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人類史上太陽首次在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中點 下次再等185...

2020-12-03 前瞻網

科技日曆|人類史上太陽首次在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中點 下次再等18570年

 olivia chan • 2019-06-21 09:50:06 來源:前瞻網 E108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今日,23時54分,夏至。

《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古時稱「夏節」「夏至節」。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過了這天,北半球的白晝將開始日益變短,直到冬至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日子。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此時節,恰逢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民間甚至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實際上,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影響,北回歸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年都會緩慢變動。目前,北回歸線由北向南緩慢移動,每年平均距離約為14.4米,度數大約為0.46845秒。

歲差是指在天文學中是指回歸年與恆星年的時間差。恆星年採用"鐘錶時"時間體系,回歸年採用曆法時提前計算出來的地球表面"真太陽時"時間體系。兩個時間體系的時間差就是歲差。

章動是指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月球的引力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左右搖擺,這就是章動。

北回歸線最北緯線在北緯24度14分39秒,最南緯線在北緯22度37分56秒,平均值(中點線)大約在23度26分17秒,南北距離相差約180公裡,北回歸線的完成往返周期時間大約是37158年。

根據可查閱資料,2009年6月21日,此次夏至是人類有文明史以來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即北緯23度26分17,大約在11300年(即再過9281年),北回歸線將移動到最南端(北緯22度37分56秒)。而下次北回歸線過中點線要再等18570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廣東從化可睹立竿無影
    史上首次!北回歸線過中點 6月21日夏至當天出現,從化中午時分可睹立竿無影  本報訊 記者陸志霖、鄭迅,通訊員李建基報導:廣東天文學會預告,本月21日(夏至)13時46分,太陽將直射北半球的最北緯線———北回歸線。
  • 人類今年將首次經歷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
    中新社廣州六月十七日電 (郭軍李建基)今年是國際天文年,又是人類首次用望遠鏡觀察太空四百周年。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十三時四十六分(夏至),太陽將直射地球的最北緯線——北回歸線。據廣東天文學會預告,人類今年將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
  • 太陽今天直射北回歸線標誌
    新快報訊(記者 許力夫 通訊員 李建基)今天是夏至,20時26分太陽將直射地球北回歸線。從天文的角度講,夏至是北半球各地進入夏季的第一天。夏至這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最長,黑夜最短。隨後,北半球各地將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天氣。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夏至日:我國南北白晝時長差距近5小時
    夏至日:我國南北白晝時長差距近5小時 北回歸線地區將現「立竿無影」新華網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6月22日迎來夏至日。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晝時間越長。
  • 別具一格的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北回歸線標誌塔
    我國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一封開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肇慶市封開縣城江口鎮西江北岸江濱公園內。北回歸線所經過的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大多是海洋、沙漠地帶,而經過我國廣東的肇慶鼎湖山和封開黑石頂卻是一片綠洲。
  • 春分太陽直射在哪裡?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之間的位置,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在實務上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均為6點。
  • 「太陽轉身的地方」 從化北回歸線——(圖)
    (原標題:「太陽轉身的地方」 從化北回歸線——(圖))   2016
  • 墨江遊玩:北回歸線上的雙胞胎之城,讓多少人痴迷與渴望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普洱市,這裡有一座「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回歸線標誌園之一,吸引了很多國內外遊客。北回歸線標誌園景區規劃設計大氣、新穎別致、獨具風格,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回歸之門、太陽之路、夸父追日、石環、超越、日月交輝、日晷計時、窺陽塔、主標館、雙子星廣場等15組景點。將天文、地理和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賞旅遊融為一體。
  •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掠影
    北回歸線又名夏至線,是太陽在北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只是在北緯23.26°±1°的範圍內變化。我國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有悠久的歷史,且規模宏大,形式多樣,造型別致,各具特色。
  • 2019年夏至日到來,太空清晰可見
    2019年6月21日23: 54: 09,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意味著24節氣中的夏至節氣到來,在這個時間,北半球白晝達到最長,6月21日上午,風雲4號衛星雲圖可見,晝夜晨昏線偏離到最大值,北極完全被照亮,南極完全沉浸在黑夜中。
  • 6月21日,一起開啟北回歸線上的「神奇之旅」~
    6月21日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 至夏至,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陽光直射點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位於北回歸線帶中的肇慶將出現的「立竿無影」天象奇觀梁劍峰 攝體驗北回歸線上的「神奇之旅」在即將到來的6月21日夏至日,我市將舉行星湖出米洞夏至日
  • 在一年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恰逢「日環食」天象,很值得期待
    今天是2020年6月21日,剛好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日」,準確時間是今天早上5點44分(東八區區時),也就是世界時間(零時區區時)20日21點44分,此時太陽直射於北回歸線,也就是太陽直射點移動到了緯度的最北端,接下來太陽直射點就會開始往南運動,開始為期半年的向南回歸,一直移動到最南端
  • 2020夏至日可看到金邊日食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主角本來只有地球和太陽,基本沒月亮啥事。不過,月亮可不甘心每次都跑龍套。這不,今年夏至日趕上農曆五月初一,朔日,月亮終於抓住機會,跑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搶了個「C」位,在天宇上演一場罕見的夏至日日環食。
  • 北回歸線上的雲南,太陽轉身創造的奇蹟
    此次勘探活動的橫線,是沿著北回歸線展開的,那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呢?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南回歸線是太陽在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最遠位置,與緯度線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後,太陽直射點就逐漸北移,最終到達我們關注的焦點:北回歸線。
  • 巨石陣:測量夏至日與冬至日
    日曆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新的一個月開始,不過大家是否想過古人是如何判斷四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古人的四季。 地球的自轉軸是傾斜的,這就意味著有時地球的某些部分朝向太陽而傾斜,因此受到更多太陽直射。
  • 巧解樓間距、光伏電站中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
    可用下圖來巧解:南京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全年都沒有太陽直射現象。其中,冬至日的時候,太陽直射點(正午時間)離南京的緯度距離最大,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南京的樓房正午影子長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如果冬至日這一天,北邊一樓正午陽光不會被南邊的樓房擋住,那麼,其他日期就更不會了。因此,此題應選「冬至日」。
  • 夏至將至,去雲南普洱墨江縣「立竿見影」,因為北回歸線穿城而過
    看到媒體報導,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在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將有」立竿見影「探秘活動,因為北回歸線穿過墨江城,這時進入熱帶的標誌緯度線。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物體本身與影子重合,正是」立竿見影「的效果,有趣。
  • 高考地理之太陽視運動
    首先我們來看A點:A點處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一年中最北也就只能夠到達北回歸線,由此我們得知A點的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南方,且全年都是在正南。然後我們再來看C點,C點處於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最南也就只能到達南回歸線,由此我們可以得知C點的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北方,且全年的都是在正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