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即:中國廣電)發布了無線電頻率的使用許可證,同意這三家電信運營商共用3300MHz-3400MHz的頻段,作為5G網絡的室內覆蓋用途。
眾所周知,在空氣中傳播的無線電磁波的信號強度會被衰減,特別是遇到建築物時(鋼筋水泥土),信號被阻擋,不能穿透建築物,導致如樓房內部(即:室內)的很多地方沒有信號或信號強度弱,因而,從2G時代開始,移動通信不能要考慮室外的信號覆蓋,更要考慮到室內的信號覆蓋。5G信號的頻率高,是2G信號頻段的3倍-5倍多,對比2G信號,存在穿透力更弱、信號衰減幅度更大、傳播距離更短等現象,因而5G的室內覆蓋更為重要。
本次,工信部向三家5G運營商發布了5G室內頻率的使用許可證,將進一步推動我們國內的5G商用進程,讓三家企業共同使用一個頻段(共計100MHz),將促進5G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服務,降低三家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成本,提升它們的服務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國內無線電頻率的使用效能,大力地支撐5G行業的發展。
但是,本次5G室內頻段的發布,卻讓中國移動措手不及,因為沒有為它考慮分配專用的5G室內頻段,中國移動怎麼被「遺忘」了呢?在2G到5G網絡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移動始終走在最前面,敢於擔當,勇於奉獻。在3G時代,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中國移動捨棄了在國際上早已成熟的WCDMA技術體制,採用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TD-SCDMA技術,為推進TD-SCDMA的成熟商用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現在到了5G時代,為什麼「受傷」的又是它?
中國移動5G時代真的又「受傷」了嗎?我們來分析下5G的商用頻段。
中國電信獲得的5G頻段為3400MHz-3500MHz;中國聯通的為3500MHz-3600MHz;而中國移動獲得了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的新增頻段作為5G的頻段資源。從資源來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各獲得100MHz帶寬的5G頻段,而中國移動獲得了200MHz的5G頻段,因而,中國移動的5G頻段資源是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的2倍之多。中國移動可以取用部分的5G頻段資源作為室內覆蓋的用途。
當然,相關部門在為三家電信運營商分配5G頻段資源時,也充分考慮了各自的用戶體量,中國移動擁有9億多的手機用戶數,是其它兩家的3倍左右,對頻譜資源的需求自然很大。其次,中國移動的5G頻段比較分散,有較低頻段的100MHz(2600MHz),也有較高頻段的100MHz(4800MHz),這讓中國移動5G室內覆蓋用途的頻段資源的選擇更為靈活。
2020年,預計是5G大規模發展的一年,國內的縣級城市,都要完成5G信號的覆蓋,且5G網絡的建設將向鄉鎮甚至農村延伸。以中國移動為首的四大電信運營商將為國內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