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皮火車旅遊專列驅馳在北回歸線上—新聞—科學網

2020-11-25 科學網

 

 

3月31日,位於廣州市花都區芙濱路芙蓉嶂AAAA級自然景區內的北跡露營1號盛大開業。據悉,北跡露營指通過北回歸線(北緯23°26′)把我國乃至全球地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文化沉澱連結在一起,目標是成為國際化戶外露營基地。

 

一條神奇而又神秘的地理分界線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八集紀錄片《穿越•北回歸線》,帶著人們自西向東穿越了北回歸線在我國的五個省區,展示了其多彩多姿的生態自然風貌和奇特的人文民族民俗風採,揭開了北回歸線那神秘而又美麗的面紗,觀者無不怦然心動嘖嘖稱奇。

 

北回歸線——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理概念。每年的夏至日,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形成了「立竿無影」的天象奇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條地域線有著極其豐富的人文歷史生態科普資源和戰略開發價值,其神奇的景象、秀麗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人們旅遊觀光和科學考察。

 

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一條漂移的緯度線,其全長約37000公裡,是人類最適宜居住的地區之一。北回歸線在全球經過十九個國家,其沿線地區孕育了包括華夏文明在內的「四大古國文明」。它是全球五條主要氣候分界線中唯一穿越我國境內的分界線,穿過了我國臺、閩、粵、桂、滇五省區約2500公裡,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古國文明。

 

生態科普遊推動北回歸線文化向縱深發展

 

環球北回歸線地區大部分是海洋和沙漠,而在我國的沿線地區則是森林與綠洲,其自然生態與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著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遺產,大自然的偏愛和人類的融洽共存發展,使之形成了獨特的「北回歸線文化」。

 

「北回歸線文化」是以生態文明為主線,也就是人類自古以來在北回歸線地帶繁衍、在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區域性文化,極為絢麗多彩。其表現為具有環球北回歸線區域性特徵的太陽文化、月亮文化、星星文化、洞穴文化、珠江文化、潮汐文化、曆法文化(如稻歷)、節氣文化、農耕文化(如桑基魚塘)、飲食文化(如粵菜系)、服飾文化、區域方言(如粵方言)、文學和藝術、宗教文化(如道教)、廣府文化、嶺南文化、民俗文化,還有海洋文化、沙漠文化等,其涵蓋的文化領域非常廣闊。

 

不久前,廣東省生態學會人文生態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們沿著廣東、廣西、雲南北回歸線沿線進行天文地理與人文生態的科學考察,途經廣西的桂平、大明山、百色,雲南的蒙自、碧色寨、墨江、普洱、景谷,一直到達瀾滄江邊上,沿途山河秀麗、景致豐盈、歷史淵厚、人文薈萃、民族和民俗風情濃烈、天文地理地質氣象科學文化各呈異彩瑰麗斑斕。

 

近年來,徒步、騎行、自駕遊已成為時下人們熱愛和推崇的生態旅行方式,跨省跨市的國家步道、騎行綠道、自駕遊服務和智能公共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吸引無數旅客相約出遊,是一條以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目前,北回歸線沿線地區開展生態文化科普、學術交流、文旅活動已是逐年升溫,「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已經悄然形成。以廣東來說,從「夸父追日」到「北回歸線騎行徒步旅遊嘉年華」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廣東北回歸線森林旅遊線成為全國森林旅遊精品線,群眾基礎深厚,發展前景光明。

 

建設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助力鄉村振興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向全國政協提交了《關於建設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他建議,把建立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來謀篇布局,系統研究,探討聯動發展協調機制和「官方—學界—民間」多層合作機制,統籌解決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設立政策扶持和建設引導基金,優先保證重點工程和關鍵工程建設。

 

「可以學習借鑑國際著名的西伯利亞觀光列車、『非洲之傲』國際旅遊觀光專列等成功案例,建設北回歸線旅遊觀光專列,充分發掘現有鐵路交通潛力,將部分現有綠皮火車升級為旅遊專列,把綠皮火車站改建成新的遊客集散中心,再度釋放使用價值,從而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實現村莊連結、城鄉人流互通、地區發展聯動。」劉悅倫說。

 

廣州市花都區旅遊協會會長陳日鈴指出,建設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可以將城市的人流和消費引入鄉村,能夠加速城鄉生態發展資源融合、優勢互補,也必將有效促進沿線經濟發展,為拉動鄉村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能。

 

據介紹,由廣州市花都區旅遊協會發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和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的「2019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發展大會」將於5月17-23日在北回歸線上的廣州市花都區舉行。其主題是「聯動共贏,攜手共建北回歸線生態旅遊帶」。

 

 

相關焦點

  • 「復興號」綠皮動車 開往春天的綠巨人來了!
    都市快報訊 3月28日8時25分,一列「綠皮動車」駛出杭州城站火車站——這是開往開化的D9525次「錢江源」號旅遊專列,它載著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等共300餘名乘客,開啟了一段春天裡的旅程。看到這則消息,網友「立波」 留言感慨:「第一次見到『綠皮動車』啊,好想坐。」
  • 最後的綠皮火車!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
    伴隨著鳴笛,5611次綠皮火車進站載客,月臺等待的乘客寥寥無幾。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李奶奶說,90年代這班火車很熱鬧,人擠人。高鐵的快速發展,讓綠皮火車離人們越來越遠。原標題:最後的綠皮火車!大爺:曾被擠上貨架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慢生活 |花4元坐綠皮火車,到銅罐驛老街捕捉舊日時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九龍坡區文化和旅遊委員會供圖銅罐驛鎮陡石塔村1社,春末的一場雨讓這裡的空氣變得特別清新,一座始建於清末民初,坐東朝西,呈「L」形布局的青瓦木質結構院落,在鬱鬱蔥蔥的植物中間,尤顯端莊大氣。
  • 2月1日起,溫州最後一列綠皮火車將停運
    這就是綠皮火車。它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不久以後,它將作為一種記憶留存在大家的腦海裡。K8475/6次列車,是溫州也是浙江省最後一列綠皮火車。下月1日起,它將停止運行。最輝煌:座位供不應求,車廂經常超員13日早晨7時,溫州火車站二樓候車大廳。偌大的大廳,旅客卻不多,不少人倚在行李上打盹,顯得頗為安靜。
  • 綠皮火車抽菸現狀實拍:煙霧大時看不見人
    11月30日消息,「綠皮火車內抽菸現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一位拍客在綠皮火車內記錄了乘客抽菸現狀,不少菸民在車廂連接處吸菸,乘務員對拍客表示,車廂已禁止吸菸,但是車廂連接處抽菸不好管,煙霧最大時候都看不見人。
  • 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
    春運首日記者搭乘了一趟從深圳開往瀋陽的Z186次綠皮火車行走7省1市跨越3100多公裡記錄了35個小時的回家故事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一年燈火盼人歸」今天帶您踏上從南往北的這趟旅程回家的行囊沉甸甸 像心裡裝了一年的思念距離開車還有一個多小時
  • 綠皮火車,駛離我們視野的久遠記憶。你有與它有關的故事嗎?
    這樣的景象,也讓我自然地想起了第一次乘坐綠皮火車的情景了——那年我大一,由於第一學期乘坐長途汽車去學校,為了體驗一下「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春節過後的這次返校,我選擇了火車。火車在極遠處吼了一聲,站臺上的人群一陣騷動,站臺工作人員手拿小紅旗驅趕越過安全線的人員,嘴裡不停地在嘮叨:「急什麼,急什麼呀!」火車還未停穩,人群已經湧了過去。我被人流推搡著,擠到了一個車門口,前面有人攜帶的行李太大了,幾乎被卡住了,後面的人都叫嚷著,有一個三十多歲的母親拼命在喊叫:「我的娃兒,小心我的娃兒!」
  • 這裡的網紅地,綠皮火車開進龍蝦館,坐上時光機穿越回民國時代
    斑駁的水泥牆面上,刻意營造的獨屬於歲月的質感。隨處可見的閃閃紅星和毛主席語錄。長沙老街的韻味,市井人家的老式石頭桌椅,老汽車站,老碼頭,還有一列滿載著歷史而來的綠皮小火車。這是個真實的綠皮火車廂,作為80後,小時侯我們坐上綠皮小火車出門看世界;如今,在蝦小龍,坐在綠皮小火車裡享受美食,品老長沙歷史情懷。
  • 2020年「坐著火車遊新疆」旅遊專列開向「山花節」
    5月1日22時20分,Y939次旅遊專列緩緩駛出烏魯木齊站,156名遊客乘坐今年首趟「坐著火車遊新疆·油畫塔城」專列駛向700公裡外的塔城,共赴裕民「山花節」的美麗之約。「現在正是旅遊的季節,聽說巴爾魯克山的山花很好看,我們約好一起出去轉轉。
  • 旅遊衛視聯合出品《北回歸線》 進軍電影圈
    此外,在《北回歸線》電影上映後,旅遊衛視還將在自製旅遊專題類節目《行者》中獨家播放5集《北回歸線》長達三十分鐘的紀錄片,《行者》是旅遊衛視旗幟性的人文氣質旅遊節目,也是中國大陸收視率最高的旅遊節目,周一至周日晚間黃金時段播出。另外,《北回歸線》男一號李治廷做客旅遊衛視《第一時尚》,錄製專題節目,在節目中獨家揭秘電影臺前幕後。
  • 6月蘭鐵集團開行多趟「研學」旅遊專列
    原標題:6月蘭鐵集團開行多趟「研學」旅遊專列中國甘肅網6月3日訊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記者 燕春麗 通訊員 梁森)記者從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為助推甘肅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中小學生研學需求,該集團自6月3
  • 內蒙古草原專列配上蒙漢「女翻譯」
    內蒙古草原專列配上蒙漢「女翻譯」 >   中新網錫林浩特11月3日電 (白琥)草原專列配上了「蒙漢翻譯」,這是記者11月3日乘坐從錫林浩特到呼和浩特的草原專列時發現的新鮮事。
  • 春風一列到江城 果熟蔬香別有情 廣西第十三班馳援湖北果蔬專列從...
    玉林市轄區全在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適宜,雨量和光熱充沛,年平均氣溫21℃,一年「三熟」,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是我國重要的 糧食生產基礎和廣西糧食主產區,也是全國和廣西的荔枝、龍眼、沙田柚、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生產基地,是中國有名的「荔枝之鄉」、「龍眼之鄉」和「沙田柚 之鄉」。
  • 為什麼紫金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
    2018年,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兩種極度瀕危新物種,分別命名為廣東舌唇蘭和紫金舌唇蘭,並把這一發現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這個大新聞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
  • 北回歸線上的神奇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雲南旅遊城市第八站-普洱市站提起普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普洱茶,不錯,普洱市就是因普洱茶而得名,普洱市原來叫思茅市,是雲南省西南部的一個地級市,地處北緯22°02′—24°50′、東經99°09′—102°19′之間,東臨紅河
  • 北回歸線上的雲南,太陽轉身創造的奇蹟
    此次勘探活動的橫線,是沿著北回歸線展開的,那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呢?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北回歸線】現在,我們將通過2020「縱橫雲南·秘境國家步道」橫線的相關概況及所穿越的神奇地域,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
  • 鞍山火車圍棋賽新穎又有趣
    世界冠軍俞斌在接受鞍山全媒記者採訪時表示,鞍山舉辦的火車圍棋賽新穎又特別,自己是第一次在火車下圍棋,與棋友切磋很盡興。14日,「千山號」文化旅遊專列的2號車廂內,俞斌與八位圍棋選手輪流對弈,黑白棋子落,一子定乾坤。指導棋結束後,俞斌激動地稱,之前來過鞍山,曾經在鞍山參加過圍棋甲級聯賽,此次在火車上下圍棋是生平第一次。火車上下圍棋,新穎又有趣,俞斌說,以前在船上下過棋,這次在火車上下棋覺得很特別。
  • 桐嶺雅度:我在北回歸線上完成了脫胎換骨
    桐嶺雅度:我在北回歸線上完成了脫胎換骨 2020-07-17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千裡 專列接回歌爾員工
    為解決務工人員返程難,保障員工及時復工復產,歌爾股份有限公司開行全市首輛「返崗專列」,讓來濰返崗復工人員「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 ,確保疫情防控和返崗復工兩不誤。跨越2500公裡,經過31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火車準時抵達濰坊站。這是一輛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為將滯留在東北、河北等地的員工安全「接回家」,同鐵路部門協調合作包下的一趟「返崗專列」,也是我市在疫情防控期間開行的首趟復工人員定製專列。
  • 大英東站,比較小的火車站,可以乘高鐵上成都
    圖:大英站藉助高鐵站的開通,今天的大英已經成為了交通要道,黃金口岸,成渝發展主軸上的節點城市。圖:大英東候車室大英旅遊資源豐富,便捷的交通,大大地方便了四面八方的朋友到此遊玩。圖:大英東站廣場上的旅遊景點導遊圖比如,5路公交車可以直達中國死海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