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所屬13個專業...

2021-01-07 澎湃新聞

繼2020年8月28日,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後,9月22日至28日,由原武警黃金部隊(現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所屬總隊、支隊(研究所、教導大隊)轉隸而成的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陸續掛牌,並召開成立大會宣布了領導班子任職通知。至此,在這場如火如荼的轉制改革進程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新添14個新成員,中國地質調查事業改革發展再入佳境。

轉制後,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的領導下,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由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統一管理,均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支伴隨共和國成長,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精兵勁旅,將全部轉戰自然資源領域新戰場,承擔起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修復、區域基礎地質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海洋與海岸帶地質調查等職責任務。此外,還將肩負起地質調查資料和信息數據服務,科學技術研究、科學觀測和平臺建設、科學普及和國際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諮詢等多項共同職能。

為了進一步加快隊伍融合,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多措並舉,加大了局系統內部幹部交流力度,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融合加速,能力提升加速,人才成長加速,為新隊伍轉型發展,更好地履職盡責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支英雄隊伍。

中國地質調查局哈爾濱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一總隊和三支隊調整組建,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正局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應用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廊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二總隊和四支隊調整組建,位於河北省廊坊市,正局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一支隊調整組建,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二支隊調整組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礦產資源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五支隊調整組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基礎地質、災害地質調查;能源與礦產地質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境外礦產資源調查;礦產資源技術經濟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寧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六支隊調整組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煙臺海岸帶地質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七支隊調整組建,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海岸帶和海洋基礎地質調查;海岸帶和海洋生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監測及研究;海岸帶和海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監測及研究;海岸帶和海洋礦產資源調查與研究;海岸帶和海洋災害地質調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八支隊調整組建,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應用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口海洋地質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九支隊調整組建,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海洋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海洋能源、礦產資源調查;海岸帶、島礁綜合地質調查;海洋環境地質調查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十支隊調整組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災害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應用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長沙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十一支隊調整組建,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長期觀測和研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地質調查和生態保護修復;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基礎地質、災害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應用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規範研究和推廣應用等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由原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和武警黃金指揮部教導大隊調整組建,位於河北省廊坊市,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承擔區域地球物理調查;區域地球物理基礎理論、技術方法應用研究;地下空間、地下水、礦產資源、應用地質調查評價;地球物理調查技術標準研究和推廣應用;地質調查野外實踐和技能培訓等任務。

視頻製作:楊帆

原標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所屬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陸續掛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葛良勝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葛良勝 2020-12-09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新聞—科學網
    李傑攝   8月28日上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這標誌著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是中國地質事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2018年3月,黨中央公開發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原武警黃金部隊改革作出決策部署。
  •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地質雲安全基礎設施採購...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地質雲安全基礎設施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地質雲安全基礎設施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計算機設備及軟體/信息安全設備/防火牆 採購單位
  •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網絡安全設備更新採購...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網絡安全設備更新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網絡安全設備更新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計算機設備及軟體/信息安全設備/防火牆
  •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2020年度第三批採購地勘裝備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專用儀器儀表/地質勘探、鑽採及人工地震儀器 採購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今日在京掛牌
    (圖源:央視新聞)8月28日上午,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指揮中心將在努力破解重大資源、生態、環境、災害問題,支撐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的新徵程中展現新的作為。
  •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召開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召開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2020-11-21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2020-09-25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地質調查年度印記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堅持疫情防控與重點工作「兩手抓」,加快推進地質調查事業轉型升級,全力支撐能源、礦產、水和其他戰略資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 歲末年尾,我們盤點2020年度地質調查工作取得的新成果,與讀者朋友一起見證中國地質調查事業的新發展。
  • 武警黃金部隊改革邁向縱深:已有10大調查中心成立
    自2020年9月22日起,另有13家專業地質調查中心陸續掛牌成立,意味著相關單位進入了融入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快車道,整編工作進入新階段,業務發展進入新徵程。掛牌成立後,牡丹江中心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直屬的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將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和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以服務政府人民需要為導向,聚焦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支撐調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應用地質調查、基礎地質調查研究
  • 2020年7月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事業單位2020年度公開招聘公告!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路彥明
    路彥明博士後、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獎和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技術類專家和預算類專家自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區域成礦和金多金屬找礦勘查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參與重大科研任務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部作為負責人承擔首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在四川川西、西藏藏北、新疆卡拉麥裡、甘肅西秦嶺等區發現10餘礦產地為後續找礦突破奠定基礎
  • 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通過驗收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通訊員王鋒)12月21日,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等多家單位20餘名專家成立的專家組,對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進行驗收
  • 「奪寶部隊」轉隸組建十餘個中心,它們都在哪兒?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 先補充一個背景,8月28日上午,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這標誌著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正式進入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序列。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為支持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形成了一批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雄安地熱可為1億平方米建築供暖製冷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經過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分布已基本查清。目前「透明雄安」城市地質信息平臺已初步建成,實現了地下水位、水質、土壤環境質量等自然資源多要素調查監測,可為自然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問題防控提供有效支撐。
  • 湖北省地震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籤署合作意向書
    12月17日,湖北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晁洪太同志帶隊赴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參加「中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2020年學術交流會」並籤署科技合作意向書。晁洪太局長與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劉同良主任共同在協議書上簽字。
  •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我省籤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
    7月5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省政府在福州進行會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進地質調查工作精準支撐服務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會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省政府籤署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副省長李德金出席會議並講話。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張福存
    雲南瀘西縣巖溶地下水考察 張福存 中國地質調查局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 水工環教授級高工(專業二級)、博士 部「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 技術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秘書長 參加工作後一直在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 全國地下水統測工作今年布設5.6萬個點
    2月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在北京召開全國地下水統測技術培訓。會議透露,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及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將在2021年全面加入全國水資源調查業務體系,與承擔流域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計劃的11家其他局屬單位共同完成全國5.6萬個地下水統測點統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