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回歸線「夸父逐日 立竿無影」大型天文科普活動舉辦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廣西新聞

  中新網廣西新聞6月24日電(易虎先)2018年北回歸線「夸父逐日 立竿無影」大型天文科普活動及視頻直播等系列活動21日在廣西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公園舉辦。

  圖為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會員單位揭牌儀式合影。易虎先 攝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聯盟、騰訊共享天文臺、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主辦,桂平市委、政府,貴港市科協承辦。來自桂平市逸夫實驗小學、桂平市石咀鎮中心小學等學校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廣西桂平天文科普活動與廣東南澳、從化,雲南蒙自、墨江和臺灣嘉儀等多個地區同步舉辦,並通過騰訊共享天文臺,採用地面拍攝和空中無人機拍攝全信息化網絡視頻直播。直播於6月21日11:30分開始,直播時長約2小時,採用4G網在手機及電腦網路頁面視頻直播。廣西桂平地區網絡直播時間為12:35-12:50。直播地點在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塔。

  圖為出席活動領導專家向當地學校贈送科普資源包。易虎先 攝

  桂平北回歸線標誌塔坐落在桂平市石咀鎮小汶村附近,位於東經110°08′37″.34,北緯23°26′15″.67坐標處,塔身高17.2米,跨度26米,形似一道彩虹,穿過一個直徑6米的地球,地球中間有一個直徑16釐米的小孔,名為「窺陽孔」。在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公園,民眾可以一隻腳踩在熱帶上,另一隻腳踩在溫帶上。

  貴港市委副書記、桂平市委書記鍾暢姿在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此次活動將進一步助推桂平市天文科普活動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助推桂平市與優勢地區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進一步助推桂平市科普活動與旅遊資源的融合發展,為桂平市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提高服務,同時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送上美好祝福。

  圖為桂平市逸夫實驗小學同學手捧日中儀等待立竿無影奇蹟出現。易虎先 攝

  啟動儀式上,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向桂平市逸夫實驗小學、桂平市石咀鎮中心小學等學校學生贈送科普資源包。在北回歸線公園博物館2樓,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天光學技術研究所科普主管董志川給桂平市逸夫實驗小學師生帶來了《夸父逐日 立竿無影 中國古代太陽天文測影歷史》科普講座。在體驗探索區,廣西科技館團隊帶來的天文望遠鏡觀測、科普大篷車展品探索體驗、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展板等各個項目活動區域內擠滿了前來體驗的觀眾,讓在場觀眾享受了夏至日豐盛科普大餐。

  活動當天,廣西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何求和貴港市委副書記、桂平市委書記鍾暢姿為桂平市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加入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共同揭牌。截止目前,桂平市北回歸線標誌公園作為第45家會員單位加入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大家庭。(完)

 

  【編輯:馮抒敏】

相關焦點

  •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廣東從化可睹立竿無影
    北回歸線過中點 6月21日夏至當天出現,從化中午時分可睹立竿無影  本報訊 記者陸志霖、鄭迅,通訊員李建基報導:廣東天文學會預告,本月21日(夏至)13時46分,太陽將直射北半球的最北緯線———北回歸線。有5000年文明史的人類今年將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
  • 立竿無影?!陽光下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1985年8月19日 北回歸線塔在廣州落成眾所周知,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因此地球在公轉過程中我們把地球上所有太陽光的最北直射點連成一條假想線,就叫北回歸線(23°26′N)。因為北回歸線是看不見的一條假想線,所以我們建立標誌塔,使得人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北回歸線的客觀實體,感覺到這條緯線的存在。
  • 廣州6月11日和7月1日將出現"日上中天立竿無影"
    廣州6月11日和7月1日將出現"日上中天立竿無影" 2008年06月09日 14:47 來源:羊城晚報   從地圖上看,北回歸線橫跨我省中部地區。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每年都有兩次被太陽直射。因此,位於我省北回歸線以南的湛江、茂名、陽江、雲浮、肇慶、江門、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東莞、惠州和汕尾等城市,一年中都可看到兩次立竿無影。   今年太陽首次垂直射向廣州將在6月11日中午的12時26分44秒,而最後一次直射廣州發生在7月1日中午12時30分57秒。
  • 6月21日,一起開啟北回歸線上的「神奇之旅」~
    位於北回歸線帶中的肇慶將出現的「立竿無影」天象奇觀梁劍峰 攝體驗北回歸線上的「神奇之旅」在即將到來的6月21日夏至日,我市將舉行星湖出米洞夏至日「立竿無影」觀測暨肇慶北回歸線神奇景觀旅遊帶線路推廣活動,讓本地天文愛好者和各地遊客共同體驗北回歸線上的「神奇之旅」。
  • 廣東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自然之門
    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其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汕頭就是北回歸線上的線市。汕頭南澳島上的「自然之門」北回歸線標誌塔,每年夏至的正午,太陽光直穿而過,立竿無影。
  • 別具一格的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北回歸線標誌塔
    我國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一封開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肇慶市封開縣城江口鎮西江北岸江濱公園內。北回歸線所經過的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大多是海洋、沙漠地帶,而經過我國廣東的肇慶鼎湖山和封開黑石頂卻是一片綠洲。
  •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掠影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廣州市從化區北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只是在北緯23.26°±1°的範圍內變化。我國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有悠久的歷史,且規模宏大,形式多樣,造型別致,各具特色。
  • 盛產紫米的雲南墨江:一個北回歸線穿過的城市,有很多好玩場
    2326',北回歸線穿過墨江縣城,是這裡一個重要的地理特徵,人們將墨江稱之為「太陽轉身的地方」。當地因此專門修建了北回歸線標誌園,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旅遊文化為一體。公園以北回歸線的位置為主軸線,截取了北回歸線上500米地段,配上「太陽之路」、「夸父追日」、「北回歸線之門」、「日晷廣場」、「春夏秋冬」等建築小品、雕塑以及主體標誌,以科普博物館的形式表達了對自然、生命、陽光的理解,並通過技術手段精確地展示北回歸線的地理位置及變化,每年夏至,人們能夠在這裡體驗「立竿無影」,「捕捉」到北回歸線的身影。
  • 雲南天文臺舉行暑期天文科普公眾開放日活動
    雲南天文臺舉行暑期天文科普公眾開放日活動 2017-08-01 雲南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7月29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科普教育基地舉辦了一場面向公眾免費的大型天文科普開放日活動。
  • 讓綠皮火車旅遊專列驅馳在北回歸線上—新聞—科學網
    一條神奇而又神秘的地理分界線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八集紀錄片《穿越•北回歸線》,帶著人們自西向東穿越了北回歸線在我國的五個省區,展示了其多彩多姿的生態自然風貌和奇特的人文民族民俗風採,揭開了北回歸線那神秘而又美麗的面紗,觀者無不怦然心動嘖嘖稱奇。
  • 墨江遊玩:北回歸線上的雙胞胎之城,讓多少人痴迷與渴望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普洱市,這裡有一座「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回歸線標誌園之一,吸引了很多國內外遊客。北回歸線標誌園景區規劃設計大氣、新穎別致、獨具風格,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回歸之門、太陽之路、夸父追日、石環、超越、日月交輝、日晷計時、窺陽塔、主標館、雙子星廣場等15組景點。將天文、地理和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賞旅遊融為一體。
  • 新疆天文臺舉辦2016年首次宇宙意識幼兒天文科普活動
    新疆天文臺舉辦2016年首次宇宙意識幼兒天文科普活動 2016-04-01 新疆天文臺 【字體   4月1日,中囯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在中科院新疆分院幼兒園開展了2016年首次宇宙意識幼兒天文科普活動
  • 「等比例模擬太陽系」大型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