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0月1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期間,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正式上線服務。

「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推動地質大數據共享,增強地質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2017年11月「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初步構建了信息化建設運行制度標準框架,實現地質調查數據共享破冰,打通數據孤島、實現75個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的互聯互通,實現「一站式」管理、提高了地質調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成功研發了地質調查智能技術、探索建立了智能地質調查工作新模式,解決了異主、異構、異地「三異」環境下的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的「三通」,是政務部門信息系統整合與數據資源共享一個鮮活範例。自上線至2018年9月30日,地質雲註冊用戶1.4萬人,瀏覽累計282.1萬次,數據下載3.6萬餘次。

與「地質雲1.0」相比較,「地質雲2.0」進一步擴大了數據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研發了重要評價服務系統;基本構建雲端地質調查工作模式,提升了野外地質調查能力;研發了地質調查業務協同管理系統,有效開發利用了管理大數據。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昆介紹,「地質雲2.0」,實現了地調局所屬全部29家單位的全覆蓋,構建了12類資料庫以及8大類地質信息產品體系,包括基礎地質、區域地質、農業地質、環境地質、物化遙勘查、地質礦產、海洋地質等,開發和上線地質信息產品4905項,雲上產品累計達到7287項。

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全部14萬檔、440餘萬件存量館藏資料已接入地質雲,提供查詢檢索、公開版資料在線瀏覽、在線訂單等服務,大大擴大了地質雲的服務資源。

新增3萬米鑽孔巖心圖像信息,目前在地質雲上累計發布了29萬米巖心圖像信息;新增10萬個鑽孔數據,目前在地質雲上累計發布了90萬個鑽孔數據。提供了8.9億種各類圖書、期刊、報紙、論文、會議、專利的檢索與服務。

「地質雲2.0」擴大了社會服務能力與範圍,通過手機App向社會提供便捷地質信息服務;強化了地質大數據政府決策支持能力,研發了城市地質信息系統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評價系統,為解決新時代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提供現代化解決方案;提升了地質調查現代化和智能化水平,著力打造「國家現代化地質調查雲端工作與服務平臺」,支撐實現現代化的地質工作模式,聚焦國家與社會需求提供雲端在線服務。

相關焦點

  • 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服務
    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宣布上線服務。
  • 「地質雲2.0」上線服務
    光明網訊 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宣布上線服務。  「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期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地質雲」平臺:共享國家地質大數據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原標題: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地質雲2.0上線服務 智能GIS開啟地質調查新模式
    「地質雲2.0」是雲上數據資源和系統功能的全面升級,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地質資料庫的上雲共享;新增4905個權威資源環境信息產品(雲上累計7287個);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近14萬檔、440餘萬件存量地質資料在地質雲平臺上查詢、公開版地質資料在線瀏覽、在線訂單服務,大大擴大了地質雲的服務資源。
  • 「地質雲·陝西」正式上線服務
    「地質雲·陝西」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重要省級節點,在本次大會上正式上線運行。 10月10日下午,在中國地質調查新進展專題論壇上,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昆高度評價了「地質雲·陝西」,表示將與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共同打造區域地質信息共享平臺。
  • 地質調查走上雲端 地質雲平臺背後技術力量
    >1.0」發布會在京召開據了解,「地質雲」建設遵循了「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大集成」的理念,採用混合雲技術架構,構建了分布式節點體系目前,國家地質資料庫體系和地質信息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那些由地質調查人員在野外辛勤勞作得來的珍貴地質數據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增加。
  • 「地質雲1.0」正式上線 地質調查進入網際網路+時代
    11月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這標誌著我國地質調查工作模式轉型升級,開創網際網路+地質調查全新時代;基礎地質數據與產品向社會集中服務,開啟我國地質信息共享服務全新局面。
  • ...智能化「三位一體」發展 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年將上線「地質雲3.0」
    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印發《2020年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今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標為上線「地質雲3.0」,助推雲平臺、大數據、智能化「三位一體」建設應用邁上新臺階,為新時代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支撐。
  • 「地質雲」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查詢服務系統網上平臺正式上線
    「地質雲」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查詢服務系統網上平臺正式上線2020-03-24 14 : 03 來源:自然資源部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 「地質雲」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查詢服務系統網上平臺正式上線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據介紹,「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代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今年將上線「地質雲3.0」
    本報北京4月1日電(記者常欽)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今年將上線「地質雲3.0」,助推雲平臺、大數據、智能化「三位一體」建設應用邁上新臺階。中國地質調查局印發的《2020年信息化工作要點》指出,全面建立地質數據採集、傳輸、儲存、處理、應用與服務的地質調查主流程信息化工作新模式,提升地質調查信息系統的實用性和便捷性,支撐地質調查、業務管理與日常辦公高效運行,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11月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視頻會議,宣布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正式發布的《地質調查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地質調查信息化的目標和任務。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出席會議並講話。
  • 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
    截至2017年10月13日,地調局實物資料中心完成「地質雲」實物地質資料結點服務產品製作2017年度計劃,發布共享3類18個地質信息產品並通過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發布,為地調局「地質雲」1.0上線提供了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服務基礎。
  • 「地質雲1.0」日均訪問量破6000
    本文作者:於德福 郭岸英 吳自興 趙林林  11月27日~11月28日,第四屆地質信息技術發展論壇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記者在本屆論壇上獲悉,「地質雲1.0」自11月6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日均訪問量已突破6000次,其在地質調查管理和應急事件服務上的應用效果已初步顯現。
  • 巖溶特色專題上線「地質雲」提供服務
    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
  • 從地質雲1.0到2.0 中國地調局制定信息化"路線圖"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 (朱江)今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中國地質調查局日前印發《2018年信息化工作要點》,提出要建立多門類自然資源調查資料庫和潛力評價平臺,建立城市地質工作信息平臺,實現100個資料庫分布式共享。
  • 地熱資源信息服務上線「地質雲」
    日前,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研發的地熱資源信息服務專題上線「地質雲」並正式運行,為地熱資源的科學規劃和開發利用提供基礎數據支撐。該專題整合了全國、各省(區、市)及重點城市等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地熱資源信息,構建形成集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資源和乾熱巖型地熱資源於一體的綜合型地熱資源專題信息服務。
  • 中國地質調查局優化「地質雲」服務模式 抗疫、地調兩不誤
    本報訊(記者 於德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利用「地質雲」等平臺開展多種形式辦公,同時推進疫情防控和地質調查工作。當前正處於地質調查二級項目實施方案填報、審查、審批的關鍵時間點。
  • 「地質雲」信息產品社會化服務規模不斷擴大
    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地質雲」連續穩定運行,累計註冊用戶數、數據產品瀏覽和下載量、網站訪問量等數據均有提升,顯著擴大了地質信息共享服務規模,支撐了地質調查業務「在線化」高效運行,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地調業務統籌推進。 《「地質雲」運行報告(2020年1~6月)》近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