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害了親人,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該死,癌症晚期到底治不治?

2020-11-27 騰訊網

在一次體檢中,73的張國春被查出前列腺癌晚期,不過身體卻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是有些輕微的排尿不暢。老人和兒女們商量,說「既然我都沒什麼不舒服的,說明這癌症影響不了我,再說了我都73了,半截身子入了土,不想受那治療的罪。」

兒子大安卻不同意,堅決讓父親接受治療,並且要求醫生用最好最有力的治療手段將癌細胞消滅,最好能徹底治癒,免得「再起禍患」。在家屬的堅持要求下,醫生只好給張國春進行了手術,結果術後效果並不好,老人身體消受不了,情況比手術前更嚴重,天天喊痛。

看著老父親生不如死的樣子,女兒瀟瀟追悔莫及:「早知這樣,還不如讓他好好在家裡休養,白挨這手術刀了。」

老人晚期癌症還有必要大費周章治療嗎?

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癌症是不能根治的,早期確診的癌症只是相對而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率,而晚期的癌症,存活率則更低。

當一些老年群體比如70歲以上的老人發生癌症的時候,與相對年輕的群體不一樣,這時候的治療不能只看癌細胞的消滅程度,還要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是否能夠承受的住。

因為癌症本身就是全身侵蝕性的疾病,它會破壞病人的免疫力,老年人身體素質本來就差,有的老年人往往還伴隨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其他基礎疾病,此時癌症襲來,無疑是雪上加霜,即便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就像張大爺這樣,手術、放化療等手段帶來的副作用對其也是一種折磨。

更重要的是,癌症的治癒效果難以預測,臨床上的經驗是,年紀越大,激進的治療比如手術或者放化療,效果可能會更差,老人身體本來就沒什麼抵抗力了,再經過這麼一折騰,體內殘存的元氣消失殆盡,如果還有其他基礎疾病的話,搞不好在治療過程中會被加重。所以老年人如果得了晚期癌症,在徵得本人的同意之前,最好還是不要激進治療了。

老年人應該以保守治療為主

相比於抵抗力強的年輕患者,老年癌症患者最好採取保守的治療措施。要根據癌症的發展程度以及發病的具體部位,來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措施,但是有一點,保守治療的關鍵就是要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

比如針對具體的病情,患者可以對症服用一些抗癌的中藥,如果產生效果的話,甚至可以控制住病情的惡性發展。如今,帶瘤生存的患者並不少見,關鍵就是藥物能夠對症,能夠克制住病情。

當癌症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便會出現疼痛,有些抗癌的中藥本身就具有鎮痛的效果。而在西醫領域,癌痛一般分為三個等級,等級越高,疼痛的感覺也就越明顯。

目前,針對癌痛藥物也分等級,並且種類很多。即使到了重度疼痛的階段,目前也有有效的鎮痛藥物,比如像阿片類藥物磷酸可待因、芬太尼、舒芬太尼等等,緩解疼痛十分有效。因此即便到了晚期,老人也可以通過服用鎮痛類的藥物來保證身體的相對舒適。

採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家屬可能難以接受。但是,家屬要明白一點,激進的治療很多老人難以承受,那種痛苦相比保守的一點點控制病情來說更加可怕。所以在晚期階段,把老人護理好,不要讓老人感受到太多痛苦,那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與其花更多的錢讓老人感受痛苦,不如用這些錢去滿足老人的一些心願,增加生命的厚度。

在具體的護理上,癌症患者由於食慾下降嚴重,因此日常一定要保證其營養的充分。如果患者不想吃東西,可以把蔬菜以及肉類搗碎做成流食,這樣易於消化。

同時,不妨少食多餐。如果患者實在吃不下的話,可以選擇一些輔助性的藥物提升患者的食慾,若是營養流失嚴重,也可以考慮通過輸液的形式,把一些營養成分直接輸送到患者體內。

飲食之外,還要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患者身體允許的話,日常生活中還可以多曬曬太陽,進行一些適度的體育運動。當然,這個要根據患者本人的具體身體情況來決定,可以是散步,爬樓梯、打太極拳等。

癌症患者的治療要因人而異

目前,癌症沒有辦法根治,只是根據治療的具體情況,延緩患者的生存壽命。在癌症患者的治療上要做到因人而異。體質好的患者,採取手術和放化療等激進的治療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清除病灶和癌細胞,對於患者今後的進一步治療以及延長生存期是有利的。而體質弱的患者,保守的治療方式則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不至於促使其立刻終結生命。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治療,一旦患者本人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後,就要調整好心態,儘量學會用一種超然的態度去面對疾病。死亡雖然即將降臨,但哪怕是死亡前一秒,我也要堅決過好,這樣才不會辜負人的一生。而這,也應該是癌症患者應有的態度。

參考資料:

[1]《晚期癌症要不要傾家蕩產治?醫生:不如滿足其他奢望》.健康時報網.2015-4-21.

[2]《癌症中晚期 試試帶癌生存》.廣州日報.2016-11-21.

[3]《臨終關懷:絕症患者最後的尊嚴》.新華網.2018-4-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而中期浸潤性癌,除了手術,可能還需要做放化療。晚期癌症,一般是已經發生了轉移,無法通過手術切除。
  •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治?說的很直白,可能略難受
    大部分中國癌症家庭都選擇了前者,畢竟親情、道德觀念已經從小紮根在了骨子裡。哪怕是有一絲希望、哪怕是傾家蕩產,只要是能留住親人的性命,家屬都在所不惜。甚至是患者生命即將消失,家屬都在苦苦哀求醫生,能不能儘量搶救,讓患者再多活一陣,哪怕是幾天!
  • 當你知道家人已經是癌症晚期,你還會竭盡全力去治療嗎?
    一說到癌症,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沒得救了。即便我不斷科普,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待醫學問題時沒有基本的辯證思維,不懂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癌症包括很多不同的病情,單從分期角度有早期和晚期,你當然要區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和晚期癌症怎麼能混在一起說?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有人說晚期癌症幾乎治不好,可為啥還有那麼多人要去治療?
    有人說晚期癌症在醫院幾乎治不好,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去嘗試放化療?幾乎是治不好的,還好這句話用了「幾乎」,不然我又得批判了。癌症晚期多數治不好,這是事實,但不等於一定治不好。
  •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做手術?想明白3件事,答案自然有
    核心提示:  因為現在有很多的人對於自己的身體素質感覺非常的好,所以在生活中會不注重自己的作息規律,每天晚上熬夜在白天的時候,自己的一日三餐也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這樣反而會讓自己的身體承受很大的消化負擔。這樣對於自己的身體,把自己每天的生活都變得非常的有規律。
  • 癌症家庭的醫療帳本:一次化療就7萬,治癌到底要花多少錢才夠?
    醫生一開始說懷疑是腫瘤,劉嬸便開始擔心起來,不停在心裡祈禱:千萬別是什麼大病,你要病了我可怎麼活呀? 老劉倒是淡定地很多,並不是他對自己身體很自信,而是在他曾見過親人傾家蕩產最終不治身亡,所以他心裡很堅定地認為,得了癌症一定不治,把錢留給兒子也好。
  • 闢謠:明明知道癌症治不好,為什麼醫院還要治呢?
    今天分享一批癌症治癒的病例,給大家提提氣!有些病人已經不是早期,也成功戰勝癌症。5年半後複查增強CT,恢復很好:箭頭所指,就是當初燙化癌細胞的地方,沒有新的細胞再生,但也不影響肝臟功能。很多人說癌症根本治不好,治好的都是誤診!真相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承認,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治癒。或者說,早期大部分能治癒,晚期大部分不能治癒。
  • 癌症晚期病人若要活得久、活得好,治療重要?還是心態重要?
    癌症發生(除原位癌)癌細胞即有向周圍、遠處擴散的可能,這是它的本性,常用的檢查方法對一些微小轉移灶或許不能發現,常說的轉移是指身體其它部位可檢查到相應的轉移病灶,臨床上稱轉移性腫瘤,也是癌症晚期。晚期癌症治癒的希望不是很大,如何讓病人活得久、活得好才是主要的!那麼,這種情況下是治療重要呢?還是心態重要呢?治療或許是改變晚期病人生存狀況最重要的手段,沒有治療就如同面對來犯之敵放棄抵抗、聽之任之,結果可想而知。很多人認為晚期癌症沒法治療、治不治都一樣,這是錯誤的認識!
  • 赴美治癌病人自述:我為什麼決定不在國內治療癌症
    要點 來到美國求治癌症的中國人,他們大多此前從未有過任何出國經歷,在報刊或電視中,他們看到的大洋彼岸模糊不清。 在突如其來的疾病面前,他們慨嘆此前所有人生智慧均無用武之地,像撞上一堵牆,移不開,推不動,以為還遙遠的人生地平線,在不知不覺中竟已逼到眼前。 在夜深人靜之際,他們也會掂量和懷疑自己花的錢到底值不值。
  • 癌症晚期,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回家?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科醫生怎麼說!其實,不只是普通老百姓,那怕是某些非腫瘤專科的醫生,也經常還是停留在過去的知識和觀念中,沒有與時俱進。什麼老觀念?就是認為晚期癌症都肯定不可能治癒,只能等死,所以就總是有人問:晚期癌症還有必要治療嗎?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典型的答案就是不要治了,治也是白治。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很多人都不願面對癌症,但是有時候,病情兇猛,不得不面對親人朋友的離開。癌症可以說是相當兇險的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癌症在臨時當天的表現。希望大家可以在沒有得癌症的時候做好預防。儘量遠離癌症。每個癌症在走向死亡之前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比較複雜,不是單一呈現的。
  • 明知癌症治不好,為啥還要治?醫生仔細分析,值得聽一聽
    當人們去檢查的時候,如果被告知是患有癌症的話,那麼就會覺得自己離死亡越來越近了。很多人會很恐懼,恐懼的不是疾病,而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時間不多了。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有些癌症在當今的醫療水平中,是不能夠被治癒的,為什麼還要治?今天醫生給你分析一下。
  • 得了癌症,治與不治沒什麼區別?現實很殘酷,別怪醫生說真話
    但老李卻拒絕了:「都說這得了癌症,治與不治,結果都逃不了一死。既然都是死,我何苦受那罪?到頭來還得家裡人財兩空?剩下的日子,我該吃吃 52歲的老李,最近查出了直腸癌。本來尚在早期,醫生建議他做手術治療。但老李卻拒絕了:「都說得了癌症,治與不治,結果都逃不了一死。既然都是死,我何苦受那罪?到頭來還讓家裡人財兩空?
  •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是不是很痛苦?專家呼籲:讓患者有尊嚴地死去
    核心提示:癌症一旦發展到晚期,癌細胞多半以及出現轉移、擴散,危害到身體其它組織器官,病人體質也可能出現惡化,很多治療方法已經無法進行,甚至出現耐藥等,所以,治療效果肯定多半是不太理想的。而在生命走到醫療盡頭時,是否要繼續堅持治療,甚至是舉債「抗爭」?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 癌症免疫療法被指誇大宣傳 未審先治成公開秘密
    癌症免疫療法:「虛火」背後,迷局幾多?  癌症免疫療法「火」了。頭戴「神奇療法」「綠色療法」「癌症剋星」的光環,不僅國內許多醫院如火如荼地開展,很多癌症患者也禁不住「誘惑」投身其中……  癌症免疫療法果真能夠神奇地「治癒」癌症?其有效性是否有權威認證?「未審先治」怎就成了公開的秘密?
  • 揭秘「氣功大師」劉尚林:癌症晚期 治好了就是大師的功勞
    2004年,張麗的父親患上肝癌,進入癌症晚期,醫院放棄了繼續治療。母親每天在家裡鬧騰,說要帶父親去找劉尚林。時間一長,張麗也幻想奇蹟發生,懷著最後一絲希望,帶著父親去找劉尚林。那一次,張麗給劉尚林下跪,乞求他治好父親的病。劉尚林向她保證,他能治好她的父親。張麗感激涕零,期待著父親好轉。那一段時間,她每天陪著父親看日出日落,偶爾去看看母親上課、練功。
  • 癌症晚期病人千萬別用蟾蜍以毒攻毒
    見習記者 葛丹娣    浙江省名中醫、省中醫院腫瘤科郭勇主任醫師說,他臨床上還沒有碰到過吃蟾蜍中毒死亡的病人,但因私自吃蟾蜍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輕度中毒的病人倒見過不少。他們大都身患重病,四處求醫無果,不得已最後一博,希望靠吃蟾蜍,把病治好。
  • 晚期癌症能治好嗎?你要的答案或許在這裡
    提到癌症,很多人想到的依然是「絕症」。當被檢查出「癌症晚期」時,患者和家屬的心態通常十分矛盾,既然治不好還要不要花這個錢呢?晚期癌症患者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事實上,晚期癌症雖然沒法進行根治性手術,但並不意味著不能「帶瘤生存」,甚至實現臨床治癒。隨著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等新的抗癌方式的飛速發展,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很大改善!
  • 千萬別信,中國民間治癌症的10種不靠譜偏方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由於癌症治療依然是醫學界的難題,而且很多治療方法價格昂貴大概讓病人吃過這個,死亡也沒什麼好怕的了。 4.各種粥薏仁、玉米、小米、綠豆……反正也吃不死人,還頂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