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批癌症治癒的病例,給大家提提氣!有些病人已經不是早期,也成功戰勝癌症。
病例1,中心型肺鱗癌
這是一位64歲女士,有吸菸史,因為咳嗽、咳痰、活動後呼吸困難半年,胸痛一周做肺部CT,發現左肺門分葉狀腫瘤,長徑5.5cm,右肺下葉支氣管截斷(被癌細胞填塞),增強掃描呈輕度不均勻強化,提示肺鱗癌可能大,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沒有遠處轉移,具備手術條件。
肺鱗癌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中心型大約佔2/3,與吸菸關係密切,所以常見於男性中老年人(菸民多見),女性不吸菸的病人,肺鱗癌少見(這老太太當年要是沒學會抽菸,也許就不會長肺鱗癌)。而且相對於肺腺癌,鱗癌轉移常常更晚一些。
這個手術做不做呢?
做!3年前做了左肺下葉切除,病理是中-高分化肺鱗癌,清掃6枚淋巴結未見轉移,癌細胞侵犯局部神經。
手術後做了4周期化療,到這個月快3年半了,複查恢復很好:
左下葉切除
病例2,多發肝癌
這是一位59歲男士,有慢性B肝病史,注重定期肝臟體檢,彩超發現肝臟異常回聲,同時甲胎蛋白升高,於是進一步做增強CT,發現兩個肝癌病灶:
左邊這個長徑2.2cm,右邊的2.0cm,發現比較及時,沒有擴散。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慢性B肝、酒精肝、血吸蟲病性肝硬化等,其生長速度往往較快,窗口期短,如果不注重體檢,等到出現症狀時再檢查,很多人就會長得比較大,錯過根治機會。
醫生給他做了射頻消融治療,將探針扎入腫瘤內部,瞬間高溫燙死癌細胞,對實性器官的小腫瘤效果很好,而且創傷小。5年半後複查增強CT,恢復很好:
箭頭所指,就是當初燙化癌細胞的地方,沒有新的細胞再生,但也不影響肝臟功能。
很多人說癌症根本治不好,治好的都是誤診!真相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承認,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治癒。或者說,早期大部分能治癒,晚期大部分不能治癒。
每個時代的醫學都有局限性,古時候的傷寒、瘧疾、結核等都是要命的疾病,甚至很多身體虛弱之人,連重感冒都抗不過去,以前的人均壽命低,兒童早夭的很多,很多老人說,亂葬崗經常見到夭折的孩子。
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攻克了傷寒、瘧疾、結核病,但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又成為限制人類壽命的兩大主因,尤其是很多惡性腫瘤,花費高、治癒率低,甚至有時要面臨人財兩空的局面……
在與癌細胞的長期鬥爭中,大家都發現:早期癌症可以治癒,不可怕!糾結的是晚期癌症缺乏根治手段。而腫瘤治療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追求治癒所有的早期癌症,爭取延長中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將晚期癌症演變為慢性病,即長期帶瘤生存。令人欣慰的是,這方面一直在不斷突破,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在逐步延長,癌症5年生存率也在不斷提升。
比如在經過綜合治療後,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從20年前的8%上升到了19.7%,而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從過去的10個月延長到現在的兩年左右,尤其是很多個體化的精準治療,比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讓很多病人可以帶瘤生存5-8年,甚至更多(當然後期昂貴的治療費用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所以,防癌抗癌的最有效、最省錢的辦法,就是重視體檢,早期發現!
這是一位66歲女士,因為大便帶血和排便習慣改變,查出盲腸黏液腺癌,發現比較及時,成功手術切除;3年後再次出現大便帶血,及時檢查又發現直腸癌,沒有轉移,到這個月,直腸手術也已經兩年半了,沒有復發。
腫瘤術後的病人,最好也聽從醫生指導,定期體檢,就算癌細胞捲土重來,也有徹底清除的機會。
其實癌症的治療方案選擇,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包括腫瘤分期、病人身體狀態、經濟條件等,醫生都會提前詳細告知,避免過度醫療,避免人財兩空。
在醫院裡,最希望病人康復的就是醫生。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