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水從哪兒來?

2020-09-04 清風史話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

  這是一個重要特徵,因為水在生命的出現和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地球的水含量有多少?

  事實上,地球的組成部分應該是乾燥的,因為它們來自太陽系內部,在行星形成過程中,那裡的溫度太高,導致水無法凝結並與其他固體一起積聚。

  人們通常認為,水是在地球形成的最後階段,由彗星或太陽系外形成的水合小行星運送到地球的。

  近日,法國南茜巖石地質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系列球粒隕石的水濃度和成分,並認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於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等物質釋放的氫,這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擁有足夠的形成水的基礎元素。

  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

  「水的存在一直是個謎。地球的組成部分,以及構成巖石行星和一些小行星的太陽系內部物質被認為是完全乾燥的。」

孕育了太陽的星際雲中產生的冰填滿了我們的海洋。

  論文通訊作者Laurette Piani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研究的頑火輝石被認為是與地球構成部分最相似的物質之一,它確實含有足夠的氫,足以提供至少3倍於地球海洋總水量的水,甚至可能更多。」

  水自天上來

  
「對很多人而言,地球上為什麼有水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

  未參與相關研究的美國宇航局詹森航天中心的Anne H。 Peslier在同期《科學》刊登的評論文章中寫道,「然而,這種生命關鍵成分的起源一直是一個長期爭論的話題。」

  實際上,太陽系十分「溼潤」。除了地球,科學家在月球、火星、水星、彗星和大行星的冰冷衛星上也發現了水的痕跡。但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水已知是在星際介質——行星系統合併的地方形成的。

  但是,當新形成的太陽開始釋放熱和光時,水會被摧毀嗎?還是那些原始的水在恆星形成後仍然存在,直至今天?

  之前,一個研究太陽系水起源的研究小組認為,水有一半是在太陽誕生之前形成的,也就是說,水是在塵埃和氣體雲中形成的,而塵埃和氣體雲是太陽系的始祖。

  如果水能在這樣的雲中大量形成,那麼它可能無處不在。

  研究人員把重點放在了氘上。

  氘是氫的一種重形態,與普通的氫一起在宇宙大爆炸中產生。

  科學家得出結論,當水形成時,產生富含氘的「重水」的反應比產生正常水的反應略快,因此水中氘的比例增加了。

  研究小組估計,地球上大約50%的水可能在45億年前太陽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這對其他行星系統來說是個好消息。

  在整個空間中,星際介質的條件要比原行星盤均勻得多,所以很可能到處都有水,進而等待著行星的形成。

  相關論文2014年刊登於《科學》。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爭論冰是否有星際遺產。」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天體物理學家Karen Willacy說,但「各種結果並不總是一致的。新的研究採用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利用了人們已經很好理解的化學原理」。

  地球是個例外

  
但是,Peslier告訴記者,根據太陽系形成的模型,地球作為太陽系內部的行星,應該只有很少的水,甚至沒有水。

  早期的行星形成模型預測,年輕太陽附近的星雲氣體由於太熱而不能形成冰。

  因此,作為水蒸氣的水不可能輕易地被包含在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等內存巖石行星中。

  只有太陽系外側的行星,如木星,含有豐富的水冰和其他揮發物,因為它們形成於「雪線」之外。

  「雪線」是在太陽星雲中水蒸氣和水冰之間的假想邊界。這些行星誕生時距離太陽足夠遠,因此很容易吸收冰。

  但地球是個例外。

  這顆藍色星球不僅在海洋和大氣中蘊藏著水,而且在其內部深處的巖石中也鎖著相當於幾個大洋的水。為何同是「太陽之子」,行星間的差異卻如此之大?

  要找到答案,研究人員就需要藉助太陽系初期形成的特殊隕石。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也被學術界稱為「E型球粒隕石」,被認為是原始太陽系星雲凝聚產生的物質。

  研究人員認為頑火輝石並沒有被整合和化學修飾成行星一部分,其與地球上的巖石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組成。

  科學家認為,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很可能參與了地球的形成,是聚集並最終形成行星的物質類型的最佳代表。

  石頭溼潤了這裡

  
於是,Piani團隊利用傳統的質譜和二次離子質譜分析技術,測量了13個頑火輝石球粒隕石中的氫含量以及同位素氘氫含量之比,發現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的氫含量遠大於此前設想,而其氘氫含量之比則接近於地幔水平。

  結合宇宙化學模型分析,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於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向地殼和地幔中釋放的氫。

  而參與地球形成的頑火輝石球粒隕石中氫含量很高,使其釋放的氫足以形成至少3倍的地球海水。

  「這樣看來,地球可能是由一種既含有足夠的水,又具有恰當同位素組成的物質形成的,這些物質可以解釋今天幾乎所有的水的來源。」Piani說。

  此外,大氣中大量的氮(地球大氣中最豐富的成分)也可能來自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因此,地球可能一直是潮溼的,這對生命的發展至關重要。

  前不久,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地球可能在其演化早期從富含氫的太陽星雲中獲得了大量的水。

  科學家發現,在地核—地幔分異和地核—地幔邊界條件下,水的親鐵性隨溫度升高而減弱;然而,在巖芯形成條件下,對於還原和氧化反應,水總是強烈地分割到鐵液中。

  研究人員認為,地核可能扮演了一個大型水庫的角色,包含了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早期地球的氫有3/4以上可能進入了地核。

  「如果水從一開始就是地球的組成部分,那麼就不需要用太陽系外的物質來解釋地球上大部分水的來源了。因此,它可以對人們理解早期太陽系的動態和過程產生影響。」

  Piani說,它還可以在地球的早期進化中發揮作用。

  一些研究人員已經提出,氫可以作為礦物質中鐵的還原劑並產生水,從而幫助形成巖芯。

  Peslier表示,該研究為揭開地球水源謎題帶來了一個關鍵而優雅的元素。「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聚集的星雲物質。」她說。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兒來的?外星球?
    如果我們從外太空看地球,會發現地球名不符實,應該叫「水球」,因為我們地球表面絕大部分面積都被海洋所佔領。生命之所以誕生在地球,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地球擁有了水,因此我們在考察其他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這個星球是否有水。 水是稀缺資源嗎?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周博士,歡迎光臨科教茶小屋。我們今天來講講,地球上的水,到底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猜想很多,但其實目前沒有公認的答案。小周博士在這裡給小朋友們介紹兩種。小朋友聽說過彗星嗎?聽說過地震和火山嗎?別看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可能他們都是水的來源。兩種水來源的假說,第一種「自源說」。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為何只有地球上有液態水?
    (原標題: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 地球之水從哪兒來?科學家找到新答案
    但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地球的水含量有多少? 事實上,地球的組成部分應該是乾燥的,因為它們來自太陽系內部,在行星形成過程中,那裡的溫度太高,導致水無法凝結並與其他固體一起積聚。 人們通常認為,水是在地球形成的最後階段,由彗星或太陽系外形成的水合小行星運送到地球的。
  • 地球之水從哪兒來?科學家找到新答案
    作者 | 唐鳳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這是一個重要特徵,因為水在生命的出現和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地球的水含量有多少?近日,法國南茜巖石地質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系列球粒隕石的水濃度和成分,並認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於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等物質釋放的氫,這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擁有足夠的形成水的基礎元素。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水的存在一直是個謎。地球的組成部分,以及構成巖石行星和一些小行星的太陽系內部物質被認為是完全乾燥的。」
  •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有多少?水又是哪裡來的呢?
    站在太空看地球,它就像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這就是海水,太陽系裡只有地球存在液態水,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問到這些水是來自哪裡,地球之名並不確切,它約有5.11平方千米表面積,而陸地面積只佔表面積的29.2%,而剩餘的70.8%的面積都是海洋的。
  • 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
    那麼,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新研究表明,絕大部分水都被鎖在巖石裡面。火星上的巖石好比巨大的海綿,吸收了液態水。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火星之所以變得乾旱,是因為太陽風颳走了它的大氣層。結果發現,火星玄武巖的含水量可能比地球玄武巖高25%。這也許能夠解釋火星水失蹤之謎。由於溫度、壓強、巖石成分的差異,火星水可能被巖石所吸收,而地球則保持著湖泊和海洋。根據模擬結果,相較於地球巖石,火星巖石能夠把水吸收到更深的內部。地球目前的板塊構造系統能夠防止地表水位產生重大變化。在進入相對乾燥的地幔之前,溼潤的巖石能夠迅速脫水。然而,以前的火星並非如此。
  • 水是地球生命之源, 但地球上的水如何產生的? 究竟來自何處?
    地球的又一個特別幸運之處,是誕生在一個恰當的地方,這是一個適合生存的區域,跟太陽保持足夠的距離,海洋不會被蒸發,因為不是太熱。同樣又離太陽不是太遠,海洋也不至於被冰凍。火山運動循環著許多物質,地表的任何覆蓋物,包括水。當然和不是憑空創造的水,來自於早期海洋已經循環了許多次了!NASA科學家Michael Mumma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太空。一些由冰組成的彗星給地球帶來了一場淋浴,在地球形成之初就不斷地發生著。這些小冰體提供的水量取決於他們的大小,較小的個體在大氣層外部就蒸發了,其他的才能把他們的物質留在地表,他們自身蒸發後,成為了地球上的水。
  • 【節水課堂】地球之水哪裡來?
    我們大家都知道,據測算地球表面的71%都是被水覆蓋的,總量為13.86億立方千米,水作為生命之源,更是無時無刻的存在於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那麼請問您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從何而來的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 科學家發現月表存在水冰證據 水從哪兒來仍需探索
    科學家發現月表存在水冰證據 水從哪兒來仍需探索 原標題:   由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分析了印度「月船1號」探測器攜帶的月球礦物繪圖儀所得到的數據,發現了固態水
  • 地球之水哪裡來?
    我們大家都知道,據測算地球表面的71%都是被水覆蓋的,總量為13.86億立方千米,水作為生命之源,更是無時無刻的存在於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那麼請問您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從何而來的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 黃河之水天上來,地球的水從何而來?「外生說」誕生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水球」,當人們看見地球的真實模樣的時候,「水球」也漸漸地成為地球的另一個標籤,據統計,地球表面有71%以上被水覆蓋,所以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水的出現和人類的出現一樣十分神秘,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那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呢?科學家給出「外生說」的解釋!
  • 地球上的水是哪裡來的?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離不開水正是由於地球上覆蓋著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海洋才孕育了我們的大千世界和萬物眾生那麼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哪裡來的呢?二是認為水是地球形成後因替星撞擊而得來的彗星小行星「撞」出來的?
  • 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
    我們知道,地球70%的面積是海洋,只有30%是陸地,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目前,關於水的起源,科學家有兩種假說,一種是自源說,意思是這些水是地球自帶的;另一種假說是外源說,意思是小行星撞地球送來的水。這兩種假說哪個更符合地球水的起源呢?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水對於地球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地球上不存在水,那麼生物根本無法在地球上出現。所以我們在尋找外星文明時,會把是否有液態水當做一個重要的因素去考核。既然水對於地球生命這麼重要,我們今天就好好聊一聊,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其實地球上的水,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存在了。
  • 問:太陽釋放的巨大能量是哪兒來的?
    第151期 05 月 16 日 周 六 問:太陽釋放的巨大能量是哪兒來的
  • 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水是生命之源,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來講,生命起源於大海,然後一步一步進化成了現在豐富多彩的世界,沒有水就沒有現在的世界,就沒有人類!那麼,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水來自於火山噴發?有科學家認為,雖然地球形成時地表沒有水,但還是有大量的水潛藏在地底深處,火山噴發的同時以水蒸氣的形態將地底的水由火山口傳送至地表。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逐漸形成了最原始的地球生態,然後慢慢孕育了生命。
  • 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是從哪裡來的?
    人類自探索太陽系以來,發現地球是唯一有表面液態水存在的星球,主要原因就是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剛剛好,不遠也不近,離太陽太近,像水星完全是煉獄一樣的存在,表面溫度極高,太遠的星球是冰凍的星球,也不可能存在表面液態水。這裡為什麼說地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有表面液態水存在的星球,而不是說唯一有水的星球呢?
  • 磁鐵為什麼有吸力,地球為什麼有磁場,它們的能量從哪兒來?
    磁鐵是我們常見的東西,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就利用磁鐵製成的,大家都知道,磁鐵對鐵有吸引力,這是為什麼呢,它的能量是從哪兒來?另外,地球本身也是個大磁鐵,由於地球磁場的存在,大部分的侵入地球的帶電粒子被地球磁場屏蔽了,使地球的生物和環境免受太陽風的侵害,那麼,地球磁場怎麼產生的呢?簡單的答案就是地殼的熔融態物質通過對流運動形成電流,通過電流進而形成地磁場,當然,地磁場的成因比較複雜,目前尚無定論。
  • 地球之水哪裡來?科學家找到新證據!並非天外
    ,此前有觀點認為,地球上的水由撞擊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帶來。這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擁有足夠的形成水的基礎元素,也就是說,地球自誕生之日起就比較潮溼。它們與地球上的巖石具有相似的氧、鈣同位素組成,因此,科學家認為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很可能參與了地球的形成。由於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形成於溫度較高的內太陽系,科學家此前認為它不含水,而地球上的水由遙遠的彗星或小行星不遠千裡帶來,在撞擊地球時將水送到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