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礦物和巖石-1

2020-08-28 羅漢果地學百科

1.啥是礦物

1.1礦物的定義

為什麼我們從礦物開始研究固體地球?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可以說礦物是這個星球的基石。從實際的角度來看,礦物是製造許多物品的原材料:從窗戶到電線,從磚到混凝土,這些都用於維持現代社會。

對地質學家來說,礦物是一種天然形成的均質固態晶體,具有可確定的化學成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機的。接下來對其定義進行詳細的解釋:

礦物有貴重的也有常見的:各種貴重珠寶的王冠;透明到白色的石英晶體

1.1.1天然形成的

真正的礦物質是天然形成的,而非工廠生產的。現在化學家已經能夠合成和真正的礦物具有相同特徵的材料,這些可稱為合成礦物

1.1.2均質

礦物每部分的組成和結構完全相同

1.1.3固體

固體是一種物質狀態,它可以無限期地保持它的形狀

1.1.4晶體

固體中以一種特定的、有序的模式排列

石英晶體,含有有序排列的原子,排列的幾何形狀定義了晶格

1.1.5可定義的化學成分

化學成分的定義強調礦物以特定的比例包含特定的元素。有些礦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大多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化合物。

有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礦物,鑽石和石墨的分子式都是C。化學式也有簡單複雜之分,石英是SiO2,方解石為CaCO3,黑雲母則是K(Mg,Fe)3(AlSi3O10)(OH)2。

1.1.6無機的

有機化學物質是存在於生物體中或類似於生物體中的含碳化合物。碳原子排列成鏈或環,並與氫原子、氮原子和/或氧原子結合。例如,糖(C12H22O11)是一種有機化學物。幾乎所有的礦物質都是無機物。

記住了礦物的定義,我們就可以區分礦物和玻璃。玻璃是一種沒有晶體結構的無機固體。換句話說,礦物中的原子、離子或分子以一種有規律的方式排列,而玻璃中的原子、離子或分子以一種半混亂的方式排列

玻璃製品內原子無序排列

1.2模式中的美:晶體和其結構

礦物可以以晶體的形式出現。具體地說,晶體是一個單一的、連續的固體塊,其中原子、分子或離子有序的排列固定。地質學家也使用「顆粒」,這個更普遍的詞。

晶體被稱為晶面的平面所包圍,這些平面相交形成晶體邊緣,並隨著晶體的生長而自然發展。晶體也可能有一個不規則的形狀或圓形的表面。面是平的晶體稱為自形晶體,反之稱為它形晶體。自形晶體的每一面都與其相鄰的面形成一個特定的角度。自形晶體可能有許多迷人的形狀:立方體、梯形、金字塔、八面體、六角形圓柱體、刀狀、針狀等。

晶體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些終止於某一點,有些終止於平面

晶體結構提供了自然界模式最壯觀的例子之一,即以幾何排列方式重複某一特徵。正如牆紙上的圖案是由圖案的規則間隔組成,晶體中的圖案是由原子的規則間隔組成。你可以把礦物中的原子想像成被化學鍵固定的小球。晶體中原子相對位置的幾何網格稱為晶格

牆紙上花卉圖案的重複;礦物方鉛礦(PbS)中硫、鉛原子交替重複

例如,巖鹽是用來調味食物或融化人行道上的冰的。在巖鹽晶體(NaCl)中,氯離子(Cl−)與鈉離子交替出現(Na+)在一個晶格中,以90°相交。它的內部結構使巖鹽晶體有一個立方體的形狀。請注意,原子或離子在礦物中的對稱性意味著一個部分的形狀是另一部分的鏡像。

巖鹽(NaCl)模型:左邊的模型把離子描繪成球,化學鍵描繪成棒

巖鹽或雪花(冰晶)的一半是另一半的鏡像

1.3礦物是如何形成的?

地質學家識別出五種不同的礦物形成過程,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取決於形成時的地質背景:

1.3.1熔體凝固

液體變為固體的過程稱為凝固或凍結。在凝固過程中,原子或離子鎖定在晶體表面的晶格位置。冰在水中的生長就是這個過程的一個例子

1.3.2從溶液中沉澱

在沉澱過程中,液體中的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與液體分離的固體晶體。例如,當鍋裡的鹽水蒸發後,就會形成鹽晶體,並留下一層白色的外殼

1.3.3固體中的擴散

擴散是指原子或分子在物質中的遷移。例如,如果你把一滴墨水滴到水裡,墨水分子會在水中擴散。某些礦物的形成涉及到原子在固體中的擴散,這個過程比在空氣或水中的擴散要慢得多。擴散原子可以在固體中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並附著在其他原子上,或者在固體中重新排列

1.3.4生物礦化

一些礦物形成於物理和生物組分之間的界面。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引起原子在生物體的細胞內,細胞上或緊鄰細胞沉澱。例如,蛤蜊提取鈣(Ca+)和碳酸鹽(CO32-),產生方解石的外殼

1.3.5從氣體中沉澱

我們通常認為沉澱是在液體中發生的。但在火山口周圍,火山氣體和蒸汽進入大氣並迅速冷卻,礦物從氣體中直接沉澱,在噴口周圍形成沉積物。雪花和明亮的黃色硫磺晶體均通過這種機制生長

晶體的生長始於偶然出現的一粒種子(一種極其微小的晶體)。一旦種子存在,周圍物質中的其他原子就會附著在種子的表面上。隨著晶體長大,其表面向外移動,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晶體最年輕的部分位於晶體表面。晶體朝著相同的方向生長,晶體的形狀(針狀、片狀、刃狀)既取決於晶體晶格的幾何形狀,也取決於晶體是否在某一方向上比其他方向生長得更快。

晶體的生長:新的晶體從水溶液中形成並開始沉澱

如果一種礦物生長不受周圍環境的抑制,它就會變成一種自形晶體。例如,從晶洞的巖壁凸出的礦物通常是自面體晶體。然而,如果環境抑制了礦物的生長,就會形成它形晶體。

晶體的生長:巴西的晶洞由紫色的石英晶體(紫水晶)組成

晶體的生長:不斷生長的晶體保持其形狀直到它們相互幹擾

相關焦點

  • 三、礦物和巖石-4(巖石的分類)
    4.巖石4.1巖石的定義巖石是一種具有凝聚性、自然形成的固體,由礦物顆粒或(不太常見的)大量玻璃組成。一塊石頭是如何固定在一起的?最終,一種關注巖石起源的方案為巖石分類提供了最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今天繼續使用的方法。在這個方案中,地質學家識別出三個基本的巖石群:4.2.1火成巖火成巖由熔融巖石或巖漿凝固形成。
  • 怎樣鑑定礦物和巖石
    地球上的礦物和巖石千萬種,如何能識別,並定出名字呢?關鍵是要掌握每種礦物及巖石的特徵和識別的方法。準確的識別礦物和礦石,是進行貴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開發的必要工作。在介紹礦物和巖石識別方法之前,必須了解什麼是礦物?什麼是巖石?
  • 巖石礦物特性
    礦物是存在於地殼中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其中構成巖石的礦物,稱為造巖礦物。組成地殼的巖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由一種或幾種礦物自然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礦物的成分、性質及其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的變化,都會對巖石的強度和穩定性發生影響。  目前,已發現的礦物有3000多種,但造巖礦物僅30餘種。
  • 單元知識點:四下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知識點梳理
    1、巖石是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巖石都是天然的,它們在地球上廣泛分布。(石灰巖冒氣泡的情況比大理石猛烈)5、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是鑑別巖石種類的重要特徵。巖石學家常常在放大鏡和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巖石薄片的成分和顆粒組成,對巖石種類作出判斷。6、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組成地殼巖石的重要物質。不同礦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和用途。花崗巖主要由石英、長石和雲母三種礦物組成。
  •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1、我們可以通過顏色、條痕、軟硬、光澤、透明度、形狀等來描述巖石。   2、巖石按形成的原因,分為:沉積巖(水成巖)、巖漿巖(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蹟,叫化石。
  • 你手裡的「一塊東西」是礦物,還是巖石?
    你手裡的「一塊東西」是礦物,還是巖石?你可能會說:「一塊東西」是礦物就是礦物,是巖石就是巖石,還有什麼疑義嗎?還是讓我們分正方——礦物方和反方——巖石方來討論。正方——礦物方:假設「一塊東西」的化學成分是碳,化學式是C,「一塊東西」是什麼?是礦物,其名稱叫石墨,或者叫金剛石。
  • 地質雲礦物巖石識別系統成功研發
    其基本原理就是採用人工智慧的方式,把已經確認的礦物、巖石圖片存放於地質雲伺服器中,建立識別模型,通過計算機深度學習方式,對新採集的礦物、巖石圖像進行識別,從而使之成為地質入門人員及非地質工作人員快速了解和識別礦物、巖石的輔助工具。   據他介紹,該系統分手機Android版和電腦網頁版兩種版本,在對用戶提供的圖片進行分析識別後提供5種可能答案,並以相似度高低為序進行排列。
  • 大自然的奧妙:欣賞這些美麗的礦物和巖石
    上面這種礦物叫石膏,石膏通常是白色的,也有無色的。石膏主要是化學沉澱作用形成的,是生產石膏膠凝材料和建築製品的主要原料,也是生產矽酸鹽水泥的緩凝劑。石膏的硬度比較低,具有一組極完全解理以及各種特徵的形態。
  • 科學魚四下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作業本答案
    礦物名稱方鉛礦石英赤鐵礦礦物的顏色鉛灰色肉色、白色、彩色鐵黑色條痕的顏色黑色白色櫻紅色2.課堂練習3.選擇題。 巖石的用途礦物的用途巖石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地磚、牆磚、雕塑、欄杆都會用到巖石 冶金工業、化工原料、農業增產的肥料、光學儀器上的稜鏡、研磨及切割材料課堂練習   2.A   3.C  4.A   5.B
  • 挖掘:如何收集巖石和礦物Dig It: How to Collect Rocks and Minerals
    巖石和礦物就像地球內部運轉的小窗戶。你只需要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它們,你在看什麼。那就是挖它的地方!進來。充滿了實際的活動和有趣的事實,它將教你巖石和礦物的基本知識,以及它們如何在你生活的每一部分產生不同。你還可以找到找到和建立自己的巖石收藏小貼士,以及記錄你發現的日誌頁面。
  • 巖石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那麼礦物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以常見的幾種巖石為例:1、花崗巖,主要由石英、長石和少量暗色礦物等組成;暗色礦物包括黑雲母、角閃石等;還可能含有電氣石、綠柱石、獨居石等副礦物。SiO3]6獨居石:(Ce,La,Y,Th)PO4花崗巖2、玄武巖,主要礦物由基性長石和輝石組成
  • 地表生成的巖石與礦物最豐富
    葉連俊先生認為地殼的礦物有的來自地下,有的來自天上,有的是地表生成;這就是「三元論」。小行星俯衝、撞擊的過程當中,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成金屬氫,金屬氫聚合形成新元素;可見地表生成的巖石與礦物最豐富。
  • 【巖石與礦物】06 最軟的用指甲能刻痕,硬的用刀切都沒用,感受不同礦物的硬度
    硬度是衡量很多東西的重要指標,通常來說,硬度越大,保存的也就越持久,比如說礦物和寶石,購買寶石的時候,我們都想知道它們的硬度,因為著關係著它耐受磨損的能力。那麼如何賴衡量礦物的硬度呢?1822年德國礦物學家菲特裡莫斯莫老師提出了這麼一種方法,那就是找出十種標準礦物,從軟到硬,硬度依次為1—10,稱之為莫式硬度。
  • 和螢火蟲一樣會發光的巖石!內含螢光礦物,在紫光下能發出明亮黃...
    和螢火蟲一樣會發光的巖石!他將這些巖石命名為「Yooperlites」,這些巖石發出一種怪異的光芒,似乎是部分熔融巖石。Rintamaki是一名寶石和礦物交易商,他是在密西根上半島尋找巖石後通過隨身攜帶設備發出的黑光發現這些巖石的。黑色的光線能夠使發光的巖石更加明亮,他說,這些巖石散落在蘇必利爾湖海灘上。
  • (原創)不能把地質變化的動力與巖石、礦物的形成割裂開來!
    「地質力學」試圖在經典物理的範疇內解釋地殼的演化過程,但是巖石與礦物(包括碳、烴等)是小行星撞擊產生的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氫聚合形成的,屬於量子物理的範疇;這樣,李四光先生就把地質變化的動力與巖石、礦物的形成割裂開了。
  • (原創)金屬氫聚合形成巖石與礦物順理成章!
    (白堊紀隕石坑中央錐上射部位的熔融構造)小行星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動力,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成金屬氫,金屬氫聚合形成了巖石與礦物就順理成章
  • 巖石的分類
    巖漿的成分: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MgO、 MnO、CaO、K2O、Na2O等。依其含SiO2量的多少,分為:基性巖漿:特點是富含鈣、鎂和鐵,而貧鉀和鈉,粘度較小,流動性較大。酸性巖漿:富含鉀、鈉和矽,而貧鎂、鐵、鈣,粘度大,流動性較小。
  • 巖石礦物從業者必備工具書 《英漢礦物種名稱》
    正文內容為英漢對照名稱,並附有礦物的化學式或晶體化學式和晶系,書後還附有漢英對照的礦物種中文名稱索引。本書是從事礦物、巖石、礦石等研究和教學工作的科技人員必備的工具書,也是從事各項地質學領域科學研究工作,以及有關生產、科研、教學、信息等工作人員的重要工具書。
  • 巖石的用途 巖石有什麼重要作用
    其中,巖石一種或幾種礦物和天然玻璃組成的石頭,那麼,一般巖石的用途是什麼呢?到底巖石有什麼重要作用?一起來了解。二、可提鍊金屬的礦物:金礦、黃銅礦、方鉛礦、赤鐵礦等。1、金礦:含金的巖石經過風化和侵蝕作用,金會被分離出來而成自然金,因為金比泥沙重得多,容易沉積下來,經過淘洗,就成為黃金。2、黃銅礦:黃銅礦是提煉銅最主要的礦物。
  • 巖石的種類
    火成巖(1)什麼是火成巖?火成巖是巖漿在地下或噴出地表後冷凝形成的巖石,又稱巖漿巖。大部分火成巖是結晶質,小部分是玻璃質。火成巖的形成溫度較高,一般介於700-1500℃之間。火成巖主要由矽酸鹽礦物組成,在地殼中具有一定的產狀、形態。根據巖石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份,火成巖又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