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甲蟲,拯救者,銀河引領者:一本味道之書道盡糞便與蜣螂的秘密

2021-01-08 漠鷹茶館

1、一本充滿味道的書

10月中旬,是印度一年一度傳統的排燈節。印度「全國牛類委員會」的一項計劃震驚了多數人。

印度計劃在排燈節期間生產3.3億盞牛糞排燈,用以對抗中國小商品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並計劃將牛糞燈銷售到全球。

說起來印度可是對牛糞情有獨鐘的國家了,除了牛糞燈以外,他們還生產有牛糞新能源汽車,還有環保抗菌殺毒的牛糞塗料,以及驅蚊護目的牛糞電燈。當然最厲害的是他們計劃中的牛糞晶片,這也屬於全球首創獨一份的產品了。

糞便,聽起來比較讓人心理不適,但是糞便在自然生態的循環與平衡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就連昆蟲學家法布爾也曾經深入地觀察過蜣螂這種生物,並將之寫進了《昆蟲記》。在這本書中,第一篇就是關於蜣螂的,法布爾稱之為「清道夫」。

其他研究糞便和食糞甲蟲的科學家還有很多,就像是《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中提到的,如果你下了公交,看到一位成年壯漢,在一堆小狗便便周圍蹲下,小心翼翼地用試管取試樣,一定不要驚奇,那是科學家在研究某種罕見的食糞甲蟲。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瓊斯,他是英國昆蟲學家,BBC野生動物頻道專家,出版過許多關於昆蟲的著作。在這本極有味道的書中,瓊斯用富有幽默感的語言,為讀者講述了糞便在自然生態中的作用,人類對糞便的處理方式演變,人類以及自然動物對糞便的利用,食糞昆蟲們對糞便的情有獨鍾,以及糞便鑑別指南,糞蟲的「慣犯相冊」等等,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能夠忽略心中的不適,將這本書「津津有味」地讀完。

2、從糞便中看人類文明的進步

其實從糞便的處理方式上,能夠看出時代的進步與文明的發展。

上古時代,地廣人稀,人類對於糞便的處理方式與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樣,靠各種昆蟲就能夠實現清理,並遠離汙染源。

到了遊牧民族,經常轉移放牧場地,對於糞便並不用刻意的去處理,大自然就能打理得很好,等過年再回到原來的地方,發現水草反而更茂盛了。

農耕時代,糞便的處理就成為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人們通過掩埋,或者是倒入河流的方式來進行處理。《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中提到,無論是倒入河湖,還是傾倒入大海,本質上是對糞便的一種稀釋化無害處理,當數量較少時作用明顯,如果數量太多,自然界無法及時處理,那就會出大問題的。

到了古羅馬時代,人們出人意料地發揮了極強的聰明才智,公共衛生處理系統極為發達,排水溝、公共廁所、下水管網,都處於一種很發達的狀態,古羅馬的衛生條件極為出色。

但是進入到歐洲中世紀,政局的混亂,戰爭的頻發,人口的增多,城邦的密集,讓衛生條件反而變得很差。在描寫中世界的許多作品中,都提到城堡中汙水橫流,人畜糞便滿地,生存條件極為惡劣。更有甚者,建在高處的城堡,有一角是專門為廁所留的位置,如廁完之後糞便就順著城堡的牆留下來。聽著就畫面感極強。

進入19世紀,倫敦等歐洲大城市人口破百萬,但是市政公共衛生處理系統並沒有跟上,人們還是隨意的釋放汙水與糞便,整個泰晤士河上漂的全是汙水。就像上文說得,自然稀釋的條件已經不能滿足糞便處理的需求,導致了倫敦居民們險些被「臭死」。有一本書叫做《大惡臭》,描寫的就是1848年倫敦的這一公共事件。通過倫敦大惡臭,也迅速地促進了「泰晤士河淨化法案」,也算是不幸中的一件幸事吧。

在高等生物人類的世界中,可以靠著公共衛生系統來處理糞便,那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糞便如何處理呢?這時候《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一書的重量級主角就出場了,也是作者情有獨鐘的一種昆蟲——「糞甲」。

3、各國歷史文化中的屎殼郎

從科學分類上來說,「糞甲」是一類昆蟲,指的是金龜科,糞金龜科,蜉金龜科的任一種昆蟲,大約有9000~10000種,遠比我們想像的品種要多。

從俗名上來說,一般對這類吃糞便的昆蟲有一種愛稱——「屎殼郎」。對於這種昆蟲,人們一般是敬而遠之的,對它們的感官遠遠談不上好,更不會像《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作者理察·瓊斯那樣欣賞了。

可是在各國的歷史上,蜣螂(屎殼郎)這種生物可是很有排面的。有著大量的傳說。

在古埃及人看來,甲殼蟲是神聖的。一方面,古埃及人認為甲殼蟲是單性繁殖,與造物主一樣,因此成為造物主的化身;另一方面,屎殼郎推著圓圓的糞球,也成為了太陽神驅動太陽的一個象徵,包括太陽神「海普瑞」形象都是甲蟲的腦袋;第三點,古埃及視死亡為重生,甲殼蟲在死亡之物中生存,與重生是同一含義,「屎殼郎」在古埃及被視為「聖甲蟲」也就不奇怪了。在著名的圖坦卡門木乃伊的胸前,就有一個三隻聖甲蟲的胸飾。在著名的《古墓麗影》中,蘿拉在法老的墓中得到也有聖甲蟲寶物。

在東方的釋迦摩尼,也曾經在講法中,用「屎殼郎」對弟子們說法。在釋迦摩尼看來,當一個追求佛法大道的人對名利等身外之物執迷不悟時,在佛的眼中,他們就像是「屎殼郎」追求這極髒的糞便而不自知。可以說還是很有道理的。

泰國的民間故事也有關於「屎殼郎」的故事。說的是兩個和尚生前約定,重生後幸福的一方要去幫助痛苦的另一方。心情舒暢的和尚轉世成為了神仙,而心情鬱悶的和尚轉世成為了「屎殼郎」。神仙化身為仙鶴,想去超度「屎殼郎」,而「屎殼郎」不願意放棄不勞而獲,無痛無餓的生活,最終神仙只能悵然而去。細品真是回味無窮。

中國壯族的民間傳說中,開天闢地時期天地之間距離非常近,人類的糞便燻得神仙也受不了了。於是派能夠上天入地的「屎殼郎」去傳旨人間。可是屎殼郎記錯了,將三日一餐,傳成了一日三餐,糞便越來越多。後來神仙就懲罰屎殼郎去吃糞便,減少糞便的數量,於是天地之間的距離變遠,神仙再也不受糞便之臭的痛苦了。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卻都有著「糞甲」(屎殼郎)的傳說,看來先人們早就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昆蟲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4、本地屎殼郎挑食,外來屎殼郎拯救澳大利亞草原

除了在歷史中傳說,屎殼郎在現實中還真的曾經拯救過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

話說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牛羊的糞便在草原上隨處都是。全國共有奶牛2800萬頭,一天大約要產生3億個糞堆。每個糞堆在一周之內約可繁殖和養活3000隻蒼蠅。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全國1900萬人口的數目,澳大利亞人頭疼不已。

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環境的惡化,寄生蟲的肆虐,讓澳大利亞已經達到了絕望的地步。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中記載到,匈牙利生物學家博爾奈米紹博士來到澳大利亞進行考察,發現本地的生態原因是缺少能夠大量掘入糞中或者將糞埋入地下的蜣螂(屎殼郎)。

其實澳大利亞也有本地的屎殼郎,但是澳大利亞本土的350種屎殼郎不願意接近牛糞,它們傾向於選擇比牛糞更硬的袋鼠糞,這迫使科學家們不得不把眼光轉向國外。

1967年,在澳大利亞最先釋放了兩種甲蟲,分別是「中華閻甲」和「牧閻甲」,為了避免生態侵蝕和物種侵略,釋放的不是成蟲而是消毒之後的蟲卵。

隨著蟲卵的孵化,人們喜聞樂見地發現草原上屎殼郎飛舞,尋找牛糞,然後把牛糞切開,將糞便堆成一個個圓球,滾向遠方,雄的在前面拉,雌的在後面推,忙得不亦樂乎。它們其實這是為孩子們儲存食物,不過也間接地為拯救澳洲草原立下了大功。

隨後科學家們再接再厲,從1968年到1984年間,一共有43中約173萬隻蜣螂(屎殼郎)被釋放到澳大利亞的數千個草場,最後成功定居澳洲的屎殼郎一共是23個品種。

說是屎殼郎拯救了澳大利亞,一點都不誇張。

5 、臭臭的便便,香香的美食

便便這麼臭,如果說它還能跟美食聯繫起來,你相信嗎?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中提到,其實動物的消化能力並不強,很多情況下,食物在動物的腸子中消化率只有30左右,有些動物的消化率只有5%,相當於是食物只是在消化道中走了一遍。

有一種著名的咖啡,叫做「貓屎咖啡」,其來源就是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椰子狸糞便中的咖啡豆。18-19世紀,咖啡豆的種植引入蘇門答臘和爪哇地區,由於咖啡豆的經濟價值巨大,殖民者嚴禁當地種植戶採摘咖啡。偶然情況下,當地人發現椰子狸的糞便中有未消化的咖啡豆,晾乾磨粉之後,味道比自然採摘的咖啡豆還要醇香,於是「貓屎咖啡」的名氣不脛而走,每千克貓屎咖啡的售價能達到900美金。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黑象牙」咖啡,其靈感或許也是來自於貓屎咖啡。也就是在大象的代謝物中挑選未消化的咖啡豆,進行精加工或者是釀製啤酒,也是風靡一時,所得到的錢用於大象的保護事業,倒也算是用得其所。

在中國西南傳統中,還有一種叫做蟲茶或者是沙茶的飲品,其原材料就是用某些昆蟲吃完葉子之後的排洩物晾乾而成的。這些昆蟲包括鱗翅目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等等。據說可以治療脾胃不適,消化不良等。

在中醫的理論中,家蠶的乾燥糞便被稱之為「蠶沙」,是一種中藥,有祛風、活血定痛的功效。而用蠶沙填充的枕頭,也是明目清肝的非常好的日常用品。

就連年初時候被大肆聲討的蝙蝠,其糞便在中醫中被稱為「夜明砂」,起到清肝明目;散瘀消積的作用。不過光吃這些藥還好說,一旦直到藥從哪裡來的,恐怕心情就不那麼美好了。

6、身在屎堆,心向星辰:神奇的屎殼郎動物仿生學

屎殼郎不但能處理人類糞便,其獨特的身體結構,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也成為了人類仿生學的研究對象。

屎殼郎常年在糞堆中爬,在土地中鑽,但是身體還能一直保持金燦燦或者是螢光閃閃,其耐磨程度讓人嘆為觀止。在仿生學科中,人們就研究屎殼郎外殼的耐磨特性,用以改善金屬表面的結構,通過點狀、條狀和網格狀的非光滑仿生表面,來改善、強化零部件的表面,提高各種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屎殼郎在很硬的土地中也能順暢往來,防粘土,防阻攔,這也為需要鑽探的場合提供了靈感,有科學家通過仿生設計衝擊擠密鑽頭,既能夠實現快速鑽探,又能減少鑽頭的磨損,一舉多得。

蜣螂的外殼非常漂亮,又極為堅固,這種特性為複合材料的研製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參考。通過研究蜣螂的外殼形態,微觀結構,綜合其納米力學特性,設計符合生物學特性的輕型高強度耐磨複合材料,對工業的發展有極大的啟發。

另外,科學家們還驚奇地發現,屎殼郎可以通過銀河來定位。在非洲的夜晚,在輕柔的月光下,屎殼郎會在月光及銀河的指引下,滾著糞球沿直線前進,非常神奇。這也是第一個被發現具有該類能力的昆蟲。如果能將它的這種能力應用在小型化高精度導航研究中,相信可以讓科技的發展提升一個臺階了。

小小的屎殼郎,大大的超能力。

7、來自自然與糞便的召喚

除此以外,《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中還介紹了「糞便鑑別指南」、「糞蟲慣犯指南」,對於不同動物糞便的圖譜、食糞蟲的家族圖譜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讀起來十分的上頭。

如果想充分探索自然的秘密,了解糞便的秘密,揭露屎殼郎的秘密,那就來看這本充滿味道的《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吧。

相關焦點

  • 聖甲蟲的秘密|難解之謎
    她在南非接受高等教育,對古代歷史、神話和傳奇抱有極大的興趣,熱衷於旅行。她本來從事的是劇院和新聞工作,後來開啟她寫作生涯的是一部兒童小說,即一次到埃及的家庭旅行中獲取靈感創作的《聖甲蟲的秘密》。這本書的緣起,完全是以作者的一次經歷為藍本,人物設定也一模一樣。作者帶著兩個侄兒一同前往埃及,他們最終成為書中兩個小英雄的原型。
  • 埃及人把蜣螂當護身符
    蜣螂,俗稱屎殼郎。在埃及,蜣螂的造型非常之多,壁畫上有,雕塑裡有,甚至婦女佩戴項鍊的掛墜也有許多是蜣螂的造型,而不少人手上的大戒指,乍一看,整個兒就是一隻活脫脫的大蜣螂。    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埃及人怎麼如此喜歡蜣螂,這玩意兒到底象徵著什麼。現在,置身開羅,天天與埃及人接觸,又翻閱了大量阿拉伯書籍報刊,總算弄明白了其中之所以然。
  • 聖甲蟲又名「屎殼郎」,為何古埃及人對聖甲蟲極其崇拜?
    在古代,人們對環境缺乏認知,所以經常對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動植物懷有敬畏之心。古埃及人就是這樣,他們對聖甲蟲的崇拜就屬於宗教崇拜中的自然崇拜。古埃及作為十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的變遷中,由於人文地理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共同影響,從而孕育出了聞名世界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經歷千年風雨,最終還是被伊斯蘭文明所代替,自此古埃及文明就只能掩埋在歷史的塵沙中。
  • 蜣螂
    藥材名稱:蜣螂別名:推糞蟲、推屎爬、屎蛒螂、糞球蟲、鐵甲將軍、牛屎蟲、推車蟲、聖甲蟲採收加工:6-8月間晚上利用燈光誘捕,沸水燙死
  • 蜣螂——屎殼郎
    世界上約有 2300 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鑽進牛糞裡的蟲類,可以將糞便滾動成球狀,推行向前。主要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又名「莫多昇」。型為略扁的 橢圓形,體長 5~30 毫米。體色大多為略帶光澤的黑色,也有褐色的。頭扁平,前肢矯健,雄性頭部有角,是一種 完全變態昆蟲。
  • 圍觀古埃及 透視聖甲蟲
    二 聖甲蟲護身符1聖甲蟲由來      聖甲蟲的真正身份是蜣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屎殼郎」。心臟聖甲蟲腹部多刻有銘文咒語,內容常為《死亡之書》(Book of the Dead)上的句子,據說將確保死者安全進入地獄世界。是在埃及的死者書中提到的帶有象形文字的大型聖甲蟲,掛在死者的脖子上,以清除他可能犯下的錯誤。      古埃及人相信,當他們死後,心臟要被阿努比斯拿去稱重,以瑪特神(Maat)的羽毛衡量,並在地獄世界的門檻上召集了一組四十二名神靈。
  • 古埃及考古之路,圖騰裡的聖甲蟲隱藏何處?
    開學日期已定,暑假庫存有限抓緊玩兒啦,和萬小物一起再來盤桌遊--《金甲蟲之謎》吧! 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古埃及的畫作或者飾品中,經常會看到聖甲蟲,可以看出,它是古埃及的神秘圖騰,也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內容。
  • 蜣螂:非洲獨特的文化符號(環球走筆)
    南非世界盃開幕式給人印象十分深刻,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第四章《非洲血脈》中那隻龐大的「蜣螂」了。南非著名女歌手馬茲瓦伊與碩大的蜣螂同登舞臺,反映出非洲獨特的文化審美習俗和博大深邃的文化內涵。在非洲人的觀念中,蜣螂有三個美好的寓意和象徵:一是象徵生生不息和旺盛的生命力。古埃及人認為蜣螂是生命輪迴的標誌,將蜣螂尊稱為「聖甲蟲」。
  • 埃及法老金字塔中的聖甲蟲是什麼?和《盜墓筆記》裡屍鱉一樣嗎?
    而聖甲蟲真真切切存在。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蜣螂(屎殼郎),世界各地都到處存在的一種昆蟲。唯一不同的是埃及法老木乃伊中的這些聖甲蟲,可不滾糞蛋,它們以屍體為食,而且由於長時間不見陽光,多多少少有點變種,變成了食腐性甲蟲。
  • Scarabaeus&Kheper屬蜣螂簡介
    這兩個屬都是金龜總科—金龜科—蜣螂亞科的成員,是最正宗的金龜,其中的Scarabaeus屬下有世界聞名的聖甲蟲—Scarabaeus sacer
  • 《亡靈書》裡的死亡「生意經」
    不過,對於生活在新王國時期的「少年法老」圖坦卡蒙來說,聖甲蟲胸飾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詛咒,而是寄託自己的來世幻想。因為在埃及神話中,聖甲蟲——也就是蜣螂(俗稱「屎殼郎」)——由於其趨光性和日復一日滾動糞球的習性,被當成太陽東升西落的隱喻:蜣螂是地球,糞球則是大大的太陽。
  • 這位清潔工有點萌 | 昆蟲記之《蜣螂》
    蜣螂第一次被人們談到,是在六七千年以前。古埃及的農民,在春天灌溉農田的時候,常常看見一種肥肥的黑色的昆蟲從他們身邊經過,忙碌地向後推著一個圓球似的東西。古埃及人認為蜣螂的動作與天上星球的運轉相合。他們以為這種甲蟲具有天文學知識,因而是很神聖的,所以他們叫它"聖甲蟲"。他們又認為,甲蟲滾的球體,裡面裝的是卵子,小甲蟲是從那裡出來的。
  • 《木乃伊》中的聖甲蟲你怕嗎?喵君珠寶就設計了這樣一隻屎殼郎
    你沒看錯,聖甲蟲的原型就是蜣螂,和《爆笑的蟲子》裡那個你每次聽到它的叫聲都會笑抽的屎殼郎是一樣一樣的。這樣想的話,它是不是開始可愛起來了?咳!話說聖甲蟲可是古埃及人的聖物,咱們要嚴肅對待。喵君珠寶原創設計--聖甲蟲古埃及人把蜣螂推的圓球(糞球)看做是星球的象徵,認為這種威武的甲蟲可能是接受了「神」的旨意
  • 一生之書,一本至少要讀七遍的好書《秘密》
    願超越一切理解的抵達靈魂深處的寧靜剛才看到一個文友關於《秘密》的摘錄總結,往事一幕幕回想,吸引力法則,從熟練使用到忘卻長不過幾年。《當下的力量》,都是超頻或高頻的好書。人有時一不留神就掉頻,忘了本來的自己就是清澈空透。
  • 《FGO》智慧之聖甲蟲像哪裡刷最快 智慧之聖甲蟲像需求一覽
    FGO智慧之聖甲蟲像哪裡刷最快?智慧之聖甲蟲像是FGO中的一種金色素材,奧德修斯、楊貴妃、小芬奇等新從者都需要用到。那麼在自由關卡中哪裡刷聖甲蟲比較快呢?又有哪些從者需要用到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正式認識一下屎殼郎,它有大名的,叫蜣螂。據每日郵報2011年3月的一篇報導,經研究人員實驗,發現蜣螂可以推動相當於自身體重1141倍的物體所以一個糞球對它來說,確實是小意思了。自從古埃及人民發現了這個情況,就把屎殼郎封為了聖甲蟲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正式認識一下屎殼郎,它有大名的,叫蜣螂。不過大家一直將它稱作屎殼郎,通俗易懂又好記。屎殼郎通常是夫妻兩個一起行動,找到便便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收集,一路走一路收,直到滾成一個大大的糞球。然後夫妻兩個合作運回自己的巢穴,或者運到一個它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就地掩埋。
  • 法老的聖甲蟲之謎
    法老的聖甲蟲之謎,聖甲蟲形珠寶飾物是一種護身符,在古埃及文化中,護身符被認為對佩戴他的主人有神奇的保護力量。死者和生者一樣都佩戴護身符造型的首飾。因為死後的世界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護身符首飾當然可以帶到墓中,繼續在來生佩戴。
  • 另一個世界的故事——消失的聖甲蟲
    【另一個世界】- 消失的聖甲蟲 我叫布萊恩,是一名私家偵探,前兩天為了調查一個案件來到開羅。「號外號外!開羅博物館偷竊寶石聖甲蟲的盜賊已被抓住!」不愧是整個中東最大的城市,熱鬧非凡。「布萊恩偵探,我們接下來應該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