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乾淨整潔的街道,起伏蜿蜒的鄉間小路,掛滿枝頭紅彤彤的柿子,家家戶戶升起的嫋嫋炊煙……這個坐落在泰山腳下的村莊就是岱嶽區道朗鎮裡峪村,最近這個村莊收穫了一項殊榮——全國文明村。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裡峪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裡峪,十裡八村的「明星村」「網紅村」「樣板村」,而今又靠著鄉親們勤勞的雙手贏得了分量更重的「全國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新時代文明之花開遍山村的每個角落。
裡峪村地處泰山西麓,全村共236戶、636人,黨員51名,村兩委幹部6人。山林面積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5%,風景秀麗、環境優美。
比起秋天的色彩斑斕、夏天的漫山繁花、春天的柳綠花紅,冬日的裡峪村多了一份安詳與寧靜,透著山裡人家的純真與質樸。與人群熙攘的節假日場景不同,這才是她最真實的模樣,美麗又安寧。
2019年,全村共接待遊客15萬人,旅遊總收入600餘萬元,村集體實現收入70萬元。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綠化千佳村、好客山東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成立春天裡峪黨建聯盟
引領大發展
一枚黨徽就是一份責任,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堅強的堡壘。「抓好村委班子的建設,讓村幹部想幹事、能幹事,營造起幹事創業的氛圍,贏得大傢伙的支持,是我們裡峪村一切發展的關鍵」,村主任趙震介紹,「我們村黨建基礎牢,黨員多,這就意味著,敢於帶頭幹的人多,帶頭攻堅克難的人多,他們就是我們村快速發展的主力軍」。
近年來,裡峪村堅持以過硬黨支部建設為引領,聯合周圍5個村建設高標準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成立春天裡峪黨建聯盟,實現了「黨建聯抓、規劃聯作、產業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辦」,進一步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逐步建立並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2018年榮獲「山東省創事幹業好班子」榮譽稱號。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倡樹新風
「我們村每季度都會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美麗庭院、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還高規格建起了村文化禮堂,讓村頭小廣場活起來,真真正正讓文明不光停留在嘴上,更多地展現在平常過日子裡,展現在行動上」,趙震介紹說。
裡峪村以深入紮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總抓手,按照「七傳七有七進」工作要求,採用邀請專家教授與本地宣講員宣講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群眾開展文明宣講活動;每季度開展文化惠民文藝演出,廣場舞隊伍每天在小廣場開展廣場舞展演等活動;成立村民互助會,為群眾義務開展互幫互助、扶貧濟困等服務。
為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村裡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完善村規民約,倡導喪事簡辦、喜事新辦、抵制黃賭毒和封建迷信,在村主幹道兩側繪製彩色宣傳畫,倡樹新風。
此外,裡峪村更是組建起了村級志願服務組織,成立起了泰山先鋒、生態環保、鄉村旅遊、鄉風文明4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定期開展志願服務。其中,泰山先鋒志願服務隊,主要是實行分片包幹,集中整治主次街道、背街小巷,打造鄉村旅遊新環境;生態環保志願服務隊,主要是每天清理周邊環境衛生,在遊客、當地群眾中開展環保志願宣講活動,傳播環保理念;並且,每逢周六、周日、節假日組織志願者為遊客開展文明引導、義務解說、撿拾垃圾等志願活動。
生態優先產業支撐 走出富民強村路
談到村裡的發展變化,趙震滿懷憧憬地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我們鄉村發展的根本理論,堅持生態優先,強化產業支持是我們村實現由落後到富裕的法寶,我們要感恩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好山好水,保護好,發展好,讓這裡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富有自然生態,讓每一戶、每個村民都能過上好日子,享受到致富的成果」。
近年來,裡峪村對標美麗鄉村建設,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村莊長期發展的力量之源,累計投資6000餘萬元,先後完成濱水景觀休閒帶、A級旅遊廁所5處,安裝汙水處理系統3套,太陽能路燈330盞,栽植綠化苗木26萬株,完成環山路硬化6.8公裡,遊步道建設3000米,安裝建設景觀木屋11套,成功打造了山美水美的「最美鄉村」。
同時,裡峪村依託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做大做強產業支撐。裡峪村集體成立山東裡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高標準規劃「一環、一帶、四板塊」的鄉村旅遊產業,一環即泰山文化休閒體驗環,一帶即裡峪濱水景觀休閒帶,四板塊即入口綜合服務區、鄉村遊樂休閒區、鄉村文化體驗區、山地觀光漫遊區,積極打造「泰山人家·春天裡峪」鄉村旅遊品牌。
目前,已建設「泰山人家」接待戶45處,與(北京)鉑思旅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精品民宿8套。引進山東綠地頭電商有限公司,建成九女峰鄉村振興電商服務中心,通過電商銷售的形式,將山楂、核桃、板慄、蘋果農副產品銷往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5000元以上。藉助農村改革性試點試驗村扶持政策,與魯商合作打造「六位一體」遊客綜合服務中心、86套高端民宿等,預計增加村集體年收入80萬元。
採訪中,記者遇見了正在家門口忙碌的村民趙成偉。五年前,趙大哥一直在外打工,聽說家鄉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2015年毅然回家創業。如今,趙大哥經營的農家樂成為了村裡的「明星店」,再加上地裡收入的蘋果、板慄、山楂,一年算下來收入最少也有20萬,他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
如今的裡峪村,已成為了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但他們勤勞致富的腳步沒有停下,在全國文明村榮譽的激勵下,大伙兒的幹勁兒更大、信心更足了,相信裡峪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閃電新聞記者 張雨 岱嶽區融媒體中心 崔秀清 程文濤 薛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