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宇宙極端黑洞 最小黑洞跨度僅數十公裡

2021-02-08 中國青年網

  美國宇航局當地時間11月15日宣布,「錢德拉」天文望遠鏡發現了迄今宇宙中最年輕的黑洞,只有31年的歷史。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殘餘物質形成的,是宇宙中最奇異的天體之一。即便是在這些奇異的黑洞當中,還有一些比其他的更極端。以下即是宇宙中最極端的黑洞。

  1.最年輕的黑洞

最年輕的黑洞

  SN 1979c超新星31年前爆炸產生的殘骸構成了迄今已知宇宙中最年輕的黑洞。這個超新星位於距地球大概5000萬光年遠的M100星系,1979年被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發現。那顆在1979年爆發的恆星正處於形成黑洞的理論質量限額(即相當於太陽質量的20倍左右)的邊緣。超新星爆炸以後,殘留的物質或是形成黑洞,或是變成密度極高的中子星。

  美宇航局天文學家11月16日宣布,「錢德拉」天文望遠鏡的最新觀測似乎傾向於這個超新星最終形成了黑洞。隨著物質墜入黑洞,它被加熱至數百萬度,釋放出X射線。如果原為SN 1979c超新星的物體是中子星,它釋放的X射線的亮度會隨時間逐漸暗淡,如果它是黑洞,X射線幾乎與以前一樣明亮,因為黑洞在不斷吞噬新物質。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SN1979c在1995年至2007年釋放的X射線的亮度始終如一,所以,這個物體是黑洞的概率絕對更大——雖然它仍有可能是一顆高速旋轉的中子星,不斷噴發劇烈的高能粒子風。

相關焦點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黑洞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從小的恆星質量的物體到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野獸。這是10個最極端的黑洞,從最小到最大,從食人族到無賴。最小的黑洞最小黑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黑洞可能小於我們太陽質量的三倍。這會使這個小怪獸(正式名稱為IGR J17091-3624)接近黑洞穩定所需的理論最小極限。儘管這個黑洞可能很小,但它看起來卻很兇悍,能夠風速2000萬英裡/小時(3200萬公裡/小時),這是恆星質量黑洞中觀察到的最快速度近10倍。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這是10個最極端的黑洞,從最小到最大,從食人族到無賴。最小的黑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黑洞可能小於我們太陽質量的三倍。這會使這個小怪獸(正式名稱為IGR J17091-3624)接近黑洞穩定所需的理論最小極限。
  • 黑洞會大黑洞吃小黑洞,一個黑洞套一個黑洞嗎?
    有位朋友提出黑洞裡面會不會有小黑洞,也就是黑洞會不會套著黑洞這樣的問題。時空通訊覺得這是對黑洞的性質認識不清,才會有這樣的誤區,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黑洞是宇宙頂級天體,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任何黑洞中心奇點都是無限小了,這個無限小裡面還有什麼比無限小更小的呢?
  • 盤點宇宙最大黑洞,它才是真正的「黑洞之王」
    黑洞雖然有著近乎無限的質量和引力,但是這並不代表它有一幅無比巨大的身軀,絕大部分的黑洞都是非常小的。比如天鵝座的IGR伴生黑洞,質量只有太陽的十倍左右,半徑僅有幾公裡,它雖然也是黑洞,但是引力場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根據宇宙法則,「大」就意味著一切,宇宙中雖然有很小的黑洞,可是也有我們難以想像的巨無霸,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宇宙中最強大的黑洞。
  • 罕見的雙向氣體盤可能為解答黑洞快速形成給出答案
    當天文學家使用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進行更詳細的研究時,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現象,可以解釋為什麼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早期可以如此迅速地生長。 宇宙初期就已經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距大爆炸僅十億年。但是,這些極端物體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卻又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形成,這是天文學家們面臨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一新的ALMA發現可能提供了相關線索。
  • 穿越宇宙末日的黑洞
    宇宙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黑洞,有些是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盡頭、經歷一場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骸;有些則藏身在星系中心,擁有相當於數十億個太陽的龐大質量。理論物理學家推測,大型強子對撞機也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來。還有一種黑洞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在大爆炸之時的極端高密度條件下產生的,所以被稱為原初黑洞。
  • 中子星和黑洞都是宇宙中的極端天體,但不是一個等級,別搞混了
    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是黑洞,黑洞可以吞噬接近它、闖入它勢力範圍的一切物質,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比黑洞更大威力的物體出現。中子星密度雖然很大,但與黑洞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最小質量的黑洞都比最大的中子星要大,而中子星超過了奧本海默極限才會變成黑洞。這種變化沒有逆反過程,只有不斷地升級,黑洞就是這種升級的頂端。黑洞之所以成為黑洞,是天體質量在無限壓力下的坍縮。
  • 《福布斯》:最小的黑洞彎曲空間最劇烈,原因是什麼?
    您將選擇質量最大、體積最小的位置:黑洞。但是,並非所有黑洞都是一樣。奇怪的是,質量最小的黑洞,它創造了彎曲最嚴重的空間。下面是其為什麼的背後令人驚訝的科學。如下圖所示,在日全食期間,由於太陽質量所幹預的光的彎曲,恆星的位置似乎與實際位置不同。這種偏斜度的大小由光線穿過的空間位置處的引力效應的強度來確定。
  • 盤點十二個著名宇宙黑洞:被拋射出去的黑洞/圖
    原標題:盤點十二個著名宇宙黑洞:被拋射出去的黑洞/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是宇宙中最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天體。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宇宙中最著名的幾個黑洞候選目標。  3.最強大黑洞噴流  藉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以及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迄今已知最強大的黑洞噴流。這一黑洞吹出了一個一個巨大的熾熱氣泡,直徑達1000光年。這比任何其他微類星體要大上兩倍,能量則要高出數十倍。這一黑洞屬於一個雙星系統,可以從這張藝術想像圖上看到它們的樣子。
  • 宇宙十大最新發現:最小星系僅上千顆恆星
    4.最小的黑洞。之前觀測到的黑洞都非常龐大,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目前,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的黑洞——IGR黑洞質量僅是太陽的3倍。2013年初,克卜勒探測器發現一個行星系統,包含著三顆行星,其中有一顆迄今發現最小的行星——Kepler 37-b,其直徑為200公裡,略比水星小一些。
  • 黑洞裡面是怎樣的?掉進黑洞會去哪裡?
    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很早就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這種天體有別於其他天體,它們自身不會發光,而且還會把光以及其他物質都吞噬掉,從而導致它們無法通過電磁波手段直接觀測到。那麼,黑洞的裡面究竟是怎樣的呢?掉進黑洞的東西都去哪裡了?宇宙中的黑洞是怎麼產生的?天文學家又是如何確認黑洞的存在?
  • 宇宙中最小的黑洞有多大?宇宙真是太奇妙了!
    夜幕降臨,當我們仰望天空,數不盡的星星映入眼帘,它們的實際個頭有大有小。最小的恆星和木星相仿,最大的恆星直徑比太陽大幾千倍,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那麼它是最大的天體嗎?那肯定不是。這就要說到黑洞了。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黑洞,但黑洞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天體,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大的黑洞TON618質量達到了太陽的660億倍。那麼黑洞有沒有下限呢?黑洞是怎麼形成的呢?當恆星核聚變結束時,恆星就和坍縮成白矮星,整個恆星都是原子形態。白矮星繼續發展還會坍縮變成中子星。一個質量和太陽相當的中子星直徑卻只有幾公裡。
  • 如果宇宙質量為王,那為什麼靠近小黑洞更容易被撕碎?
    因此,引力也成為了當時宇宙最令人費解的概念之一,它並非某種看不見的、超距的力,而是因為宇宙中的物質或能量扭曲了空間的結構本身產生的幾何性質。如果問宇宙中曲率最大的區域在哪,你可能都知道黑洞的曲率最大,因為黑洞的質量大。
  • 如果宇宙質量為王,那為什麼靠近小黑洞更容易被撕碎?
    因此,引力也成為了當時宇宙最令人費解的概念之一,它並非某種看不見的、超距的力,而是因為宇宙中的物質或能量扭曲了空間的結構本身產生的幾何性質。如果問宇宙中曲率最大的區域在哪,你可能都知道黑洞的曲率最大,因為黑洞的質量大。
  • 宇宙中最奇特的6個黑洞
    最小的黑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黑洞可能不到太陽質量的三倍。這將使這個官方名稱為IGR J17091-3624的小怪物接近黑洞穩定所需理論的最低限度。儘管這個黑洞很小,但它看起來很兇猛,噴射出的物質流能夠以每小時3200萬公裡的速度飛行。
  • 宇宙的終點——黑洞
    黑洞是什麼,至今仍然還沒有人能弄明白它的實質。從一些理論中和一些天體的觀測中就會發現黑洞是很可怕的一個神秘區域,任何物質經過黑洞都會被它吸引捕獲,甚至連光也無法逃脫。因此這種神秘,讓人們對它產生各種的猜疑,有一些人認為黑洞裡面存在著另一個宇宙,有人認為黑洞是另一個宇宙的入口等等。下面我們來探索宇宙中神秘的黑洞!
  • 黑洞演化跟宇宙誕生十分相似,難道我們生活的宇宙在一個黑洞中?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探索,科學家對於黑洞也有了初步的認知,知道它起源於大質量的恆星。我們都知道,恆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一類天體,它給黑洞寒冷的宇宙帶來了些許光明和溫暖,而且生命星球的誕生也離不開恆星。而恆星由於自身核聚變的不斷反應,它時刻都在向外釋放能量,當能量釋放完畢之後,恆星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 揭秘宇宙黑洞的一生,恆星到底是如何演化,進而形成黑洞的!
    揭秘宇宙黑洞的一生,恆星到底是如何演化,進而形成黑洞的!關於黑洞來說,構成方式包括巨型恆星演化方式、黑洞兼併等等。那我們今天討論下晚期恆星是如何形成黑洞的。當引力如此之大,以至於自身發出的光被自身吸引而無法逃逸時,恆星的核心就變得不可見,這就是所謂的黑洞。也就是說,在大質量恆星的可用聚變燃料被消耗掉之後,在重力坍縮的作用下,內部爆發成超新星,外部坍縮成黑洞。至於質量是太陽20倍的恆星,黑洞的質量只有太陽的三倍。如果最終恆星周圍有一顆旋轉的行星,黑洞對周圍行星的引力效應會因為質量的增加而變小。
  • 宇宙中的黑洞,進入黑洞後是平行宇宙?
    這一點雖然牛頓時代並沒有給出,一直到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才予以揭示,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迄今仍然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基本的基石。在這個定律中,引力的大小是與質量成正比,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因此同等質量的恆星與同等質量的黑洞引力就是一樣大的。目前我們發現的黑洞,最小的有太陽質量的3倍多,而已知最大的恆星r136a1,質量是太陽的265~300倍。
  • 你知道宇宙中最近的最紅的最大的超大黑洞嗎?
    可這些在宇宙的尺度中都太小了,即使是能裝下130萬個地球的太陽,也只是宇宙制霸天體黑洞面前的「地球」。黑洞,宇宙中的王者級怪物。這些暴力天體潛伏在空曠黑暗的宇宙中,它們是物質緊密堆積的產物。一旦超過事件視界,光都無法逃脫。據估計,僅在銀河系內部,就存在著1000萬到10億個黑洞。由於光線無法逃逸,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黑洞。只能通過萬有引力的影響,發現其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