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今年1月雜誌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報告,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模擬「兩個世界」後發現,1955—2005年間,北極變暖近一半的原因或是消耗臭氧層物質(ODS)。
今年4月,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 (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某保溫材料公司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 (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我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HCFC生產、出口和使用國,後續淘汰工作依然面臨諸多挑戰。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禁止企業生產、銷售、出口全氯氟烴(CFCs)、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及其相關的發泡劑產品。同時,中國已如期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等國際公約,到2019年累計淘汰ODS約28萬噸,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目前,中國聚氨酯發泡行業在HCFC加速淘汰工作經歷第一、二階段。按照行業計劃安排,PU發泡行業將於2020年實現基線水平45%的削減,2025年底前實現全行業HCFC完全淘汰。
141b淘汰時間表
為落實國家和行業實現「供給側改革」的目標任務,促進行業企業技術水平提升和綠色可持續發展,上海國際發泡材料技術工業展覽會(簡稱Interfoam,以下同)正積極參與國家與行業的相關行動。Interfoam作為亞洲迄今為止唯一專注於發泡技術領域的專業展覽平臺,旨在成為發泡材料技術領域的最強風向標。
Interfoam在幫助國內企業促進自主創新的基礎上,結合國際替代品發展的趨勢,進一步推動企業完成替代生產能力的全面切換,湧現出一批在聚氨酯領域內領先的參展商及其新技術、新應用。可以滿足中國以及國外客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如航空航天、軍工、船舶、軌道交通、汽車、電子、電器、防護包裝、建築建材、能源、醫療、運動休閒、玩具、模型、日用品、農業、交通運輸、緩衝材料、過濾、特殊應用等。
聚氨酯發泡劑發展歷程
Interfoam聚氨酯領域內參展商在為行業推動低碳環保綠色節能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也正是基於Interfoam平臺的國際視野和專業垂直,讓這些企業的技術和產品進入到全球採購商清單。如FSI始終重視環境保護,也是第一個使用HCFC專利技術逐步淘汰CFCs的公司,其生產的環保型發泡劑ecomate 是市場上唯一0-GWP、0-ODP和0-VOC的物理髮泡劑,系統料具有良好的機械和熱性能,已應用到美國、歐盟和世界上其他國的聚氨酯工業生產中;淄博聯創聚氨酯公司,在聚氨酯板材、發泡替代技術、阻燃技術和高阻燃板材研發、新型聚酯多元醇的開發等方面率先走在行業前列;紹興華創聚氨酯公司,研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技術在噴塗施工領域得到有效應用;中華藍天霍尼韋爾新材料公司,正在我國大規模生產和供應Enovate 245fa和SoIstice LBA發泡劑,作為HCFC-141b發泡劑的升級換代產品在全球內應用。
在Interfoam參展期間,將邀請聚氨酯行業的專家學者、研發企業代表,為參展商提供全面的前瞻資訊、技術交流、市場解決方案和投資機會,也以應用領域實現「供給側改革」提供重要指導,通過大力推動既對臭氧層友好、又對氣候友好的替代技術,引導相關製造業從供給側實現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
Interfoam正聯合全球優秀的聚氨酯研發製造和應用企業,勇擔時代重擔,大膽創新應用,將有力確保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目標的如期實現,也促進行業企業技術水平提升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Interfoam、環保、可持續、聚氨酯發泡、消耗臭氧層物質。
上海國際發泡材料技術工業展覽會(Interfoam)是亞太地區唯一的專業發泡材料產業展覽會,是發泡材料行業專業人士不容錯過的年度盛會,Interfoam將集中展示發泡材料的最新生產技術及新性能、新技術、新趨勢、新應用等,竭力為發泡材料產業上下遊及應用企業打造貿易、交流、品牌展示為一體的專業平臺。點擊詳情獲取參展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