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AU如何處理控制變量?

2021-01-10 SPSSAU

在一個研究或實驗中,主要包括兩種變量:由自身變化而引起結果變化的變量被稱為 自變量。由自變量或其他因素的變化引起變化的變量被稱作 因變量。

統計分析時也可以將變量區分為自變量X和因變量Y。比如研究性別和收入水平的關係,性別是自變量,收入水平是因變量。

不同的領域,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名稱各不相同,但其實際意義是一樣的。

控制變量是什麼

現實研究中,一個問題往往與多個因素有關。但在任何實驗或研究,都不可能考慮到所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我們往往只會關注一兩個研究變量。這就留下一個問題:可能存在其他的因素影響著研究結果。為排除其他因素影響,使分析結果更加科學,因此分析時也需要將這些因素考慮其中。

比如,想了解卡路裡攝入量如何影響體重。卡路裡攝入量是自變量,體重是因變量。研究對象的年齡不同代謝能力也不同,進而可能影響體重的變化。如果不能確定年齡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體重),就無法確定結果的變化是否是由自變量的變化引起的,因而,將年齡作為控制變量納入研究。

如何選擇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可以是定量數據也可以是定類數據。一般來說更多是定類數據,如:性別,年齡,工作年限等人口統計學變量。

控制變量一般是依據主觀判斷,結合研究目的進行選擇,或過往的研究中曾使用過該變量作為控制變量,或有理論依據支持。

如何處理

控制變量實質上就是自變量,分析時一般不會過多的關注在控制變量上。分析時一般直接放入回歸模型中即可。同時也可以使用分層回歸分析,「第一層」全部放入控制變量。「第二層」放入核心自變量。

使用路徑:SPSSAU>進階方法>分層回歸

若顯著性檢驗P<0.05,說明該變量對因變量有明顯的影響,分析時保留此變量。反之,P>0.05,說明該變量不屬於控制變量,則剔除該變量再分析。

其他說明

一般在報告無需分析控制變量結果。對於定類的控制變量也可以處理成啞變量再放入分析。

相關焦點

  • spss計算變量:不用記公式,一鍵輕鬆得到新變量!
    計算和轉化變量是數據處理分析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針對一些分析方法,原變量可能並不適合分析,此時就需要對原變量進行轉化,以利於後續分析。針對這一需求,SPSSAU提供多種計算變量的方法,三步即可生成變量,不需要再單獨輸入函數。
  • 導數中的雙變量處理的六種方法
    導數中有關雙變量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的問題,雙變量的函數是二元函數,但是學生只學過處理一元函數的問題,把雙變量處理成單變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本質方法,本文提出了六種策略來處理雙變量問題。總結:導數中的雙變量問題是高考壓軸題常見的形式,如何把雙變量轉化為單變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所在,本文提供了分離變量、消元、化為兩個單變量、構造新變量、固定其中一個變量和整體處理的六種處理雙變量的策略。這些策略都是把雙變量問題直接或者間接的轉為單變量,然後利用導數或者其他數學工具進行求解。
  • 物理方法之——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於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因素(變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 信度不達標的處理方式
    本身進行信度或者效度分析並非難事,但最難的事情在於如果信度或者效度不達標應該如何處理。接下來慢慢闡述信度分析(下一篇文章闡述效度分析),以及信度分析時的處理方法,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等。本書中使用的較多內容參考於「問卷數據分析-破解SPSS的六類分析思路」一書,以及使用網頁版本在線spss軟體spssau進行操作說明等。
  • 心理學實驗額外變量如何分類?快來看這裡!
    (一)額外變量的含義額外變量,又叫幹擾變量、控制變量,是指實驗研究中與實驗目的無關但能對被試反應有一定影響的變量。額外變量是相對於具體的研究目的而言的。同一個變量既可以作自變量,又可以作因變量,還可能成為額外變量。雖然有的教材上對額外變量和無關變量做出了區分,不過在大多數教材和情境中,我們可以將二者等同起來,只是表達習慣不同。
  • 初中物理——控制變量法你會用嗎?
    物理學中對於多變量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其中多個變量,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 SPSSAU描述性分析指標如何選擇?
    當進行兩個或多個變量離散程度的比較時,如果單位和(或)平均數不同時,就需採用變異係數來比較。描述統計可在SPSSAU中操作其他說明在研究變量描述性分析時,應首先將反項題進行反向處理,使用SPSSAU中的數據編碼功能反向賦值。
  • 面板數據裡處理多重高維固定效應的神器, 還可用工具變量處理內生性
    今天,我們「面板數據研究小組」將為計量經濟圈的圈友引薦一個處理多重高維固定效應的方法(multiple high dimensional fixed effects)。我們經常聽說面板數據相對於截面數據有更大的空間去控制異質性,尤其是那些看不見的卻不隨著時間變動的異質性。
  • 如何衡量解釋變量(自變量)對因變量變化的貢獻程度?
    本文根據筆者在知乎上「如何理解計量經濟學中的variation一詞?」的回答整理。因變量通常受多個解釋變量的影響,如收入會受學歷、行業、工作年限、性別、地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那麼所有因素都必須納入因變量的解釋模型嗎?
  • 因變量Y,自變量A,協變量X都在變?用G-Estimation
    它通常只有結局變量(Y={Y1,Y2,Y3})在變,而處理因素(A)(分組)往往是不變的,如下圖,經過質量控制等科學手段,我們儘可能讓各組的受試者在各個時間點都接受同樣的處理,如果因變量Y為連續型變量,這樣我們可以使用重複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進行分析(假設滿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條件)。現實情況往往都比較複雜。
  • SPSS雙變量相關分析如何製作和分析?
    SPSS是強大的數據處理軟體,雙變量相關分析如何使用s p s s 來製作的,趕緊來看看吧。1.首先在s p s s 的分析下拉菜單中找到雙變量選項。2.我們需要分析的是年齡和睡眠時間的關係,將其選入變量框中。
  • 廢水處理如何控制總氮超標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為什麼要控制總氮的排放水中氮元素的過量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出現水華赤潮,當水中總氮含量大於0.3mg/L時,即達到富營養化的標準;另外,硝酸鹽本身對人無害,但在體內會被還原為亞硝酸鹽,一方面,亞硝酸鹽會與血紅蛋白反應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影響氧的傳輸能力,特別對於嬰兒,易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
  • 汙水處理曝氣量的控制難點!
    為達到處理效果,不得不調整曝氣量,而此時某一點的溶解氧的變化亦不能準確反映生物池的處理狀態,使得以溶解氧為指標的控制變得不穩定,能耗增加。 二、控制策略的不足1、溶解氧控制的難點汙水水質的多變和生物處理系統中生化反應的複雜性,決定了汙水處理的溶解氧(DO)檢測控制是一個大滯後系統,檢測出結果再進行參數處理和調整,往往已滯後幾個小時甚至幾天,造成大量不合格水的排出。
  • 總氮(TN)控制過程中變量的探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國內對於總氮指標控制非常嚴格,在實際運行中總氮的控制也相對滯後,在線硝態氮儀表還沒有普及,往往出現出水TN升高,大量投加碳源,但出水TN仍然上升,甚至COD還會出現波動,而在幾個小時或者十幾個小時後,出水TN開始大幅下降,遠遠低於排放標準,這不僅導致了總氮指標的不穩定性,而且外加碳源浪費,今天咱們就探討總氮控制過程中,最重要的控制變量:內循環回流量和外碳源類型
  • SPSSAU教程07:中介調節效應分析解讀
    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是一對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他們都與回歸分析有關,相比自變量因變量,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都屬於第三變量。研究者需要結合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對兩種關係進行分析。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對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的區分做了說明,這裡簡單介紹一下1定義中介作用是指X(自變量)對於Y(因變量)產生影響關係時,是否會首先通過中介變量M的作用,然後再去影響Y,如果存在此種關係則說明具有中介作用。比如研究員工組織信任對於離職意願影響過程中,員工組織承諾是否會起著中介作用。
  • spss如何把多個指標合併成一個變量?
    SPSSAU更新了這麼多篇教程,本以為大家會對以往很難理解的分析方法說明更感興趣,沒想到得到的反饋竟然是「老師,請問怎樣把好幾個問題合併成一個變量進行分析把多個指標合併成一個變量,通常有兩種做法:  一、計算平均值  針對問卷量表數據,同時幾個題表示一個維度。比如想要將「我在工作中能獲得成就感」、「我可以在工作中發揮個人的才能」這兩題合併成一個維度(影響因素),可以通過SPSSAU的生成變量功能計算均值,生成新的變量用於後續分析。
  • Tensorflow學習筆記: 變量及共享變量
    例如,以下代碼段展示了如何將名為 my_local 的變量添加到此集合中:  my_local = tf.get_variable("my_local", shape=(),  collections=[tf.GraphKeys.LOCAL_VARIABLES])  或者,您可以指定 trainable=False 為 tf.get_variable 的參數
  • spss多變量回歸分析 - CSDN
    它是「不發聲」的過程變量,通過設置啞變量,可將多分類變量進行二值化的處理,從而結局多分類特別是無需多分類變量無法納入回歸分析模型的尷尬局面。總的來說廣義線性模型相對於簡單的線性回歸來說,過程雖複雜,但少了設置啞變量的過程,而且結果成列更容易閱讀,同時可以快速處理多個啞變量的場景,是推薦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