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anna 發布時間: 2016-01-05 13:45
作者:susanna 發布時間: 2016-01-05 13:45
芥末堆註:關鍵看STEAM教育相關的APP。(以下文章轉自公眾號「STEAM學習社」)
STEAM是五個單詞的縮寫:Science(科學), Technology(技術), Egineering(工程), Arts(藝術), Maths(數學)。STEAM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即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最初的倡議只有四個字母STEM,是美國反思其基礎教育在理工科方面漸漸呈現弱勢而做出的改變。後來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一種新的教學方式STEAM教育不是在桌椅整齊的教室上課,而是在充滿木板、銼刀、畫筆、電線、電路板、晶片、3D印表機、以及各種奇怪教育科技產品的工作坊。它是對基於標準化考試的傳統教育理念的轉型,它代表著一種現代的教育哲學,更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敢於讓學生們犯錯,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想法,讓他們聽到不同的觀點。通過STEAM跨學科學習,實踐,將創意轉化為結果就誕生了創客(Maker/ Hacker),創客是指那些把具備相當的技術挑戰的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含量和創新、實踐、共享、交流的意識。
STEAM教育有兩點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
第一,注重學習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第二,注重學習的過程,而非體現在試卷上的知識結果。
具體來說一說,STEAM教育不僅僅是提倡學習這五個學科知識,更提倡的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並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評價這些作品,可以從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維度全面進行。讓學生製作作品,不是為了評比,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價值,使他們的想法得以實現和交流。一些中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出色不但學習了各類技術知識還實現了自主創業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創客進行分享和學習。
國外關於STEAM教育多集中在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等國家。美國的項目引路機構(PLTW)在中學階段推出的STEM課程中,綜合實踐課程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多為基於項目或問題的學習,讓學生在產品研究、設計、測試中得到綜合訓練。美國建立了專門的STEAM中學,如重點培養未來在科學、技術、工程領域發展的學生的布朗斯科學高中,學生可以申請經費、得到專家的指導,學校為表現好的學生設立了大學先修課程,大幅地提高了學生在這些領域的知識及科研水平。
在STEAM教育的推進過程中,工程教育是一個弱項,而創客的作品常常是非常好的工程教育案例。創客教育與STEAM教育的融合,使得信息技術課堂不再局限於對作業系統和多媒體軟體的使用,APPInventor、Scratch、機器人、3D列印技術等技術引入到中小學的課堂,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啟發,動腦動手創造出具有創意的作品。其中S4A能夠搭建出一個物聯網和智能家居的模型,AppInventor能讓小學生輕鬆開發安卓的APP,ArduBlock、Mid+能讓硬體編程如搭積木一樣簡單。
教育的變革,使得學習與生產生活越來越緊密相關。學校為中小學生營造社會的氛圍,通過將生活情景融入教育,將新的技術融入基礎教育的課堂,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科學、工程學和技術等領域的抽象概念,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將學生從小的「創客」種子在學校得以萌芽,不斷地鼓勵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個學科知識的能力,為他們成為未來的創新人才打下結實的基礎。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STEAM教育讓學生們充滿激情,他們對於真實的問題冒出來的想法,不可控,卻又充滿挑戰。自己動手實現一個個新奇的想法,製作成作品,這便是區別於傳統應試教育的創客教育。
STEAM,讓我們回到現實中去,又從一種探索學習的視角展開。從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的視角切入,在綜合的學科視角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需要讓一線教師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勇於融合多種學科視角的探索。STEAM,也是讓教師和學生們一起面對一個個模糊不確定的話題,在一次次失敗後依舊不斷深入的過程,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不斷革新。STEAM教育沒有絕對清晰的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逐漸養成的學科熱愛,逐步完善的學科素養,逐漸形成的學科精神。
STEAM教育相關的APP1、Invention
近現代以來,人類所有重要的關鍵性發明都被整合到這個應用程式裡了。並且,以五條主線把這些發明創造的演進詳細呈現。非常具體生動而又形象。讓我們對技術的發展有了宏觀的視角。
2、Solar Walk
模擬太陽系的真實情景。所有參數的模擬都來自於現在科學的數據。你可以調整時間,觀察地球,月球,太陽以及整個星系的變化。
3、化學元素
每一個化學元素都變得真實具體起來。每一個元素呈現對應的發現故事,用途,結構圖,實驗演示等。
4、Human Body
用模擬的方式呈現人體!還可以放大了解每一個器官的結構,運行機理。非常震撼!讓學習人體具有一種整體的視角!
5、Bridge
相對輕鬆的一個。不過非常越到後面越有挑戰難度。物理原理結合真實的抽象場景。有助於學生們進一步探索。
6、Visual Design
autodesk專業出品的這款app,用互動演示的方式很好地揭示了空間的關係,物體之間的規律關係。非常經典!
7、ForceEffect M
一個充分運用工程和數學的應用app。觀察生活中的真實機械,而後通過繪製機械和計算精確參數,使得整個機械合理再現。在通過軟體分析數據,得出進一步的改進方案。
8、Algodoo
ALgodoo非常經典,不僅有在iPad上有,在電腦上也有對應的軟體。這款軟體可以讓用戶用真實的參數設計各種各樣的物體,用來解決軟體提出的各類難題。看上去很卡通很好玩,但是卻非常值得深入研究!這絕對是最經典的模擬工程學的軟體,沒有之一!
9、WolframAlpha
所有基本的方程式,它都可以解答。並且模擬出圖像。這是一個深入探索數學的頂級軟體。這個軟體同樣在多個終端上都可以運行。讓我們把計算交給計算機,盡情地投入數學的奧秘中。
本文轉載自STEAM學習社,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TEAMxxs,作者susanna,原標題為《STEAM教育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STEAM學習社;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