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全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暨「地質雲1.0」發布視頻會議,宣布我國地質調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地質雲1.0」正式上線服務,正式發布的《地質調查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地質調查信息化的目標和任務。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出席會議並講話。
鍾自然表示,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地質調查信息化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國家地質資料庫體系和地質信息服務體系,構建了較為成熟的數字地質填圖技術方法理論體系。他強調,推進信息化建設既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質調查局的現實需要。信息化建設和科技創新同為建設世界一流地調局的核心驅動力,信息化建設是有效服務「六大需求」的重要支撐、是地質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
鍾自然要求,要堅持目標導向,大力推進地質信息化建設。緊緊圍繞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大力推進地質信息化建設,確保「十三五」規劃目標如期實現。一要明確調查科研業務人員是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著力推進地質調查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二要堅持「兩輪驅動」,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同步推進。三要以地質雲建設為核心,全面完成「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目標。四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信息化建設「一把手」工程。五要統籌全局信息化建設,既要管好增量又要激活存量。
會議正式發布了《地質調查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我國「十三五」期間地質調查信息化的總體目標,即實現地質調查全流程野外數據採集信息化、全要素業務管理數據信息化、全過程數據快速處理分析與適時匯聚共享,形成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智能化新模式和協同管理信息化新模式。建成全網絡安全穩定運行的地質雲環境、分布式地質大數據中心、一站式地質信息服務窗口和地質業務綜合管理平臺。全面支撐「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促進地質調查科技創新,支撐「六項」服務,助力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質調查局目標實現。在這一總體目標下,《規劃》同時明確了2017年、2018年和2020年3個階段性目標。
會議還發布了《中國地質調查局關於加強地質調查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見》、「地質雲1.0」使用及運行管理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西安地調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相關負責人作為「地質雲1.0」用戶代表發言,有關直屬單位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國土資源部有關司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機關各部室及直屬單位有關負責同志,部分省地調院、行業地勘單位和院校有關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中國地質調查局各直屬單位有關負責人和部分工程首席專家、項目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於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