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夢尋(24)
企鵝究竟有多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有不喜歡企鵝的嗎?應該沒有。為啥?它們太可愛了!它們長相憨厚,性格大方,天天穿著燕尾服;像人一樣行走,不過是個外八字,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有點像卓別林噢。或者說,卓別林就是學的企鵝步。
3月9日,記者有幸在南極圈附近看到了阿德利企鵝。掐指算來,這是第七種企鵝。同行的探險隊員和遊客都說,一趟南極之行能看到7種企鵝,真是太幸運了。
企鵝原本是飛鳥
可以說,企鵝是南極的標誌。
企鵝是一種極古老的遊禽。探險郵輪上的專家說,全球有18種企鵝,大多數生活在南半球,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在南極安家落戶。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隻,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它們能在攝氏零下60度的嚴寒中生活、繁殖,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大家都知道,企鵝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腳生於身體最下部,趾間有蹼,故呈直立姿勢,不能飛翔。
還有大家不知道的。雖然現在的企鵝不能飛,但據化石顯示,最早的企鵝是能飛的,直到65萬年前,它們的翅膀慢慢演化成能夠下水遊泳的鰭肢,成為現在的模樣。企鵝的羽毛短,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在海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划槳」, 使它們可以在水底「飛行」。遊速可達每小時25-30公裡,一天可遊160公裡。故有「海洋之舟」的美稱。
記者現場觀察發現,企鵝的外表貌似有些清高,但當有人靠近時,它們並不望人而逃,有時呆若木雞、若無其事,有時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東張西望、交頭接耳,有時還團隊協作、引亢歌唱……
鳳冠企鵝最俊美
此行首次遇見企鵝,是在福克蘭群島(馬島)的西點島。跟洞庭湖的野鴨一般大小,名叫跳巖企鵝。
在企鵝家族中,跳巖企鵝屬於小家碧玉。而且頭上還長有鳳冠。真是別致。
不過,跳巖企鵝愛投機取巧,混在信天翁棲息地,佔用鳥巢為己用。
比跳巖企鵝更俊的,是馬克羅尼企鵝。長有金黃色的鳳冠、紅色丹鳳眼,冠和眼往上長,很是誇張,看起來很威嚴的。別看它個小,卻是膽大包天,靠自己的本事,生活在風高浪急的海岸懸崖,練就了在惡劣環境下求生的勇猛性格。
在求偶和與愛侶相處時,它們又表現出溫柔纏綿的一面。求偶時載歌載舞,充分展現才情和美麗;抱得美人歸後,兩鬢纏繞,相擁相吻,溫情脈脈……
鋪天蓋地王企鵝
上得南喬治亞島,看王企鵝最過癮。鋪天蓋地。一個地方多達20萬隻。
它們身材修長,穿著黑色燕尾服,頭部、頸部和下唇,都有黃色色塊,裝飾得體。男士有紳士風範,步履優雅;但爭奪異性時卻面目猙獰,使出翅膀往死裡打情敵。
不過,這個好戰分子在外出覓食和抵禦異類時,卻能眾志成城。
廣州勞女士三到南極,前兩次都沒能瞧見王企鵝。這次終於過足癮了,她笑稱,簡直是為王企鵝而來。
「警官企鵝」最堪憂
入南極半島的「欺騙島」,第一眼就看到帽帶企鵝。
帽帶企鵝白色的長頸上,有一條黑色的帶子,像海軍軍官的帽帶,顯得威武、剛毅。故得名。俄羅斯人稱之為「警官企鵝」。
由於氣候變暖,下雪變下雨,企鵝寶寶的絨毛還未褪去、還未長出可防水的羽毛,寶寶抵抗不住冷雨的冰冷,早夭的多,族群數量逐年下降。有企鵝專家預言,長此以往,帽帶企鵝極有可能絕種。
搬石建家阿德利
阿德利企鵝是小個子,黑白兩色,黑頭黑嘴,唯眼圈有圓圓的一圈白色絨毛,像戴了副白色太陽鏡,樣子很Q很得意。
它們生活在寒冷南極大陸和海島,築巢在陸地,叼小石頭築巢以繁衍後代,有勤勤懇懇搬石建家園的可愛成員,也有耍小聰明偷別人家石頭為急用的搗蛋鬼。為生存可謂伎倆不窮。
溫柔可人麥哲倫
麥哲倫企鵝,愛穿黑白花紋皮草,有著優雅的外表。
它們個子不大,但很有團隊精神,遇到老鷹來襲,會團結協作,一致對外抗敵。
但在爭偶之事上,與其他企鵝一個德性,雄性之間常爭風吃醋,大打出手。與情侶相處,又表現得溫柔可人。
可憐金圖父母心
金圖企鵝是跨界圖存的。
從亞南極走到南極大陸,記者兩度看到它的身影。頭部有白色的一撮毛,紅嘴紅掌,紅黑白色彩搭配很有藝術的味兒。
為了養育後代,金圖企鵝可謂嘔心瀝血。它們總是將辛辛苦苦出海捕來的食物,吐出來餵養寶寶,寶寶似乎不解父母的辛勞,餵食了一輪還覺不夠,對父母緊追不捨,追得父母摔倒在地仍不放過。這樣子真是可愛可憐。
重情還是帝企鵝
帝企鵝,可謂企鵝家族中的巨人,生活在南極圈內高寒地帶,也許是體內儲存了足夠多的脂肪吧,它們可以抵禦寒冷氣候。與眾不同的是,它們在冬季上岸繁殖,因此世人難得一見其尊容。
帝企鵝寶寶出生後,父母須輪流遠赴暖水區捕食,往返路程很遠,留守的一方,有時等不到食物而與子一起餓死。所以,帝企鵝寶寶須在夏天來臨之時完成褪毛換羽、學會捕食。
帝企鵝很重情。夫妻一方或它們的孩子死了,它們會很悲傷,哀鳴不止。
令人想起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