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為支持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形成了一批海洋地質創新成果。近期,在系統調查與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編制完成相關地質圖集2套,新發現大型海砂礦區1處,評價優選南海油氣資源礦權區3塊,為支撐服務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海洋地質基礎支撐。
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籤署加強海南省地質調查工作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雙方合作共建「南海地質科技創新基地」,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主體,武漢地調中心等多家單位參與,圍繞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先導試驗區建設、南海油氣和基礎地質調查、南海島礁綜合地質調查、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綜合地質調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建設、數據集成與成果轉化應用等七方面部署開展地質工作,形成了三方面海洋地質科技創新成果。
柱狀取樣
箱式取樣
物探採集-檢修單道地震電極纜
物探採集-單道地震放纜
溫鹽深測量
採集海水樣品
採集表層沉積物樣品
海砂作業
一是編制完成《海南海岸帶資源環境圖集》和《支撐服務海南海岸帶社會經濟發展資源環境調查報告》。中國地質調查局精準對接海南需求,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實施海南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開展「重點生態區」生態地質調查、「重點規劃區」綜合地質調查、以及重要資源專項調查,並系統總結已完成的海南島1:10萬、1:5萬水工環地質調查成果,編制完成海岸帶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海岸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 「雙評價」等系列圖件27幅,為海岸帶空間規劃提供了直接依據。
二是開展礦產資源勘查評價,新發現大型海砂礦區1處。共組織實施3個調查航次,調查面積520平方千米,在海南東方-樂東近海海域新發現大型海砂礦區1處,查明控制資源量9250萬立方米,可滿足海南三亞新機場建設需要,也可為海砂淡化項目提供資源保障,及時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對海砂資源的迫切需求。
三是開展南海油氣勘查開發礦權區塊優選,提交優選區3塊。為助推國家海域油氣勘查開發體制改革,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從油氣勘探開發現狀、區域地質背景、地質條件、資源規模等方面,對南海油氣勘探空白區及油氣公司近期退出的勘查區進行區域油氣勘探潛力綜合評價,在近10萬平方千米區域內,首批評價優選出南海北部3個具有較好潛力的油氣礦權出讓區塊,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助推油氣礦權區出讓體制改革。
鑽探作業
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進一步圍繞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自貿港建設需要,開展海島淡水資源、海洋牧場調查等工作,為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新的力量。
原標題:《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