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網絡強省、數字陝西、智慧社會建設,中共陝西省委網信辦組織開展了「2020年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評選活動。由陝西省自然資源廳推薦,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申報的陝西地質雲榮獲「2020年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
陝西地質雲是在自然資源部的領導下,由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建設。陝西地質調查院高度重視陝西地質雲開發建設工作,在院主要領導牽頭、督導下,成立陝西地質雲科研團隊,負責完成具體研發課題,歷時三年開發了具有陝西特色、地質特色的礦產資源、地質遺蹟、地質災害防治、地下水資源、城市地質、地熱資源、農業地質、礦產地質調查與規劃、衛星遙感應用、寶玉石、地學科普等11個應用專題。
2019年10月,陝西地質雲在第二十一屆國際礦業大會上正式上線發布,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國務院參事張洪濤、陝西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薛建興、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成秋明等領導出席了上線儀式。陝西地質雲受到人民網、CCTV、中國自然資源報等國內主流媒體的廣泛宣傳與報導。
陝西地質雲始終踐行服務陝西自然資源管理這一發展理念,面向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社會公眾提供線上地學信息產品和技術服務,在全省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中貢獻地學力量。同時,接入秦雲工程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助力我省跨行業數據交換共享和交易增值,在數據融合的過程中碰撞出價值增值新方向。
目前,陝西地質雲已投入使用的應用包括:國土空間規劃。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多學科專業技術人才,先後承接了陝西、新疆、甘肅三省,共6個地市、8個縣的國土空間規劃和綜合規劃專項工作。
陝西地質雲以自然資源數據為基礎,服務規劃管理為目標,匯集和組織數據資源,補充區域地理底板、區域地質調查數據、長期地質監測數據、水文地質數據、工程地質數據、地球物理數據等,為規劃管理部門提供決策輔助。
圖丨地質調查服務「雙評價」
災害預測預警。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建成陝西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四級數據的互聯互通,服務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群防群治、風險管控綜合防治體系。
陝西地質雲整合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地質環境數據、氣象數據等,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分析模型和訓練模型,快速生成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圖,及時多渠道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全面提升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的分析與預警、決策與處置能力。
圖|結合氣象信息進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
地調在線化。陝西地質雲於2020年上線地質災害野外數據採集系統,為陝西省地質災害調查提供線上實時數據採集、更新入庫,完成地災調查數據採集全流程線上工作模式。「地質雲-地調在線」搭建項目的雲上工作環境,實現野外數據採集、項目數據存儲管理、數據處理建模、數據集成應用、項目信息共享、項目組織實施等多項功能。
圖|野外地質調查雲端互動模擬
智慧城市。2018年,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獲批組建陝西省城市地質與地下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年由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與鹹陽市人民政府合作的鹹陽城市地質調查項目獲廣泛好評。完成了全省城市地質基礎資料庫建設,系統查明了大西安地區基底構造和活動斷裂,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地學依據。
陝西地質雲,藉助三維可視化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利用鑽孔,地質剖面,物化探多源數據,融合專家經驗,通過多源數據耦合的地下空間建模與質量評價,快速構建地下空間高精度模型並實現模型的及時更新,為城市建設、發展和管理提供基於三維地質數據的信息服務,便於城市管理人員有效管理和監控城市地質資源。
圖|智慧城市全維度空間
衛星遙感。依託自然資源陝西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平臺,充分發揮衛星遙感大數據優勢,按照「資源共享、務實管用」的總體目標,積極推進衛星應用融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林水等行業,著力提高衛星遙感技術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向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衛星遙感應用產品服務。
圖 多源遙感數據處理系統
生態環境。陝西地質雲以地質調查為基礎,通過集合不同地質體邊界、地層、巖石、構造等基礎地質要素數據,結合生態地質現狀、主要生態地質問題及基礎地質背景的約束關係,建立生態地質綜合評價模型,進行生態地質動態評價。為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政府決策等提供基礎保障。
智慧農業。陝西地質雲重點推進「地質+農業+大數據」的專業學科交叉、業務跨界融合和資源協同創新,通過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地質學、農學等基礎學科有機地結合,實現對農作物、土壤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狀況、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達到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質量的目的。
圖|地質大數據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陝西地質雲充分獲取礦山地質環境相關數據信息,將這些數據通過分析轉化為若干種監測要素,根據監測數據的變化趨勢、研究環境變化成因及修復技術,為礦山恢復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圖|大數據助力礦山治理
礦產資源開發。陝西地質雲持續更新陝西省礦產資源權威基礎數據,緊跟國際研究熱點,基於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探索成礦預測研究,開展智能地質找礦,同時為礦床學研究、礦產資源戰略研究、國家重大需求等提供技術支撐,提升礦產資源社會化服務能力。
九萬裡風鵬正舉,陝西地質雲將乘著數字經濟的強勁東風,匯聚地質數據資源,搭建共享渠道,消除數據鴻溝,推動地質調查轉型升級,在自然資源調查評價、智能地質調查、國土空間規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領域發揮大數據的技術優勢,為解決新時代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提供現代化解決方案,用信息化助推地質調查現代化,用智慧地質服務陝西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