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病人千萬別用蟾蜍以毒攻毒

2020-12-02 杭州日報

  見習記者 葛丹娣

  

  浙江省名中醫、省中醫院腫瘤科郭勇主任醫師說,他臨床上還沒有碰到過吃蟾蜍中毒死亡的病人,但因私自吃蟾蜍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輕度中毒的病人倒見過不少。他們大都身患重病,四處求醫無果,不得已最後一博,希望靠吃蟾蜍,把病治好。

  郭主任說,蟾蜍確實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具有強心利尿、化淤散結、解毒、消腫止痛等功能,對治療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等有一定療效。

  入藥的主要是蟾酥和蟾衣。蟾酥是蟾蜍表皮耳後腺及皮膚腺的分泌物,白色乳狀液體。蟾衣是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不過不主張市民自己在家根據民間偏方煮蟾蜍吃。

  一是民間偏方沒有使用標準,也缺乏科學依據,亂吃很容易吃出問題。如果不挖內臟,不分皮肉,將整隻蟾蜍煮湯吃,那就更危險了。

  二是蟾蜍的毒性很強,有種說法是,與河豚、毒蘑菇的毒性相當,所以控制每次的食用劑量非常關鍵。

  蟾酥每次的食用量不能超過0.03克,幹蟾蜍皮的食用量不能超過6克/天,幹蟾蜍(連皮帶肉)的食用量不能超過12克/天。一旦超過這個劑量,就有中毒的危險。

  為了防止蟾蜍毒性過強傷人,現在臨床上一般將其做成中藥飲片來服用。如果用來煮湯的話,都會配上其他中藥材,如米仁、紅棗、白朮、茯苓等,來降低毒性。

  「有些癌症患者,到了晚期,覺得反正沒什麼希望了,就想弄只蟾蜍以毒攻毒,我勸他們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因為癌症晚期患者,機體的抵抗力本來就很弱,亂吃的話,很可能會雪上加霜。另外,對於那些體質虛弱的人,如身體瘦弱、經常拉肚子,也是不能吃蟾蜍的。總之一句話,要吃蟾蜍治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噁心、嘔吐、腹瀉是吃蟾蜍中毒後常見的症狀。郭主任說,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患者要馬上到醫院就診,及時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及補液等來治療,否則可能會因延誤治療,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用癩蛤蟆皮貼肚臍想以毒攻毒治腫瘤 結果差點丟了性命
    浙江在線12月02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何麗娜)「腫瘤病人也真當是罪古相滴(可憐-編輯注),總要想辦法治療自己的毛病。於是各種偏方應運而生,這位貼蟾蜍皮導致全身奇癢難忍的劉阿姨,經過我們急診科大半個月的治療今天終於要出院了。說實在話,我蠻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這種治病方法真的不可取。」
  • 兩個癌症晚期病人,用偏方的加重了,化療的好轉了
    病例一:來自農村的49歲的患者,被確診為肝癌肺轉移晚期。病人本身患有慢性B肝,如果平時關注身體健康,固定體檢,也許可以早一日發現癌症,確診癌症時,病人的腫瘤已經超過九釐米。遺憾的是,在確診以後,病人拒絕了醫生的建議,決定用家人收集到的偏方抗癌。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很多人都不願面對癌症,但是有時候,病情兇猛,不得不面對親人朋友的離開。癌症可以說是相當兇險的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癌症在臨時當天的表現。希望大家可以在沒有得癌症的時候做好預防。儘量遠離癌症。每個癌症在走向死亡之前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比較複雜,不是單一呈現的。
  • 男子一連吃下3隻蟾蜍治癌症猝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是想以毒攻毒啊,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昨天下午1點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裡,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兩個字——「猝死」。而導致王先生猝死的罪魁禍首,是他在昨天中午一連吃下的三隻癩蛤蟆(蟾蜍)。
  • 女子給患癌症丈夫吃蟾蜍以毒攻毒 男子不幸猝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是想以毒攻毒啊,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昨天下午1點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裡,一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  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兩個字「猝死」。
  • 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吃蟾蜍以毒攻毒因攝入毒素過多不幸猝死
    就在幾分鐘前,負責搶救的醫生告訴她們,病人救不活了。  大哭的女子姓孫,20多歲,家住屏風街,剛結婚不久。  負責搶救的醫生說,患者孫先生,今年54歲。兩三年前得了食道癌,後來又擴散到肺部,身體一直不太好,一直喝著中藥。  近幾天,孫先生又感覺身體不適,思來想去,想用民間土方,以毒攻毒試試,就帶皮煮了幾隻蟾蜍吃。
  • 患者用蟾蜍全蠍抗癌 專家稱食用不當危害大
    吃蟾蜍———肝功能衰竭  對於惡性腫瘤(古時多稱「無名腫痛」),在古代沒有先進的治療手段,因此,中醫從古到今一直重視「以毒攻毒」,憑經驗以全蠍、斑蝥、蟾蜍、蛇莓、砒霜、喜樹、鴉膽子等有毒之品來抗腫瘤。
  • 癌症晚期病人若要活得久、活得好,治療重要?還是心態重要?
    癌症發生(除原位癌)癌細胞即有向周圍、遠處擴散的可能,這是它的本性,常用的檢查方法對一些微小轉移灶或許不能發現,常說的轉移是指身體其它部位可檢查到相應的轉移病灶,臨床上稱轉移性腫瘤,也是癌症晚期。晚期癌症治癒的希望不是很大,如何讓病人活得久、活得好才是主要的!那麼,這種情況下是治療重要呢?還是心態重要呢?治療或許是改變晚期病人生存狀況最重要的手段,沒有治療就如同面對來犯之敵放棄抵抗、聽之任之,結果可想而知。很多人認為晚期癌症沒法治療、治不治都一樣,這是錯誤的認識!
  • 關於癌症的5個真相,是時候該讓你知道了
    如果一個癌症患者不化療,而採取對抗的方式,以肝癌中晚期為例,如果不採取化療的辦法,最終會因為大面積的轉移並且伴隨肝腹水而痛苦的死去,生存期限只有三五個月,有的患者甚至更短。比如一些適合手術的癌症患者,為了達到鞏固和預防轉移,通常在手術後會採取一定的化療治療措施。此外,那些不能進行手術的中晚期患者,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如今因為有了靶向藥和免疫療法等新的治療方式,通常在治療上都是聯合化療一起進行的。
  •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是不是很痛苦?專家呼籲:讓患者有尊嚴地死去
    核心提示:癌症一旦發展到晚期,癌細胞多半以及出現轉移、擴散,危害到身體其它組織器官,病人體質也可能出現惡化,很多治療方法已經無法進行,甚至出現耐藥等,所以,治療效果肯定多半是不太理想的。而在生命走到醫療盡頭時,是否要繼續堅持治療,甚至是舉債「抗爭」?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 新冠病毒竟「治癒」一例晚期癌症病人!應如何科學看待?
    最近,權威醫學雜誌《英國血液學雜誌》報導了一個神奇的病例:一名晚期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了……一位61歲男性無意中發現自己癌症晚期:他原本是一名腎衰竭患者,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2020年,他的淋巴結腫大,體重減輕,並因此入院,最後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
  • 你不要害了親人,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該死,癌症晚期到底治不治?
    老人晚期癌症還有必要大費周章治療嗎? 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癌症是不能根治的,早期確診的癌症只是相對而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率,而晚期的癌症,存活率則更低。 因為癌症本身就是全身侵蝕性的疾病,它會破壞病人的免疫力,老年人身體素質本來就差,有的老年人往往還伴隨有高血壓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
  • 癌症晚期病人要活得久、活得好,疼痛都沒有控制好,何談活得好?
    我們常常提到癌症中晚期治療的兩個目的,讓病人活得久、活得好,而癌痛得不到好的控制,何談活得好?有些癌痛的確是「頑固性」,比如傅達仁,治療可能需要一些比較「複雜」、「破壞性」的辦法,操作難、病人也難以接受。但大多數癌痛沒有有效緩解是因為認識錯誤,醫生、病人、家人以及藥物管理部門都可能存在問題。
  • 癌症病人出現昏睡意味著什麼?這些都是癌症死前症狀,有點數吧
    對於腦部受傷的人來說,昏睡與昏迷有兩種結果,一種是醒來一種就是一直睡下去,就是我們俗稱的植物人;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昏睡是斷斷續續的,然而這種情況不容樂觀。那麼癌症病人出現昏睡還能活多久呢?臨終前又有哪些症狀呢?
  • 不願說癌痛,想做個「好」病人,癌症晚期,只能默默忍受巨痛嗎?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的患者約有180萬,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該比例高達80%,且以中、重度疼痛為主。然而,由於很多人存在"得了腫瘤哪有不疼的,尤其是晚期患者,疼痛必不可免"、"癌痛治療也就是吃吃藥、打打針、對付對付,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等錯誤認識,以至於約有70%的癌症患者並未接受規範化除痛治療,在"對付式治療"或乾脆不治療中選擇做一位"聽話"的病人,默默的忍受著劇痛。治療癌痛有多重要?
  • 碘粒子植入 胃癌晚期病人活了13年!
    很多癌症患者,被確診時,最怕聽到的就是"晚期"兩個字,不能手術、不能化療、生存期往往只有幾個月。今天(9月21日),全國放射性粒子治療腫瘤學術大會在南京召開,記者了解到,依靠一個小小的碘粒子,晚期癌症病人也可以長期存活。碘粒子治療,已經成為癌症治療新的利器。
  • 新冠病毒竟然「治癒」癌症!以毒攻毒能複製嗎?
    日前,《英國血液學雜誌》報告了一個神奇案例:一名61歲的男子罹患淋巴癌、腎臟病,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是4個月後,不但新冠病毒消失了,癌症居然也痊癒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甚至有人開始聯想,如果故意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能讓它治好一些絕症?
  • 勿貪鮮美 秋冬吃蟾蜍中毒者多
    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 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還能活多久?
    恐怕這是每一個癌症晚期家屬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遇到這樣的病人,家屬總是很急切地想知道病人還能活多久。至於為什麼想知道,是想做好心理準備,還是想看看值不值得治療,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只能告訴他們,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