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嘗美食遊天下,帶您領略世間美好,體會人間溫暖。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國家,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擁有著34個省級行政區,而省級行政區下又有市級、縣級行政單位,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無論是秀麗的風景還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中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名字最長的縣,長達15個字,至今不通鐵路高速,百姓卻很富有。
在我國,一般地名都是兩三個字組成的,多一點的也不過四五個,但是在雲南,有這樣一個縣,全稱為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簡稱雙江縣,全稱一共長達15個字。除了名字非常特別以外,它還有忙糯石刻群、雙江渡口、忙糯石香爐等景點;雙江是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是中國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個主體民族聯合組成的多民族自治縣;曾榮獲「2017年度中國最美茶鄉」稱號。
大浪壩森林公園一年四季風景優美。4月到5月,草甸上杜鵑花盛開;6月到9月,一片翠綠生機盎然;10月到11月,彩林紅葉。很適合野餐,到大浪壩先去吃酸木瓜火腿燉土雞,木瓜樹長勢喜人,火腿燉在雞湯裡,鮮嫩美味。還有糯玉米,粒超大超糯,口感很棒。坐在院子裡享受美味,潔白的雲朵兀自飄在半空,生出許多層次,雲端亮得晃眼。雙江渡口位於大文鄉邦馱村,東與思茅景谷縣隔瀾滄江相望,南與瀾滄縣和小黑江一水之隔,為全縣海拔最低點,這裡景色雄奇秀美,小黑江自西向東匯入瀾滄江,形成一個「丫」字形,遠眺如兩條巨龍蜿蜒在一起,雄奇而壯觀,置身山頂俯瞰,青翠的山腳下瀾滄江宛如玉帶般環繞在群山之間,形成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忙糯石刻群在忙糯鄉小必地後山古驛道附近,「天下人多」4個字石刻。忙糯石刻點較多,分部較有規律,屬省內罕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被視為雙江境內文化遺產。主要分布於忙糯鄉小壩子行政村小必地、老林寨、上必地自然村後山及忙糯行政村池塘村,許多圖案至今仍然清晰可辨。神農祠位於南勐河上遊勐庫鎮北部,祠內塑有一尊採用雪花白石雕制而成的炎帝神農塑像,對稱建有兩間傳統民族風格房屋,左為茶展館,右為茶藝館。神農祠依山傍水,綠樹成蔭,兩河交匯,環境優美,是遊客休閒度假、朝拜茶祖神農之聖地。
雙江縣生態環境非常好,擁有全世界密度最大、海拔最高、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強的野生古茶樹群。而且當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空氣非常清新,再加上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因此也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這個國內名字最長的縣大家感覺怎麼樣呢?快來評論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