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浙江衛視11期《智造將來》節目中,科大訊飛利用語音合成中的「聲音復刻」技術為遼寧女孩圓夢,感動了在場的嘉賓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國平以科技精英的身份現身該節目。
來自遼寧的女孩王天月在節目中透露,父親已於去年底不幸患病去世,父親是一名美術老師,在他的影響下自己也非常熱愛畫畫,繪畫是他們父女間的一個紐帶。父親生病治療期間,她用畫筆畫下了父親與病魔抗爭的諸多瞬間,希望能用這一方式,留住更多的關於父親的記憶。節目嘉賓馬思純詢問天月當時最大的心願,天月說:「希望能填補和爸爸之間的回憶,我和爸爸以前主要就是靠打電話,所以我希望能有一個科技,可以留住爸爸的聲音,在我以後的生活中,給我一絲激勵。」
去年12月初,在得知女孩心願後,科大訊飛立即委派相關人員趕赴王先生所在的醫院,錄下了王先生的聲音,只是由於時間短暫,加上王先生其時身體已極度虛弱,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錄出來的聲音中,清晰樣本少之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儘快幫女孩圓夢,科大訊飛組織相關人員加班加點,修復王先生的聲音,並融合科大訊飛多年的數據和技術積累,最終成功地復刻出了王先生的聲音。
當王天月在節目現場再次聽到「父親的聲音」後表示,她以為那就是父親在說話,對此,她十分感謝幫她圓夢的所有相關人員。
科技精英胡國平對天月說:「我們的技術能夠幫助到天月是我們最想看到的結果。我們希望這個聲音能夠陪伴天月度過最艱難的這一段日子,但我們更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天月可以自己走得更堅強、更幸福」。
據了解,科大訊飛不僅以語音合成技術率先超過4.0分的成績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名,而且是全世界唯一能讓語音合成技術能夠達到真人說話水平的。4.0分是什麼概念?5.0分是播音員,4.0分代表美國普通老百姓的發音水平。
使用聲音復刻技術,完成對某人聲音的還原,對訊飛來說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8年年初,訊飛語音合成技術就已經在央視紀錄片《創新中國》中使用,全片採用人工智慧配音,真實還原已故配音大師李易老師的聲音。
2018年3月,訊飛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合作,完成我國人工智慧虛擬主持人的首次財經新聞播報。5月,在央視《直播長江》節目中對康輝老師的聲音進行合成模擬,打造了虛擬主持人「康曉輝」參與央視直播互動。不僅如此,日前,科大訊飛還推出了首個多語種AI虛擬主播,TA聲音動聽、表情自然,還兼備中、英、日、韓等多語種的播報能力,是個顏值與才氣並存的虛擬主播。
在今年兩會期間,能夠完美模仿央視知名主播白巖松的聲音的科大訊飛機器人「小白」持證上崗,參與兩會報導,與代表們對話,引起了入會代表和媒體記者的普遍關注。
而談到公益,此前,在科大訊飛2019年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在踐行企業使命的同時將繼續承擔社會責任。同時他透露,自2017科大訊飛A.I.教育公益啟動以來,已為8省40多所偏遠學校的孩子送去人工智慧產品;方言保護計劃累計600多萬人參加,收集方言語音30萬條;「三聲有幸」無障礙公益項目已為50多萬聽障患者和6萬多視力殘障患者提供了良好服務,幫助他們掌握生活技能,用科技的力量讓他們活得更有質量和尊嚴。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