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產業發展歷程
早在2009年,華為就已經展開了相關技術的早期研究,並在之後的幾年裡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機基站。
2017年2月9日,國際通信標準組織3GPP宣布了「5G」的官方Logo。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發布《關於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確定5G中頻頻譜,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國工信部發布通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並力爭於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
2017年12月,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於500個。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布,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5G新無線標準和Sub6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2018年6月13日,3GPP5GNR標準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RAN全會正式完成並發布,這標誌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2018年6月14日,3GPP全會批准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加之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準,5G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進入了產業全面衝刺新階段。
2018年6月28日,中國聯通公布了5G部署:將以SA為目標架構,前期聚焦eMBB,5G網絡計劃2020年正式商用。
2018年11月21日,重慶首個5G連續覆蓋試驗區,建設完成,5G遠程駕駛、5G無人機、虛擬實境等多項5G應用同時亮相。
2018年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意味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得到保障,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2019年7月23日,中興通訊宣布首款5G手機中興天機Axon10Pro5G在京東、天貓、中興手機商城等同步開啟預售預定,售價僅為4999元。
2019年11月1日,三大運營商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電信運營商推出5G商用套餐意味著5G由此進入正式商用階段,表明運營商第一步的5G網絡建設基本到位。
2020年,5G將全面商用。
2020年中國5G政策環境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5G上升成為我國重要國家戰略,2016年至今,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紛紛發布核心戰略,其中都提到重點發展5G產業。
在中國,積極開展5G全面建設和商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機遇、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新引擎已成共識,我國不斷加快出臺5G相關政策。2016年起,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紛紛發布5G相關政策,提到加快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和商用進程等舉措。中國在網絡強國、製造強國、「十三五」規劃、信息化發展戰略等戰略規劃中,均對推動5G發展做出了明確部署。《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5G發展並啟動5G商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強調,要積極開展5G技術研發、標準和產業化布局,2020年取得突破性進展,202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於2013年2月支持產業界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與國際同步全面開展5G研發。與此同時,「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和863計劃積極部署5G研發課題,支持5G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2020年3月,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持續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等四個方面十八條措施。
2020年4月,工信部發布《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提出將702-798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調整用於移動通信系統,並將703-743/758-798MHz頻段規劃用於頻分雙工(FDD)工作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
2020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將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優先向基站建設開放,研究推動將5G基站納入商業樓宇、居民住宅建設規範。支持有條件的集群聚焦新興應用開展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
2020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遠程醫療網絡能力建設的通知》,提出推進5G網絡覆蓋醫療衛生機構。面向有條件的地區和應用需求明確的醫療衛生機構,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充分發揮5G網絡低時延、大連接、高帶寬的特點,應用5G切片、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為遠程醫療提供更優網絡能力。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5G通信產業主要政策
資料來源:工信部,發改委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5G通信產業主要政策(續)
資料來源:工信部,發改委
2020年中國5G商用情況
2020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完成2020年衝頂測量任務。與登山隊員一起出現在珠峰峰頂的還有一位「特殊」朋友,那就是5G信號,這已經是目前全球5G建設達到的最高高度,5G的珠峰直播應用只是它眾多應用中的一個。
從5G發牌到現在,5G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不管是智慧醫療還是智慧教育、智慧影視、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凡有著「智慧」倆字的,基本都與5G有關,這正是5G帶來的非常本質的變化。5G正在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其影響力已遠遠超出信息通信行業範疇。為了讓億萬用戶享受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務,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網絡設施加速向高速泛在演進。產業數位化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超過100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增長貢獻率超過50%,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國移動持續推進應用落地,面向個人市場,推出了5G新看法、新聽法、新玩法、新拍法和新用法,通過這「五新」給用戶帶來更多豐富多彩的業務體驗;面向行業市場,他們聚焦14個領域打造100個5G示範應用,不斷豐富完善「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工廠、智慧醫療等信息化解決方案,2020年,力爭發展1億戶5G客戶,帶動銷售1億部5G終端;下一步,還將根據業務、場景、客戶等不同屬性,提供區分速率、時延、連接等5G網絡差異化服務。中國移動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全球規模最大5G精品網絡,力爭第三季度提前完成2020年累計建成5G基站數30萬的目標,確保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建設開通14萬個5G基站,包括在286個疫情防控重點區域建設5G基站。與此同時,中國移動積極推進數據中心、雲基礎設施等重點工程建設。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5G牽手--實現共建共享後,截至2020年5月底,累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11.5萬個,在全國31省開通5G共建共享,實現了50多個城市的5G正式商用。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聯通5G基站總規模將達到30萬,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
截至目前,中國電信的5G基站已經達到了15萬個,覆蓋了主要的50個大中城市,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五環以內室外覆蓋達到了95%,其他重點城市現在差不多每天能夠新增1000個5G基站,中國電信計劃在9月底之前開通30萬個或者超過30萬個5G基站,能夠覆蓋全國300多個地市以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