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專家調查證實紫金縣龍窩鎮區域存在一個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作為河源近年來首次發現穿山甲野外種群的大新聞迅速刷屏並引起大家關注。
2018年,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兩種極度瀕危新物種,分別命名為廣東舌唇蘭和紫金舌唇蘭,並把這一發現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這個大新聞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
對生態環境極為敏感的動物和植物都在紫金得以發現,紫金作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這一神奇秘境實至名歸。
紫金地處北緯23度,北回歸線貫穿而過,從地圖上看紫金就像一顆綠色明珠鑲嵌在南粵大地。紫金山好、水好、空氣好,這是很多外地遊客到紫金的共同感受。
紫金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76%,空氣、水質常年達到國家I級、II級標準。縣境內山川秀美,這裡古樹參天,瀑布飛流,處處仙境,是承接粵港澳大灣區休閒旅遊的勝地和度假養生的「天然福地」。
紫金溫泉資源豐富,你可以在工作之餘假期中驅車到紫金放鬆身心。其中以峇里島傳統建築文化為特色的御臨門溫泉度假村讓遊客感受浪漫的峇里格調、仿佛進入了峇里島的世界。紫金生態優美,民風淳樸,是純客家縣,鄉村風貌別具一格,在這裡可以找到兒時的美麗鄉愁。
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物種豐富,前不久還發現反映生態系統很好的兩種極度瀕危蘭科新物種,新物種分別命名為「廣東舌唇蘭」「紫金舌唇蘭」。白溪有一庫容量2246萬立方米的水庫,水庫四面青山環抱,水面波平如鏡,可以約上一群知己走於山清水秀間,感受湖光水色與連綿青山,沐浴清新空氣感受遠離都市生活後的寧靜與詩意。
白溪水庫
南嶺鎮是紫金邊陲小鎮,鎮內風景優美,似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古鎮,又似隱藏在山區的廣東「婺源」,這裡可以品味建築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歷經百年滄桑,見證歷史變遷的省文物保護單位德先樓,可以攀登主峰海拔1233米的紫金第一高峰武頓山,可以走走用石塊鋪成的隱秘古道,可以環抱600多年的古樹,可以探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徵戰遺蹟,還可以品嘗當地特色擂茶......
德先樓
武頓山雲海
到紫金,你還可以到曾獲得嶺南最美茶園、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殊榮的龍窩承龍嶂龍王綠茶園,可以到全國唯一以「蘇區」命名的蘇區鎮體驗紅色教育,還可以品嘗遠近聞名的紫金八刀湯、牛肉丸、三黃雞等美食。
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紫金的茶園
紫金八刀湯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2019年「廣東十大好春茶品鑑活動」中,紫金縣的宇豐茶葉、鬥記茶業等7家茶企的8個產品獲獎。近年來,一種被稱為「紫金蟬茶」的茶葉品牌逐漸被大灣區市場所關注。
這種茶是採摘自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青經過特殊工藝製作,帶有特殊的濃鬱蜜香,滋味香醇甘潤,被譽為山區的「燕窩」,綠寶石上的甘露,深受廣大茶客的青睞和追捧。紫金是農業大縣,生態環境優美,盛產的蔬菜、水果也經物流銷售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紫金的椒醬、鐵鍋、竹殼茶、茶葉等紫金地方特色產品也暢銷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紫金地處北回歸線穿越地帶,是種茶的絕佳地區,茶葉面積約4萬畝,紫金茶因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生態條件產出的茶具有獨特清香無窮回甘。紫金春甜桔、百香果、紅肉蜜柚、楊梅等綠色果品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藍塘土豬和好義三黃雞等遠近聞名。
紫金除了有農業資源豐富優勢,還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紫金是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縣域之一,隨著交通的進一步完善,紫金農業服務大灣區,對接大灣區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據統計,每年紫金約有11萬噸的優質蔬菜、7萬噸水果、13.6萬頭生豬以及上百萬隻家禽銷往珠三角和港澳地區,每年還呈上升趨勢,紫金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已初具雛形。
紫金正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以獲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加快建設東部農旅融合生態農業示範區,大力發展茶園綜合體、「綠色茶園+茶文化傳播」「茶事體驗+休閒觀光旅遊」等新業態,做大做強春甜桔、百香果、紅肉蜜柚、楊梅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供給能力,讓北回歸線上的這一「綠寶石」融入灣區,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