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歌 11月19日,當經濟觀察報記者撥通福萊特銷售總監的電話時,對方耐著性子說:「(對於價格的上漲)我們目前不對任何媒體做回應,到12月、1月玻璃就不怎麼緊張了,沒必要解釋,你去問一下矽料從50漲到90的邏輯吧。」

福萊特作為國內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其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個領域,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石英巖礦開採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今年以來,光伏玻璃的價格走出了一路上揚的態勢:根據PVInfolink統計,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由2020年初的29元/平方米上漲至截至11月19日的42元/平方米,處於歷史的高點。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帥對經濟觀察報表示,3.2mm光伏玻璃42元/平方米的價格也只有一線大廠才能拿得到,小廠散單的價格大約在48~50元/平方米左右。原片的供應很緊張,光伏玻璃廠目前都是自用,外銷的比例很低,目前市場上的貨源很少。

飛漲的價格讓光伏企業「抱團叫苦」,11月3日,六大組件廠商:東方日升(30011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在11月3日聯合發布了一封倡議書。其中指出,當前產業鏈上遊的玻璃產能卻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在中國式年底搶裝潮中,供需失衡直接帶來的問題便是玻璃價格的快速跳漲,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直接影響到組件製造企業的正常生產。

六家企業將目前身處困境的情形歸因於,「玻璃產能嚴重『掉隊』」,認為「上遊的玻璃廠商更應主動作為、積極作為,與下遊組件企業一起全力保供」,同時更高層面地,「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一位來自某光伏頭部組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一方面表示理解,「玻璃廠商這兩年剛剛開始賺錢,組件廠商就開始叫苦了」,一方面也稱:「但玻璃價格確實是漲幅太大了。」

上述負責人表示,相比漲價,光伏企業也在擔憂玻璃能否如期供應,有不少組件企業派人跑到玻璃廠去蹲點敦促。「就是出高價也怕不能全部買到,尤其是對二三線組件企業。」

政策層面,10月30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針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召開了修訂研討會。有關玻璃行業的部分,11月19日,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相關人士了解上相關情況時並未獲得直接的回應,「光伏玻璃漲價是熱點事件,我們近期會開會說明這一情形」。

而來自上述六家企業中的人士也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沒有獲得來自政策層面的回應。

「坐不住」的組件廠商

光伏玻璃此輪價格上漲背後供需失衡是主因。

上述光伏組件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今年以來,雙面雙玻組件應用比例提高,已接近40%,生產雙面發電組件成為趨勢,對玻璃需求量攀升;另一方面,光伏組件出口量大增,今年上半年中國組件累積出口量達33.8GW。

另一家出貨量較大的頭部光伏企業工作人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玻璃出現這麼緊缺的情況主要是行業有「930」、「1230」,很多項目經常是拖到下半年甚至Q4才開始做,所以造成需求量大,玻璃產能又不足,擴產受到限制。

根據PVInfolink統計,從上半年前十大廠家出口佔比來看,前五大主要出口廠家分別為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光能及隆基,佔整體出口量的53%,集中化的趨勢明顯,前五大廠家累積出口量超過中國組件海外累積出口量的一半。

這些企業位列上述聯名倡議信中,無一例外。「聯名信也不是刻意的籌備,光伏企業在玻璃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和困境都是一致的,光伏企業之間經常也相互溝通玻璃供應等事宜。但是玻璃漲價不是一朝一夕,小半年時間內漲幅巨大。很大程度上企業已經無法通過自身努力,相互幫助,互通信息調配玻璃供應,也是基於此,大家決定一起發聲。」

上述企業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規模較大的光伏企業,對光伏上遊如矽料,玻璃、鋁邊框等都會籤訂長單,鎖量但不鎖價格,價格按照市場行情按約定周期議價。頭部企業因為玻璃漲價成本攀升,且供應緊張。一些二三線組件廠更為苦惱,甚至會直接停產。而目前玻璃漲價的局面沒有改善。「下遊需求越旺盛,玻璃漲價動力越足」。

從組件成本的構成看,目前光伏組件封裝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已接近50%,其中光伏玻璃在組件封裝成本中的佔比已達到約20%。矽料也在漲價,但是平攤到每一片矽片的成本和最後度電成本來看,影響有限。「矽料漲價是可以預期的,後面在緩慢下降,隨著產能上來,但是玻璃產能什麼時候能放量拿不準,它受到的制約因素比較多。」

上述光伏頭部組件企業人士也表示,儘管矽料雖然也出現了漲價,但是他認為這並沒有對企業生產造成過多的困擾,原因在於,後續有排產計劃,可以適當地增量補充,因此有價格回落的預期。且矽料在國內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從國外進口,只是成本稍高。「但光伏玻璃的供應90%來自國內,這樣以來就卡住了國內光伏企業的脖子,所以大家抱團叫苦。」

今年初,工信部發文明確,光伏玻璃項目須通過置換舊玻璃產能的方式,新建光伏玻璃產能。光伏組件企業認為,由於政策層面將光伏組件採用的透光率高的超白玻璃「一刀切」地納入了限制範圍,導致光伏玻璃新建產能的速度較慢,無法在短時間內新增大量產能。

對光伏企業來說,組件在某種成程度上具有期貨性質。組件廠商一方面要繼續執行原有訂單,同時也要承受現階段玻璃漲幅帶來的利潤侵蝕。

階段性供需失衡

基於上述情況,玻璃市場的新動態是,一些浮法玻璃廠家,通過「普白」2mm、「超白」2mm甚至更厚的來替代光伏玻璃的應用,對於目前原片供應緊缺的情況帶來一定的緩衝。但是這一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總體來說,目前國內光伏玻璃的供應仍處於緊張的狀態。

在市場分析人士眼中,上述供應緊張的情形是階段性的。王帥即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出現的供需失衡情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從兩個方面解釋,一是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外市場平淡,二是新能源佔比提升的預期存在。在這些因素的碰撞下,今年1月至5月市場需求是萎縮的,及至5月中旬市場回暖,才出現了一輪需求的集中釋放,直接導致了當下焦灼的態勢。但從長線看,她認為供需並不會一直像目前失衡得這麼嚴重。

而針對六大光伏企業此前發布的聯名倡議,目前沒有得到政策層面的直接回復,只是說「在考慮」。「就我們目前的了解和觀察,玻璃行業產能置換政策放開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原因在於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之間的指標是可以置換的,此外組件的底板能夠用『普白』和『超白』替代,沒有必要放開產能置換的政策。如若過多的產能湧入或許會造成後續的負面的影響。」王帥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能簡單地將目前光伏玻璃一片難求的現狀同玻璃行業先行的產能置換政策直接聯繫起來。國家對於玻璃的產線一直有宏觀的把控,因為玻璃產線的投入投資很大,如果不加規劃,隨意放開會造成資源的閒置和浪費。因此這一政策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王帥預測,目前是歷史峰值,後續大概率會延續至年底,但是明年肯定會出現理性回調。「國內在建的產線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福萊特等頭部企業,明年都會有相應的產能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國內供應緊缺的情況,此外如中建材、南玻以及較為傳統的浮法玻璃企業金晶後期都有光伏玻璃等規劃,就長線來看2021至2022年整個光伏玻璃的新增產能還是比較多的,不會出現今年的供應緊缺價格連續攀升的情況。」

王帥認為,相比光伏組件企業的熱忱等待,玻璃企業肯定不希望看到產能置換政策的放開,因為大概率會帶來影響企業後期市場的份額的問題,雖然說光伏玻璃在資金和技術層面存在較高的準入門檻,但是這些浮法企業而言是不成問題的。如果產能放開,會打破良性競爭的局面,所以光伏玻璃企業對此較為牴觸。

王帥表示:「就玻璃企業而言,不論是光伏還是浮法都不願意看到所謂的放開,浮法進入光伏操作難度不大,如果放開限制,從任何領域都能參與其中,對於整個玻璃行業而言都是相對利空的因素。」

儘管市場分析較為樂觀,但光伏組件企業仍然不能「放下心來」。上述組件企業認為,正常等待光伏玻璃產能釋放到明年一季度估計也不行,預估的一季度好轉應該是指浮法玻璃,可用浮法玻璃對功率有一定影響,不過雙玻組件的背面用浮法,但對使用者來講影響其實是非常小的。

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上下遊企業如何實現良性破局?

上述光伏組件企業工作人員表示,籤長單是當下比較好的方式,可以保證一部分的供貨,不過長單一般不太會鎖定價格,原因在於,鎖定價格對供應商不利,而在價格高位籤長單鎖定價格會對收貨方不利。

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了這樣的合作。11月15日,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與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等籤署了關於光伏鍍膜玻璃的銷售合同,將按照2020年1-11月份各規格玻璃市場均價進行預估測算,預估合同總金額約21億元。

相關焦點

  • 光伏玻璃漲價 巨頭「抱團叫苦」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歌 11月19日,當經濟觀察報記者撥通福萊特銷售總監的電話時,對方耐著性子說:「(對於價格的上漲)我們目前不對任何媒體做回應,到12月、1月玻璃就不怎麼緊張了,沒必要解釋,你去問一下矽料從
  • 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記者 | 高歌photo | 圖蟲創意進入三季度,光伏玻璃漲價、組件企業「叫苦」,引發行業及政策層面的關注。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曾組織召開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以期準確把握光伏玻璃行業發展形勢,更好地保障光伏玻璃供應,平抑價格上漲勢頭。周志武代表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會上進行發言。最終的調整結果仍需等待。據悉,工信部等相關領導在場聽取了相關意見,預計會在進一步研究之後,再出臺相應辦法。
  • 「獨家」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進入三季度,光伏玻璃漲價、組件企業「叫苦」,引發行業及政策層面的關注。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曾組織召開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以期準確把握光伏玻璃行業發展形勢,更好地保障光伏玻璃供應,平抑價格上漲勢頭。周志武代表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會上進行發言。最終的調整結果仍需等待。
  • 光伏玻璃價格維持高位 業內人士稱漲價或持續到明年
    不過,由於階段性供給缺口的出現,光伏玻璃自9月起價格有所上漲。根據PV Infolink的數據,3.2mm鍍膜光伏玻璃價格均價已經上漲至每平方米30元,較上一輪報價上漲3元/平方米;2.0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為24元/平方米,較上一輪報價上漲1.5元/平方米。而該機構9月9日的最新數據顯示,3.2mm鍍膜光伏玻璃和2.0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保持不變,繼續維持高位。
  • 光伏玻璃漲價進入高潮 首隻光伏ETF即將發行
    原標題:光伏玻璃漲價進入高潮 首隻光伏ETF即將發行   2020年即將進入收官階段,光伏
  • 光伏玻璃:漲價之後的路該怎麼走?
    隨著光伏組件的尺寸越來越多樣化,玻璃生產企業需要庫存多種規格的玻璃,這些玻璃在不同組件廠之間不能通用,需要光伏玻璃生產線進行改造提升。但問題是,「光伏玻璃供應變通能力相對滯後」也是行業共識。「光伏玻璃產能剛性較強、投產周期較長,這兩年雙面雙玻和大尺寸的滲透率提升,很多生產線進入改造停產周期,這也催化了供需矛盾。」有光伏玻璃企業負責人解釋。
  • 行業調查|光伏組件6巨頭呼籲放開玻璃產能限制 分析人士:機率不大
    這份聯合聲明的背後,是供需失衡導致的光伏玻璃持續漲價,組件生產商利潤下降難以承擔。 分析人士向紅星資本局指出,光伏玻璃是一個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建設周期長,加之嚴格執行產能退出和產能置換政策,新產能的釋放存在較長的滯後性。預計供需緊張可能持續到2021年末至2022年。
  • 「一片玻璃」掣肘萬億光伏產業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光伏玻璃產能瓶頸不僅困擾著當前組件企業的生產和交付,甚至可能成為掣肘整體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漲價邏輯  對於玻璃漲價的邏輯,業內普遍認為與供需失衡相關,同時也是多重因素激化的結果。  光伏玻璃一般用作光伏組件的封裝面板,是光伏組件的核心輔材之一,在組件封裝成本中的佔比達到約20%。
  • 光伏人:對不起 漲價太厲害 原定價格裝不了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最近行業漲價潮引發行業震動,不少光伏人在朋友圈給客戶致歉:對不起,之前的價格裝不了了!上遊大佬說漲就漲,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那麼上遊大佬為什麼漲價呢?只不過之前只是矽片漲,現在傳導到整個行業,多重因素疊加情況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原料「暴漲」:1、矽料漲價36%;2、矽片2.62漲至2.73元/片,漲幅4%;3、白銀底價從3700元漲至6090元/公斤,帶動銀漿價格暴漲25%;4、電池片0.8元/瓦漲價至0.89元/瓦,漲幅11%;5、光伏玻璃3.2mm玻璃24漲價至
  • 透明背板替代光伏玻璃?組件廠商正在著手測試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7月以來,光伏玻璃價格多次跳漲,進入四季度,緊缺狀況更加凸顯。11月3日,6家龍頭組件企業發文「叫苦」,圍繞光伏玻璃產能掣肘的博弈公開化。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擬對光伏玻璃實行有別於傳統浮法玻璃的政策,儘快釋放產能,緩解供應偏緊,抑制價格上漲。
  • 光伏玻璃概念又活躍起來了!供需錯配下,明年成長性如何?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由於行業供應偏緊,且在年底搶裝潮的刺激下,光伏玻璃自今年三季度開啟漲價節奏,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至此,在光伏玻璃價格不斷提升的背後,該板塊自然也就「漲聲不斷」了。光伏玻璃價格為何連連攀升?
  • 玻璃企業部分產能轉向光伏玻璃 浮法玻璃價格創新高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浮法玻璃持續漲價,根據隆眾資訊數據,華南市場浮法玻璃價格接近2500元/噸,其他地區均超過2200元/噸。這背後與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有相當大的關係,部分玻璃企業已將產能轉向光伏玻璃業務,令浮法玻璃供應吃緊。
  • 光伏、風電、鋰電等「抱團板塊」集體重挫
    其中,光伏、風電、鋰電等「抱團板塊」集體重挫。截至收盤,Wind光伏概念跌6.46%,光伏屋頂跌6.68%,光伏玻璃跌7.36%。個股當中,珈偉新能、陽光電源跌超10%,銀星能源、福萊特、上機數控等跌停,通威股份跌8.86%,隆基股份跌超4%。 12月份以來,在風電光伏政策引領下,光伏板塊在震蕩的A股市場中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 玻璃迎來漲價潮 哪些玻璃概念股或將受益?
    近日玻璃迎來漲價潮,繼前期華南和華東地區現貨報價上漲20-40元左右後,沙河等地區廠家也開始跟漲,13日沙河地區上漲20元左右,累計已上漲30元。隨著各區域玻璃價格的聯動漲價,玻璃市場信心持續回升。03月14日,中國玻璃綜合指數上漲0.79點至1196.61點,創下近年以來新高。目前華北、華南等地生產企業出庫量明顯增加,生產企業產銷量環比持續提升,對後期市場較為樂觀。
  • 光伏玻璃短期供需缺口仍存 但預期有望逐漸企穩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晶澳科技、東方日升等光伏組件公司股價承壓,這背後源於光伏玻璃產能短缺、價格持續上行,致使相關組件企業的排產和出貨受阻。分析認為,若光伏玻璃產能置換政策放鬆,短期光伏玻璃供應緊張局面難以扭轉,但有助於平穩市場漲價預期。隨著光伏玻璃龍頭在建產能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陸續點火投產,光伏玻璃價格有望逐步回落。
  • 六大光伏組件巨頭聯合要求放開玻璃產能限制 業內人士:呼籲或難改...
    本會議邀請了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行業協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主要的玻璃企業和組件企業一同參加,會議由原材料司嶽全化處長主持。會上,光伏玻璃企業和光伏組件企業...光伏玻璃。>光伏玻璃一鼓作氣地從24元上漲到42元的過程中所造就的超額利潤的刺激下,光伏玻璃產業正在掀起一波史無前例的擴產熱潮,光伏玻璃的日熔量將由現在的2.9萬噸增長至明年底的5.1萬噸,將大大緩解當前緊缺的供求關係。
  • 深度觀察|光伏組件6大廠商聯合要求放開光伏玻璃產能限制 業內人士...
    加上光伏玻璃本身的生產周期特點,突擊新增產能幾乎不可能。對此,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光伏玻璃原料價格並沒有明顯上漲,這波漲價明顯是因為產品供不應求導致。光伏玻璃是一個強周期行業,新建窯爐需要一年半時間,新的玻璃窯爐擴產之後,此輪光伏玻璃強周期會結束。
  • 光伏玻璃「火了」!十大光伏玻璃企業一覽
    光伏玻璃由於供給彈性小,已率先漲價,PERC電池環節當前價格已經跌破舊PERC產線的現金成本,價格或將止跌回升。而單晶料、單晶矽片在第三季度供需已緊張,第四季度供需將緊張局面將加劇,各環節盈利能力或將提升。
  • 供需偏緊 光伏玻璃價格年底有望再度上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自9月份起,光伏玻璃價格上調了3~4元/平方米,市場主流的3.2毫米光伏玻璃價格目前已漲至人民幣30元/平方米,接近2019年年末高點,遠高於純鹼價格上漲。2019年雙面組件佔比為14%,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5年可能接近60%。雙面組件佔比大幅提升,帶動上遊光伏玻璃需求。2、光伏玻璃供需偏緊!
  • 光伏玻璃還能漲多長時間?
    ,形成雙寡頭壟斷格局,競爭格局穩定且良好,龍頭毛利率可觀,2015年至2019年(除了2018年)公司毛利率維持在30%-35%之間,2020年隨著光伏玻璃漲價,公司毛利率有望達到40%-50%,福萊特和信義光能處於行業第一梯隊,毛利率接近,比第二梯隊企業高出10%以上,比第三梯隊企業高出20%以上,競爭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