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的《羅亭》中曾寫道:少女達麗亞求學勤勉,感情深刻,很有主見。她想開導——一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羅亭,努力未果,她傷心地承認錯認了人。
羅亭接受過大學教育,經歷豐富,且能言善道,與大多數青年一般嚮往著美好的生活、事業和愛情,但是為什麼最後他卻過著貧困潦倒與漂泊的生活?
或許很多人也如羅亭一般,每年年初時都會給自己寫滿一紙計劃,或是在朋友圈裡豪氣滿滿地立著flag,當時各種美好遐想。但是最後,他們的那些所謂計劃因為主人的時間管理不恰當、懶惰等不了了之。
曾經,我身邊有好幾個朋友為了激勵自己減肥,把微信頭像換成「不瘦十斤,不改頭像」,前期還在朋友圈裡曬著自己在健身房如此刻苦健身的照片、視頻,可到後期,類似的更新越來越少,最後偶有一、兩個確實減肥到理想體重了,但是剩下的,成為了行動上的矮子。他們因為缺乏韌性,耐力,堅持不了了索性放棄,告訴自己吃完了再減肥。試問,減個肥都該如此,那其他事情呢?
光說不做、沒有執行力、做事拖拉,殊不知這些壞毛病會阻礙你通往成功的道路。但是,如果你今天日積月累,早晚會讓同伴們望塵莫及。
我始終堅信一句話:人生沒有「如果」,只看「結果」。也許這段過程有點長,但是只要最後預期目的達到了,那麼,便也是成功的。
那麼,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會有疑惑:怎樣才能避免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呢?
目標的設定
首先,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不能過於長遠。
羅傑·馮·歐克也曾說:一個得不到執行的念頭只會消亡。
我們設定的目標可以是短期內就能實現看到效果的。這樣才能維持一如既往的熱情繼續下一個目標。反之,則熱情逐漸褪去,最終放棄計劃。
比如,讓一個女生跑步1000米,她會覺得好辛苦,但是協商後說是跑800米就可以了,這樣是不是就好實現多了呢。
所以,我們設定的目標只需要比能完成的能力稍微大那麼一點點就可以了。
目標的分解
王健林曾說:「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你看看能不能用幾年能掙到一個億。」
當然,這是成功企業家的話語,於普通人而言,或許一輩子都掙不到一個億。我們可以從月計劃到季計劃,再到年計劃這樣逐步完成。
比如,月計劃執行的時候,可以分解到月中每天,事務的瑣碎性和可控性也就會高一些。反之,直接執行年計劃,其中發生的不可控因素會較多,產生地多了會讓人產生一種疲乏的、低落的情緒。
保持良好的心態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直問自己的內心:我想要什麼?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怎麼才能成為這樣的人?
然後,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讓自己在過程中找到樂趣,驅使自己去完成。
最後,激發自己的潛能,掌握好方法,並且用效率說話,20%的高效率努力總是要比100%的用功努力要有用得多的。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著,而要靠心態去生活,調整心態看生活,有目標,有追求,有計劃,就要努力去實現,讓自己生活的有成就感,得到認可。不要留下遺憾!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就去追求。希望處處都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