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火路上要邁過幾道坎兒?

2020-07-24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絕無僅有,難度可想而知。

那麼,在奔向火星的圓夢之旅上,「天問一號」究竟面臨哪些難點和風險呢?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採訪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一起來盤點一下。

探火路上要邁過幾道坎兒?

上圖:火星表面。(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第一道難關:任務起點高,技術跨度大

「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實現『繞、著、巡』目標,這在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國家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但是,正因為有壓力,才能帶來技術的進步。」孫澤洲說。

截至今年6月底,世界各國舉行了44次火星探測活動,但任務成功概率只有50%左右。由此可見,火星探測任務本身固有的風險非常大。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專家介紹,此次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規模非常大;探測器研製中,關聯性異常複雜;首次地外有大氣天體進入面臨諸多技術挑戰,比如在軌道、氣動、防熱、大帆面降落傘等近十個方面,在設計上都要實現新的技術突破和技術跨越。

第二道難關:設計約束新,不確定性大

面對遙遠而未知的星球,「天問一號」奔赴火星的旅程中不可避免要經受新環境的考驗。

就現有我們掌握的資料顯示,火星上大氣、風場、塵暴、火面地形地貌等基礎數據非常少,而且不確定性大,嶄新的行星際空間環境使得原本風險極高的探測任務難度更上一層樓;而最長旅途高達4億公裡的遠距離以及大時延等火星新約束條件,對探測器自主能力要求非常高,對於火星成功進入和著陸、測控通信、火星車能源、熱控、火面移動等一系列設計,以及電子產品的工藝、環境適應性等方方面面帶來巨大挑戰和不確定性。

探火路上要邁過幾道坎兒?

上圖:「天問一號」探測器動畫演示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第三道難關:關鍵技術多,攻關難度大

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關鍵性、唯一性且不可逆的環節非常多,如近火捕獲制動、器器分離、進入/下降/著陸、火星車釋放分離等關鍵技術多。

「我們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最核心、最難的地方,就是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氣動外形和降落傘減速的過程,只有一次機會,必須確保成功。」孫澤洲介紹,研製團隊專門設計了全新氣動外形、新型降落傘等,這些關鍵技術攻關難度極大。

第四道難關:驗證任務重,試驗難度大

專家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上有很多新技術是原來衛星或探測器沒有使用或者遇到過的。為了確保探測器的可靠性,研製團隊開展了大量的試驗驗證,除了常規的力、熱等試驗外,還要完成氣動外形,防熱燒蝕,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及著陸,火星車內場、外場等系統、分系統及單機級專項試驗,驗證任務極其繁重。

據介紹,這些專項試驗不但試驗方法、方案確定難,而且火星環境模擬、試驗實施、試驗結果判定等難度也很大;此外,試驗驗證的充分性、有效性、覆蓋性以及試驗仿真驗證的難度也極大。多重困難疊加並沒有嚇退火星探測研製團隊,設計師們爭分奪秒地開展了大量試驗驗證和各項任務準備工作,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鋪平了道路。

探火路上要邁過幾道坎兒?

上圖:整裝待發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郭文彬 攝)

第五道難關:研製周期緊,進度風險大

我國火星探測起步較晚,所以從任務立項開始,研製團隊就一直在奔跑。2016年初探火任務正式批覆立項;2016年7月,火星探測器研製轉入初樣;2016年底,探測器完成全部關鍵技術攻關和詳細設計……此後,研製團隊一路馬不停蹄,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內,完成了從產品研製驗證到待命出廠再到按計劃發射。

專家介紹,全線全程超長工作,這對風險管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火星探測任務屬於我國航天重大工程任務,參研單位多達幾百家,研製團隊發揮全國大協作精神,探測器各系統和全體參研參試人員按照「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開展工作,確保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順利進行。

火星上是什麼樣的?點開視頻,帶你看火星

(視頻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編輯:趙貝佳、劉毅、孫秀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日報經濟社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相關焦點

  • 探火路上要邁過哪些坎兒
    「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實現繞、落、巡目標,這在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國家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如是說,「但是,正因為有壓力,才能帶來技術的進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絕無僅有,難度可想而知。
  • 探火之路不簡單——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要邁過幾道關?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題:探火之路不簡單——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要邁過幾道關?新華社記者胡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前所未有,難度和挑戰也非比尋常。目前,「天問一號」已經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之遙的奔火軌道上,極速前進,探測器各項功能及運行情況良好。
  • 探火之路不簡單——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要邁過幾道關?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探火之路不簡單——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要邁過幾道關?新華社記者胡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前所未有,難度和挑戰也非比尋常。目前,「天問一號」已經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之遙的奔火軌道上,極速前進,探測器各項功能及運行情況良好。
  • 終要邁過那道坎兒:雲貴川代表談烏蒙山扶貧攻堅
    「必須要讓烏蒙山區當地農民依靠資源優勢先富起來。」米東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雲南包括核桃在內的木本油料種植面積有6000萬畝。「核桃在有些地方的收入能夠達到每畝萬元。不要說萬元了,就是每畝3000元,6000萬畝算下來,就是1800億元的收入啊。」「1800億元的收入,雲南現有3600萬農民,平均下來人均就是5000元。」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兒?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目標,此前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可以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如是說。
  • 邁過翻譯這道「坎兒」 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
    邁過翻譯這道「坎兒」 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 2017年05月31日 08:54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 睡不著的人:努力邁過生活那道坎兒
    她不想輸,想變得更加優秀,但她要打敗的第一個敵人就是失眠。同樣住在單人宿舍裡的林超凡正在為畢業發愁。他一米七三的個頭,只有110斤。實驗室的男生一個個圓了起來,見到他都會驚訝地感嘆:「你好瘦啊。」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長期失眠的後果。林超凡是個強烈的完美主義者。導師讓他拍攝六張顯微鏡下的細胞圖和儀器上的數據作為論文配圖,只要能反映實驗結果就行。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探火」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中新社記者:10月28日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第3次軌道中途修正,能否給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我們的火星探險還有幾道坎兒?
    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我們的火星探險還有幾道坎兒?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53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那麼進程怎麼樣?
  • 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中國新聞社、「中國的航天」聯合邀請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接受「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之前的1億公裡,天問一號都經歷了什麼,而未來的3億多公裡,它還要邁哪幾道坎?最後來一張地月合影中國航天人追尋火星的腳步,在火箭飛行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了。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帶著十幾種不同功能的科學載荷,在萬眾期待中,踏上了奔向火星的漫漫徵途。「定向天線展開!」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中國新聞社、「中國的航天」聯合邀請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接受「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 中國新聞社、「中國的航天」聯合邀請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接受「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中國新聞社、「中國的航天」聯合邀請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接受「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中國焦點面對面 | 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火星探測難在哪?
    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幾道關?中國新聞社、「中國的航天」聯合邀請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接受「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對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原標題: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是要霧霾籠罩下的現代化,還是重返空氣明淨的自然生態?邁過「霧霾」這道坎,我們每個公民都負有重任。北方霧霾引發關注東北大霧逆溫風小是重要成因對於此次霧霾天氣的形成原因,黑龍江省環保部門和長春市環保部門都將矛頭指向了逆溫現象。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3位普通肢殘人的曲折故事 邁過心坎兒發現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故事二:失右手後一度想輕生如今網上賣山藥獲自信  對今年38歲的魏玉玲來說,2008年的一場變故是人生中一道特別難邁的坎兒:那之前,她從大學順利畢業,在鄭州找到稱心的工作,又和意中人結婚,連房子也定了。可一場意外,讓她不幸失去了右手,從職場麗人一下子成了肢體殘疾人。  「一時真接受不了,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