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今日,23時54分,夏至。
《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古時稱「夏節」「夏至節」。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過了這天,北半球的白晝將開始日益變短,直到冬至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日子。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此時節,恰逢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民間甚至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實際上,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影響,北回歸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年都會緩慢變動。目前,北回歸線由北向南緩慢移動,每年平均距離約為14.4米,度數大約為0.46845秒。
歲差是指在天文學中是指回歸年與恆星年的時間差。恆星年採用"鐘錶時"時間體系,回歸年採用曆法時提前計算出來的地球表面"真太陽時"時間體系。兩個時間體系的時間差就是歲差。
章動是指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月球的引力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左右搖擺,這就是章動。
北回歸線最北緯線在北緯24度14分39秒,最南緯線在北緯22度37分56秒,平均值(中點線)大約在23度26分17秒,南北距離相差約180公裡,北回歸線的完成往返周期時間大約是37158年。
根據可查閱資料,2009年6月21日,此次夏至是人類有文明史以來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即北緯23度26分17,大約在11300年(即再過9281年),北回歸線將移動到最南端(北緯22度37分56秒)。而下次北回歸線過中點線要再等18570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