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幾步,識別你手裡的礦物!
如果你的礦石是破碎的,請記住它們可能並非都來自同一塊巖石。最後,確保你的樣品沒有汙垢和雜物,乾淨和乾燥。現在你已經準備好開始識別你的礦物了。取一種未知的礦物,用已知硬度的物體(如指甲或石英等礦物)劃傷它。通過試驗和觀察,你可以確定礦物的硬度這一關鍵識別因素。例如,粉狀滑石的Mohs硬度為1;你可以用手指捏碎它。另一方面,鑽石硬度為10。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已知的最堅硬的物質。
-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原標題: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地質調查走上雲端 地質雲平臺背後技術力量
>1.0」發布會在京召開據了解,「地質雲」建設遵循了「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大集成」的理念,採用混合雲技術架構,構建了分布式節點體系2應用類型龐雜、運維薄弱在不同的地質調查部門,辦公自動化、門戶網站、業務管理系統等軟體系統類型繁多,但這些應用在系統維護、數據共享等方面存在較大技術障礙。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據介紹,「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代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怎樣鑑定礦物和巖石
地球上的礦物和巖石千萬種,如何能識別,並定出名字呢?關鍵是要掌握每種礦物及巖石的特徵和識別的方法。準確的識別礦物和礦石,是進行貴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開發的必要工作。在介紹礦物和巖石識別方法之前,必須了解什麼是礦物?什麼是巖石?
-
三、礦物和巖石-4(巖石的分類)
大多數巖石都是一個凝聚體,它們的顆粒通過天然水泥相互結合,礦物晶體從顆粒之間孔隙水中沉澱或顆粒長在一起,像拼圖中的小塊一樣相互交錯。我們把由顆粒膠結而成的巖石稱為碎屑巖。最終,一種關注巖石起源的方案為巖石分類提供了最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今天繼續使用的方法。在這個方案中,地質學家識別出三個基本的巖石群:4.2.1火成巖火成巖由熔融巖石或巖漿凝固形成。
-
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近日,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會」工作部署,以總結提煉「地質雲」建設技術成果、全面推進地質調查信息技術發展為目的,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在雲南昆明成功組織召開了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
-
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
截至2017年10月13日,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2017年度計劃,發布共享3類18個地質信息產品並通過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發布,為地調局「地質雲」1.0上線提供了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服務基礎。
-
國家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
「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推動地質大數據共享,增強地質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
「地質雲2.0」上線服務
「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期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綜合礦物分析系統為何在地學領域大放異彩?
分析系統可以實現對巖芯、巖屑、巖石、礦石、精礦、尾礦、浸出渣或冶煉產品進行快速定量礦物分析,能有效識別巖石類型,測量礦物分布、顆粒大小、解離或鎖定參數。此外,TIMA還提供亮相搜索模塊,可以有效識別鉑族金屬(PGM),金銀礦和稀土元素(REE)。
-
中國第一朵「地質雲」進入實質應用階段
中國第一朵「地質雲」進入實質應用階段專家建議擴大試點範圍儘快推廣應用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阿爾金成礦帶地質雲暨數據密集型(大數據)現代地質調查工作模式現場示範研討會上獲悉,作為我國第一朵「地質雲」——阿爾金成礦帶地質雲已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行業主管部門應在支持項目組擴大試點範圍、進一步完善地質雲相關技術細節後
-
巖石礦物特性
礦物是存在於地殼中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其中構成巖石的礦物,稱為造巖礦物。組成地殼的巖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由一種或幾種礦物自然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礦物的成分、性質及其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的變化,都會對巖石的強度和穩定性發生影響。 目前,已發現的礦物有3000多種,但造巖礦物僅30餘種。
-
...智能化「三位一體」發展 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年將上線「地質雲3.0」
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印發《2020年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今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標為上線「地質雲3.0」,助推雲平臺、大數據、智能化「三位一體」建設應用邁上新臺階,為新時代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支撐。
-
「地質雲1.0」日均訪問量破6000
記者在本屆論壇上獲悉,「地質雲1.0」自11月6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日均訪問量已突破6000次,其在地質調查管理和應急事件服務上的應用效果已初步顯現。 據地質雲研發團隊技術負責人介紹,「地質雲1.0」上線運行,廣受業內專業技術人員歡迎,除局直屬單位的3000多授權用戶外,還吸引了來自各省級地調院、地質院校、科研單位和地勘行業的眾多專業技術人員,已有1031名專業用戶成為地質雲中國地質調查局系統外的正式用戶。
-
【自然資源廳】陝西地質雲榮獲「2020年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
陝西地質調查院高度重視陝西地質雲開發建設工作,在院主要領導牽頭、督導下,成立陝西地質雲科研團隊,負責完成具體研發課題,歷時三年開發了具有陝西特色、地質特色的礦產資源、地質遺蹟、地質災害防治、地下水資源、城市地質、地熱資源、農業地質、礦產地質調查與規劃、衛星遙感應用、寶玉石、地學科普等11個應用專題。
-
科學網—巖石磁學識別火山灰以診斷地層「年齡」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 通訊員劉曉倩)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首次全面系統地從巖石磁學角度對比研究了雲南始新世地層中的火山巖
-
「地質雲·陝西」正式上線服務
「地質雲·陝西」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重要省級節點,在本次大會上正式上線運行。 10月10日下午,在中國地質調查新進展專題論壇上,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昆高度評價了「地質雲·陝西」,表示將與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共同打造區域地質信息共享平臺。
-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1、我們可以通過顏色、條痕、軟硬、光澤、透明度、形狀等來描述巖石。 2、巖石按形成的原因,分為:沉積巖(水成巖)、巖漿巖(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蹟,叫化石。
-
「地質雲1.0」正式上線 地質調查進入網際網路+時代
11月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這標誌著我國地質調查工作模式轉型升級,開創網際網路+地質調查全新時代;基礎地質數據與產品向社會集中服務,開啟我國地質信息共享服務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