蛙一樣,12人吃了蟾蜍後全部被送醫搶救
    蟾蜍俗稱癩蛤蟆,因為有毒所以禁止食用,最近有十幾名工友就是因為錯誤食用了癩蛤蟆,被緊急送往醫院,險些喪命。幾天錢,有幾名工友一起給一家農戶修理房子,收工後,這位房主為了感謝工人們的辛苦勞動,就決定晚上請他們在家裡吃飯,飯桌上上了一盤新鮮玩意,紅燒蟾蜍。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導致一人死亡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兩男子誤食蟾蜍中毒, 一死一住院。圖為經ICU搶救後,小陳目前已轉至急診科做進一步治療。記者 敖一航 攝  夏天一到,有人喜歡半夜打著手電筒出去逮青蛙,如果遇到蟾蜍(俗稱癩蛤蟆)則避之不及。不過,有人卻誤把蟾蜍當美味,吃了可就遭殃了。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患者用蟾蜍全蠍抗癌 專家稱食用不當危害大
    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蘇旭春說,道聽途說,盲目使用「土方法」,尤其是食用未經炮製的「中藥材」, 如全蠍、蟾蜍、蛇莓等,很有可能對肝腎、造血功能造成損害,治腫瘤沒見效,反而加重病情。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