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拿到B肝檢查單後,往往對上面的結果還留有疑問,對於患者來說得到的解釋也都比較零散。今天我們著重講解一下五項中的表面抗體這一項,注意是抗體而非抗原,兩者是不同性質的物質。
抗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表面抗體是什麼:在感染對象已經被感染的情況下,身體對病毒抗原的蛋白質產生的免疫保護性抗體,這些抗體對於表面抗原來說也有一定的中和緩解作用。陽性,代表著擁有了抵抗病毒的能力,有幾種情況會展現出陽性:1,體內的病毒已經快清除完畢,現處於康復階段,體內也已經產生了抗體;曾經患染過病毒並自我清除,同時保留抗體,擁有抵抗能力;如果五項中只有表面抗體這一項呈陽性的話,那麼這說明是B肝疫苗注射成果的結果。
檢查血液
如果呈陰性,說明你沒有相應的抗體,無保護性。可能是你的疫苗沒有生效,也可能是抗體數量很少,再就是你沒有感染過B肝,也沒有獲得過抗體。
同時,血液中抗體的含量也是能否抵抗B肝的關鍵,維持在一定水平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抗體也不可避免減少,當這個滴度值下降到保護範圍時,也就不再擁有保護性。下面把範圍一一列出來,可參看對照。
注意體檢
如果低於10,那麼應該及時複種;當濃度在10~100的範圍內時,半年或者一年最好再打一次疫苗;在101~1000範圍內,;兩年左右再去複測一下比較好;在1001~10000+的時候可以數年複測一次,一般來說都比較穩定了。
抗體呈陽性表示著抗體的存在,但也非一勞永逸,有規律的複查複種能更好的預防感染,檢驗結果是最好的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