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疾病在古代可謂是談之色變,即使到了如今,對於傳染性疾病大家也還是避之唯恐不及。B型肝炎作為典型的傳染疾病一直都是讓人十分的恐懼,而之所以B肝讓人如此恐懼。一是因為其傳染性,再有就是因為B型肝炎治療起來非常的麻煩,因此需要熟知B型肝炎的相關知識。
B肝疫苗是寶寶出生後必須注射的,而體檢時B肝也是必須要檢查的項目之一,但是對於B肝的檢查報告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看,比如檢查時顯示陽性卻不知道其代表的意義!
1、B型肝炎抗體若是檢查呈現陽性那是一件大好事,說明體內的B肝抗體已經產生。但是,並不是說B肝疫苗抗體產生就萬事大吉不會再被感染了,所有的疫苗作用都是降低感染機率,並不是百分百抗擊病毒,B肝疫苗也是如此。
2、嚴格的說,疫苗本身也是一種病毒,B肝疫苗的B型肝炎病毒被注射到人體後就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與人體分泌的免疫球蛋白G結合,在共同作用下清除病毒,從而達到保護人體的作用,這就是表面抗體。
3、在接種B肝疫苗後人體有了表面抗體,這說明疫苗接種生效,有了抗體,對於B肝病毒產生了免疫力。有了這層「保護傘」,就可以更好的抵抗B肝病毒。
4、因為陽性檢查結果都是代表確定,所以在檢查B肝五項中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時第一反應就是害怕,擔心自己是感染了B肝病毒。其實事實恰好相反,B肝表面抗體是一層「保護傘」,是保護人體不被B肝病毒侵害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恰恰說明B肝疫苗生效了。
5、B型肝炎表面抗體是B型肝炎五項中唯一的保護性抗體,如果表面抗體呈陽性,說明機體具有自我保護能力,即能有效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表面抗體陽性主要來源於B肝疫苗的成功免疫,有效接種後,可產生有效的保護性抗體,即表面抗體呈陽性。
B肝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這也正是它最可怕的地方,並且B肝的傳染性非常強,日常若是和患者接觸了同一套餐具都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一方面日常要做好預防工作,一方面要對B肝疫苗的注射重視起來,若是不小心被B肝感染,那真的是哭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