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婷自結婚後,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這不她懷孕了,網友關心她的肚子,關係她孕期的情緒。
疼愛郭碧婷的爸爸,也親自照顧起女兒的飲食起居。近日,郭碧婷爸爸在社交平臺曬出四張美食圖片,並配文:「不敢吃辣那給你炒飯,我們要享用辣辣的美味囉。」
郭碧婷爸爸意外洩露女兒的孕期口味,網友紛紛留言道:「吃酸,男孩。」
坊間謠言……哦不……坊間傳言「酸兒辣女」是真的嗎?
01
酸兒辣女有科學依據嗎
酸兒辣女之說淵源已久。現代已經可以通過超聲技術識別確定胎兒性別(識別了但不會告訴你,別去查胎兒性別了,沒用),但古代只能通過代代相傳的謠言來判斷腹中胎兒性別。
酸兒辣女並不科學!孕婦孕期出現食慾下降、對氣味敏感、嗜酸或嗜辣等均屬於正常的妊娠生理反應。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孕期胎盤分泌絨毛促性腺激素,這種激素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消化酶活性,影響到食慾和消化功能。
由於味覺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慾,所以大多數孕婦都喜歡吃酸一點的食物。
大概是古時人們重男輕女,希望生男孩,所以喜酸生男孩的謠言就流傳下來了。
02
這些理論你可以知道,但並沒什麼用
雖然酸兒辣女並不科學,但食物是否會影響胎兒性別呢?
英國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孕前飲食結構在孕期保持可以影響胎兒的性別。Roger Highfield認為,在孕前就愛食用高能量食品的孕媽生男孩機率更高。
英國埃克斯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小組對721位首次懷孕的女性的飲食進行回顧性分析,這些女性每天的飲食保持和懷孕前一致,根據攝入的卡路裡將這些女性分為三組,攝入能量最高的那組中生的孩子56%為男孩,最低那組中生男孩的佔45%。
坊間還有種傳聞,是酸性體質容易生女兒,鹼性體質容易生兒子。這種說法源於1971年Shettles與David Rorvik合作的一本叫《胎兒性別選擇》的書,其中有個重要的理論是,有絲分裂以後,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含X染色體的精子相比更加脆弱,在酸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
但是「酸鹼體質理論」本身是偽科學,其始作俑者已承認所謂「酸鹼體質」就是個騙局,並被判決賠償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
除「酸兒辣女」,坊間還流傳著「上懷女,下懷男」「尖生男,圓生女」等鑑別胎兒性別的方式是偽科學,不可信!
文章最後,不點媽要說一句,生兒生女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