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我從臺北出發,搭七點一刻開往高雄的火 佳車,下午一點多到臺中,改乘旅行社的汽車。進入南投縣後,地勢漸高,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儘是綠色的闊葉蕉林,生長著臺灣三大水果中的兩種一一香蕉和鳳梨(菠蘿)。
當地的山地的泰雅族同胞十分好客,用濃香的金黃色鳳梨招待客人。據說當香蕉採摘季節,你摘一,串(約五六斤)不取分文。這裡產的芝麻香蕉,長不足半市尺,卻又香甜又酥軟,都說是靠日月潭的水澆灌的。車過一小鎮, 忽見遠處山崖間掛下五根擎天巨柱,猶似如來佛降服孫悟空的五隻拇指,煞是壯觀,可誰也不明白那是什麼玩意兒。待車子駛近了,聽到從座二層樓房間飛出的隆隆水聲,接著又見到噴薄飛旋而出的白色水沫,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有名的日月潭水電站。繞過電站,車子盤山直上,不一會就到了 水社村。潭水含碧,平靜如鏡的日月潭已在眼前了。
環潭皆山
此時還不到四點,可天色陰沉,身上感到陣陣涼意。這裡顯然比臺北低了五六度。其實,日月潭水面海拔僅760米,潭面水城900多公頃,繞潭周35公裡。我坐車走了一周後才弄清楚,原來環潭皆山,重巒疊峰,濃密的闊葉樹遮天蔽日,加上30米深的潭水,把陽光投下的熱量全吸攝了去,難怪寒氣襲人。此時,潭面煙霧蒸騰,迷迷漂漾,把人引入夢幻般的奇境。
月亮升起來了,我站在涵碧樓旅館的陽臺上,潭面煙霧已散去,月明星稀,夜空潭水,一片湛藍。沒有瀑聲,也沒有松濤,幽靜極了,似乎這世間完全屬於我的,思想可以自由自在地馳騁。這時,我忽然想起了剛才看到的文武廟,廟中供的主神是孔子,左有文昌君,右有關雲長,一文一武,護衛著兩千多年來被尊為「至聖先師」的「聖人」,這大約反映了臺灣人民對中華文化的一往情深吧。
珠子嶼上的「公主」
當我們登上兩潭相通處的小島上,受到了二位泰雅族姑娘的熱情接待。這個小島,仿佛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因此叫「珠子嶼」。臺灣光復後,又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光華島」。接待我的二位泰雅族姑娘,年長的叫「大公主」,年幼的叫「小公主」。她們赤裸著腳,身著泰雅族盛裝,婀娜多姿,半帶差澀。與她們交談,答話不多,常常含笑不語。但是有人提出要與她們合影留念,她們卻毫不拒絕,立刻儀態萬方地站到你身邊來。攝影后,她們就老實不客氣向你索取伴攝費。所費不多,訂有價目表,老少無欺。恐怕這就是她們謀生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職業吧?她們年輕、漂亮、嫵媚動人,比之一般旅遊點的石人石獸,或租借服裝更具有吸引力,凡上島遊覽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與 她們合影留念。她們一天的收入想來也是十分可觀的吧。
那麼你們對臺灣日月潭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