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北回歸線過中點 6月21日夏至當天出現,從化中午時分可睹立竿無影
本報訊 記者陸志霖、鄭迅,通訊員李建基報導:廣東天文學會預告,本月21日(夏至)13時46分,太陽將直射北半球的最北緯線———北回歸線。
有5000年文明史的人類今年將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
天文學家表示,人類首次經歷北回歸線過中點,這對於研究北回歸線過中點與天氣、氣候變化有何周期,與植物、動物生態環境變化有何規律,具有重大的機不可失、失再難來的科學實踐意義。
根據當代天文觀測,由於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天文因素的影響,北回歸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年都會緩慢變動。目前,北回歸線每年由北向南緩慢移動,每年移動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4.4米。據天文學家分析,北回歸線的最北緯線出現在北緯24度14分39秒,最南緯線發生在北緯22度37分56秒,平均值(中點線)大約在23度26分17秒。北回歸線今年大約位於北緯23度26分17秒,為人類有文字和文明史以來首次過中點。
據廣東天文學會測算:全球各地今年6月21日北回歸線標誌由東向西立竿無影(日上中天)的時間,在臺灣嘉義為12時00分05秒,在廣東汕頭為12時15分23秒,在廣東從化為12時27分48秒,在廣東封開為12時35分45秒,在廣西桂平為12時41分10秒,在雲南墨江為13時15分00秒。在上述北回歸線地點,如果您拿一根筆直的竹竿插於地面,只要竹竿與地面垂直(可用吊垂球檢驗是否垂直),那麼,在上述時刻,不管當地是晴空萬裡,還是烏雲滿天,都可看到立竿無影。如不信,請試試!
如果天色晴朗,6月21日中午,將有部分廣州市民和廣東天文愛好者,會聚在從化北回歸線標誌,觀天測地,腳踏熱、溫兩帶,時迎春、夏交替,目睹立竿無影奇景;在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廣州和墨江將聯合舉辦「情定北回歸線」求愛盛典和「愛情聖火」哈尼族取火儀式,並講授日晷與24節氣的曆法關係,觀看立竿無影奇觀,晚上播放天文科普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