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

2020-11-23 中華網文化頻道

2018年3月6日,洪忠軒先生受邀專程從中國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出席劍橋人居環境研究中心和英國中華總商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英人居環境學術峰會(The 1st China-UK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Forum)。

洪忠軒先生除了在劍橋大學作環境空間專題演講之外,還肩負重託,受劍橋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之約,特別為身居劍橋的霍金教授手繪一幅"當代中國畫"和一幅手書"中國書法"。


據洪忠軒先生介紹,自受劍橋之約後,他潛心研究了眾多霍金先生的生平和資料貢獻,才專門為霍金先生畫了專屬的主題畫作《聆聽:宇宙的聲音》。並特別為霍金先生書寫了中國書法《天空》兩字。以表達霍金先生傾聽宇宙鑽研星空而取得的偉大成就,也用"天空"表達了"霍金先生永遠屬於天際與星空的一生"。

洪忠軒先生喜歡描繪有趣的人和做有趣的事,恰恰史蒂芬·霍金先生擁有最"有趣的靈魂"

就像霍金曾說過的金句和各個幽默的瞬間,傳導給我們的不止他的人生有宇宙與科學,還有幽默和樂趣。

昨天,人類世界永遠失去了一個有趣的天才。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先生在英國辭世,享年76歲。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


霍金先生出生於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離開在愛因斯坦誕辰的日子。

人們說有趣的靈魂終將會不期而遇,哪怕遠在那浩瀚的星空。


劍橋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降半旗紀念霍金,劍橋大學刊發文章回憶了霍金的生平,表達對這位劍橋大師的緬懷之情。

"霍金教授是一位獨一無二的人,不僅在劍橋,在全世界霍金教授都將得到深切的緬懷。他對科學知識的卓越貢獻,對科學和數學的普及,給世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產。他的品格是成千上萬人的靈感,他將會被深深懷念。」劍橋大學副校長 Stephen Toope 教授如是評價道。

斯人星逝,惟有緬懷。

我們借用本次洪忠軒先生為霍金教授特作的書畫作品讀懂"史蒂芬·霍金的一生":

註:《聽:宇宙的聲音》作者:洪忠軒2018

《聽:宇宙的聲音》作品解讀:

洪忠軒先生用描繪聲音的方法描繪宇宙,用音頻的律動形式表現聆聽天際的運動音律,正如"天眼"般,其實真正的觀察不是用"看"的,而是用"聽"的,霍金先生遠不止是物理學家,還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所以洪忠軒先生用中國式的哲學思維方式與霍金先生通過聽覺來交流。


註:《天空》作者:洪忠軒2018

《天空》作品解讀:

作者洪忠軒先生的中國書法故意把"天"和"空"兩字分開,代表著天際星空的遼闊和深遠,書法蒼勁筆劃的特意自然暈染,更具天地自然的無邊際含義,字形微斜而不倒,正是霍金先生堅韌形象的寫照。"霍金先生將永遠屬於天與空"洪忠軒如是道。

[深度解讀有趣的霍金先生]:



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霍金)

2012年,霍金70歲的時候接受採訪,問他平時想得最多的是什麼?

-Women. They are a complete mystery.

女人,她們才是真正的難解之謎。

-Are you always this cheerful?

您一直這麼樂觀嗎?

-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t funny.

人生若沒有樂趣,將會悲慘。

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霍金自我評價)

[人物軼事丨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

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霍金自我評價)

霍金冰桶挑戰:

2014年,72歲的霍金接受「冰桶挑戰」,子女代其冰水澆頭。

霍金出唱片:

2014年11月,霍金與 Pink Floyd 再度合作的單曲《Talkin'Hawkin》問世,令世人充滿期待。

由於罹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霍金全身肌肉萎縮,只能藉助貼在臉上的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打字,再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聲。這次是霍金與 Pink Floyd 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在該樂隊1994年發行的一張專輯中,霍金曾為單曲《繼續交談》誦讀歌曲。

霍金的影視演出:

《時間簡史》的家庭影視版於1993年製成,在《星際迷航》影集中扮演史巴克的演員由李奧納德·尼摩伊擔任,在發布派對裡,介紹霍金入場的任務。派對結束後,尼摩伊知悉霍金是《星際迷航》的超級影迷,渴想參與演出,尼摩伊因此與製作人商量,在《銀河飛龍》影集中的《墮落》一集安排給霍金三分鐘時間表演,霍金飾演自己,在全息成像平臺裡與愛因斯坦、牛頓、生化人百科比賽撲克牌。

1993年,著名搖滾樂團平克·佛洛伊德在作曲繼續講吧裡特別置入霍金的「說唱」。

1999年,霍金在《辛普森家庭》系列動畫片中的一集為自己的卡通角色配音。

霍金生平的記錄片:

關於霍金先後被製成《真實的霍金》(2001)、《霍金簡介》(2002)、《霍金的故事》(2004)、《霍金:宇宙大師》(2008)、《霍金:我的簡史》(2013)、《萬物理論》(2014)。

霍金的故事將永遠流傳。

霍金在中國發微博:

2016年4月12日是國際航天日,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中國開通個人微博,尋找地球兄弟。首條消息發出後不足一天,粉絲數量已超200萬。

"我的中國朋友們,你們好嗎?好久不見了!我上次拜訪中國是在2006年,當時在北京參加了一場物理會議,那次經歷非常難忘。我的首次中國之旅是在1985年,我那時候坐火車遊歷了你們雄偉的國度。這些旅行使我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觸。不過現在,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你們交流了——通過這個微博,我希望和你們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動中向你們學習"。(2016年4月12日,霍金開通了微博,並且親切向中國網友問好)

[霍金簡語]: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整個明白——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

「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霍金本身就是一部《時空簡史》]:

霍金永恆的宇宙理論:

霍金進行大膽假設,稱如若人類掉入黑洞可能也不會消失。他說,不幸的太空旅行者不會被困在黑洞裡,而是可以逃逸,但他們將無法回到原來的宇宙,而是會逃往另一個宇宙。「這是有可能的,不過黑洞必須足夠大。如果黑洞在旋轉,可能會生成通往另一個宇宙的通道。所以,如果你感覺你掉進了黑洞,不要放棄,還是有辦法出去的。」

霍金先生也許就是從此進入了另一個宇宙……

"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你總會找到自己的路和屬於你的成功"。(史蒂芬·霍金)

霍金先生,請永遠記住,"您並不是一無所有,您還有一整個星空"。

霍金先生,請永遠記住,"您並不是長眠不語,您還要傾聽夜空"。(洪忠軒)


洪忠軒說:"宇宙萬物不是所有都可通過視覺而感知其形其象的,但聽覺可以,萬物均存在於運動,運動則產生聲音,通過聆聽音頻可感受空間萬物的軌跡"。

洪忠軒先生的繪畫藝術專注於研究聲音,描繪聲音,他將定格更多不可見的世界。

"聽:宇宙的聲音"一一洪忠軒

畫作之哲學後記:

中國傳統哲學具有樸素的宇宙觀:"天下萬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

《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時提出一種「本體"論命題。

「本」指天下萬物生存的根據。

洪忠軒以為:任何事物都要以某種屬性為其存在的條件,但其所具有的屬性都以個性特徵前提的。宇宙不是通過肯定萬物的同一性,而是通過否定其差異性,找到並融合於「無」而作為萬物之本的。

「以無為本」的思想與《老子》「有生於無」是相對不同的。《老子》「有生於無」所講的是過程,指萬物生生不已的因果之鏈。萬物都產生於道,不復歸於道,以至無窮,「以無為本」所討論的是一般與個別的關係。任何個別事物都有局限性,只有「無」才是無限的、絕對的、永恆的。

洪忠軒:這其中"本體」之「無」生出有形有象的萬物,萬物最後又復歸於無,而這種「無」的本體,實際上是一種客觀化的精神。這種精神看作是萬物,特別是人生的歸宿。霍金先生最終對黑洞理論的自我否定,是否是可能感到"空"與"物"、"無"與"有"的相生關係呢?霍金精神也會永存於一種信息狀態,永存於一種歸宿。

再論關於中國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命題,解釋紛紜,莫衷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洪忠軒認為"中國的文獻具有哲學意義,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出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的。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是和諧統一的「。

霍金先生的時空運動理論正是闡釋了宇宙的自我幻變。洪忠軒正是用中國式的哲學描繪了霍金的思維結構。

相關焦點

  • 霍金告訴你答案
    10月24日消息,宇宙外面是什麼,霍金告訴你答案
  •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雖然離開了,別忘了告訴孩子他的勵志故事!
    我們都知道史蒂芬·威廉·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就在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但是霍金一生勵志的故事卻依然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 推薦電影:《霍金的故事》
    你了解霍金嗎?或許從前你在書本上讀到他身殘志堅的故事,從師長口中獲悉他超凡脫俗的思維…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敘述霍金早年生涯的電影----《霍金的故事》,讓你從電影娓娓道來的鏡頭裡,看見一個不一樣的霍金。影片由我們熟悉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
  • 億慄皇: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成功
    其實成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感念,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有很多,有些人可能會說,擁有財富就算是成功了,但是每個人對於財富多少算成功的概念其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擁有一百萬就是成功,有的人甚至認為一個億都是小目標,不好意思,筆者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是想到了王健林了。
  • 推翻「外祖母悖論」,霍金曾說十年後找到平行時空,遇見另一個他
    對於霍金,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了,很多人從小就被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勵志故事激勵著。我們都知道,霍金是著名的科學家、物理學家、更是位偉大的宇宙學家,他的一生留給我們無數的秘密,也將宇宙的另一面帶給我們,在這其中,最讓大家在意的就是平行時空。
  • 《萬物理論》:偉大霍金的愛情故事
    宇宙無盡黑暗,裡面有黑洞,有時間畸變,有空間扭曲,這些神秘的景象和秘密都裝在一個聖人的腦子裡,那就是霍金。霍金的身體缺陷被漸凍症折磨,到生命的最後他甚至無法言語,抬頭都困難。他思考著宇宙中瑰麗的場景,卻被困於一個輪椅上,可笑的諷刺,可悲的身體,這一切,霍金溫柔的妻子看在眼裡,不僅給他悉心的照顧,也給他溫柔的撫慰,這就是《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要表現的故事。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並不曲折也不悲壯,是兩個成年人為愛的選擇。
  • 除了《時間簡史》三部曲,霍金另一個三部曲也值得科學家們取鑑
    大部分公眾知道《霍金三部曲》,從《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到《大設計》;但只有相對少的人知道霍金主創的另一個三部曲——兒童科普三部曲。 後者似乎並未全部寫就,其首部曲《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十年前先在法國出版。
  • 霍金:掉進黑洞別放棄 或能穿越到另一個宇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霍金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理論物理學大師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8日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時表示,黑洞也許不是「永恆的監獄」,而是通向平行宇宙的視窗。
  • 諾貝爾獎獲得者:另一個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就已經存在
    諾貝爾獎得主稱,在大爆炸帶來我們所知道的宇宙之前,還存在另一個宇宙,黑洞可以證明它的存在。他說,有證據表明,天空中點綴著「無法解釋的電磁輻射點」,這些點有「滿月大小」,他稱之為霍金點。彭羅斯說,這些溫暖的點是大爆炸之前存在的前一個宇宙的遺蹟,可能是我們未來宇宙的線索。
  • 諾貝爾獎獲得者:另一個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就已經存在
    諾貝爾獎得主稱,在大爆炸帶來我們所知道的宇宙之前,還存在另一個宇宙,黑洞可以證明它的存在。 他說,有證據表明,天空中點綴著「無法解釋的電磁輻射點」,這些點有「滿月大小」,他稱之為霍金點。 彭羅斯說,這些溫暖的點是大爆炸之前存在的前一個宇宙的遺蹟,可能是我們未來宇宙的線索。
  • 76歲的史蒂芬·霍金走了!網友們說,他只是去了另一個空間
    即使全身癱瘓,霍金仍然積極生活:他從事科研,教書,做報告,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飾演霍金的英國男星艾迪·瑞德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霍金還曾在美國喜劇《辛普森一家庭》和科幻影集《星際迷航記》中客串。
  • 霍金:一顆星辰隕落了!帶你看霍金與中國的故事
    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點」,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點失效。  2、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是一種關於黑洞的理論。  其要旨是:黑洞會放出黑體輻射,霍金在1972年建立了它的數學模型。霍金輻射的理論能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的現象。
  • 《霍金的故事》堅強背後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至於霍金這一生那些偉大的科學成就,大多數人更是覺得與自己相隔甚遠,極少問津。記得在2004年的時候英國BBC曾經播出了一部傳記紀錄片《霍金的故事》,這部影片是根據霍金的親身經歷改變而來的,很多人說霍金是外星人是小神童,這其實也就是笑談罷了,然而一個身體高度殘疾的人卻對當代物理學研究有著巨大貢獻,這也確實讓很多人感到驚嘆
  • 夜讀 霍金:掉進黑洞別放棄 或能穿越到另一個宇宙
    不過霍金提出,所謂「遺失」的信息可能是透過黑洞進入了平行宇宙,甚至比人們想像的走得更遠。霍金比喻說,信息到黑洞裡走一遭,再出來,就好比一本百科全書被燒得面目全非:內容雖然還在,但已經很難辨識判讀。▲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霍金說:「黑洞並不是我們過去想像的永恆的監獄。事物能夠逃離黑洞,既能從外面逃脫,也可能穿越另一個宇宙。所以,你如果覺得自己掉入了黑洞,不要放棄。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他與浙江的故事你都知道麼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或許大多人,對於霍金的了解只是基於學校課本上的簡短介紹,但是我們相信,對自然科學稍感興趣的同學,一定會對他印象深刻,驚訝於他那「先知」一般的大腦,對宇宙科學的大膽探索和預測,一次次刷新著人類的宇宙觀。而他與浙江,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故事。
  • 中國天眼看到另一個地球,霍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中國天眼看到另一個地球,霍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中國的科技實力越來越強,也建設了許多探索宇宙的新型工程。2016年中國天眼問世,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沒想到現如今卻在中國電影當中看到了另一個地球,霍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是另一個世界嗎?科學家愛因斯坦得到解?
    早在1930年,愛因斯坦和他的同事羅森就在求解引力方程時得到了一個解。這個解決方案後來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通過它我們可以連接到宇宙的另一邊。愛因斯坦本人對此解決方案並沒有太多關注。他認為這太離譜了。但後來物理學家對此感興趣。例如,1957年,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在他的論文中首次使用了「蟲洞」一詞。惠勒在他的論文中指出,這個蟲洞非常不穩定。
  • 三分鐘讀懂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
    霍金告訴我們:經過漫長的時空旅行,一些恆星在自身引力下開始坍縮,直到發生更大的危機,接近生命的終點,整個恆星變成非常緊緻的狀態,形成中子星或黑洞,而黑洞是連光線都無法逃離的地方,人們只能憑想像來到黑洞的視界邊,默默觀賞那片有著無限質量卻漆黑一片的區域,如果你去擁抱它,你就會變成一個無限長的瘦者穿行在黑洞內,但你永遠也走不到盡頭,除非你找到一個蟲洞,進入另一個宇宙!
  • 謝謝你,霍金教授
    就算你從沒看過這些著作;但是也對他病魔抗爭的故事,耳熟能詳。估計中國所有中學生的勵志作文裡,都引用過霍金的故事。但是霍金毫不留情地一通「狂懟」;他告訴謝耳朵,論文中有一個明顯的計算錯誤,嚇得謝耳朵在霍金面前,直接暈了過去。
  • 天空好像快掉下來,霍金預言要驗證了?
    就在前段時間我國衛星拍到了這樣一個畫面,在巴西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副詭異的現象,當地的居民在看到這幅畫面後感到非常震驚,紛紛叫囂著世界末日就要來了,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呢?巴西上空怎麼了?上一秒還是豔陽高照的天空,下一秒卻成了一副黑雲壓城的局面,大量的烏雲籠罩在天空之上,陽光立馬消失了,沙灘也變得一片昏暗,很多人在看到這幅畫面後感到非常害怕,趕緊急急忙忙的回家了,也有一些膽大的人拿出了手機拍攝到了這幅畫面。大量的烏雲,似乎要將整個天空吞沒,天空就好像是要掉下來一樣,整幅畫面就像是末日電影中的特效,讓人十分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