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0/8/3
宜家最近推出了一款名為GUNRID的窗簾,最大的亮點在於這款窗簾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
據了解,這款窗簾的表面經過了特殊的礦物塗層處理,可以將空氣中的汙染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這種分解反應不需要額外的電源,有自然光即可觸發反應,比空氣淨化器更節能,而且,相比於空氣淨化器只能依靠過濾層吸附有害物質,GUNRID窗簾將有害物質徹底分解成了無害物質,從根本上避免了二次汙染的發生。
從目前宜家公開的信息來看,GUNRID窗簾採用的應該是一種光觸媒技術。
所謂光觸媒技術是指利用不同光源照射某些特殊物質使之發生催化反應的技術,它的作用原理是在特定波長光的作用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和物質變化並形成新物質。
光觸媒反應的發生需要光和觸媒兩部分。
可觸發光觸媒反應的光源主要是紫外光、或含有紫外光的日光,燈光、自然光等。
目前應用的觸媒主要是二氧化鈦,它具有可見光透過性好、吸收紫外光性能強、化學活性高等特點,在太陽能儲存與利用、光催化轉換及有機汙染物氧化降解的環境處理、新型材料的製備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有可能作為觸媒的還有氧化鋅和二氧化矽。
納米二氧化鈦顆粒
光觸媒二氧化鈦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可以氧化分解各種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從而有效祛除異味,起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光觸媒在紡織品種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方式:加入纖維內或塗覆在纖維表面,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需要儘可能保證光觸媒反應的反應效率和持久性。
GUNRID窗簾面料
比如,在製備光觸媒聚酯纖維時,若直接將光觸媒粉末加入聚酯中製成切片,然後紡製成纖維,那麼光觸媒粉末由於包覆在纖維內部反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為了讓纖維中的光觸媒粒子儘可能地露出纖維表面,需要對纖維進行減量加工,一般減量率為5%~10%,減量率過高會導致纖維劣化而降低纖維本身的耐光照強度。
採用塗覆的方式對纖維或織物進行處理時,需要重點關注粘合劑的包覆對光觸媒反應的影響、使用中摺疊彎曲後可能發生的剝離等。
目前,光觸媒二氧化鈦主要是以納米二氧化鈦為主,研究表明,光觸媒二氧化鈦顆粒最好在10nm以下,顆粒大容易被包裹在塗料裡面吸收不到光線。然而,納米級微粒對細胞有著極強的穿透力,若與人體直接接觸可能會產生危害,所以,雖然光觸媒二氧化鈦有良好的除臭祛味功能,仍需要謹慎使用,避免使用在直接接觸皮膚的貼身衣物中。
此外,雖然光觸媒二氧化鈦與微生物直接接觸時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固化病毒的蛋白質,從而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效果,但是,由於它並不能直接捕捉空氣中的顆粒,因而,對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不可估計太高。
(來源:紡織導報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