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花4元坐綠皮火車,到銅罐驛老街捕捉舊日時光

2020-12-06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九龍坡區文化和旅遊委員會供圖

銅罐驛鎮陡石塔村1社,春末的一場雨讓這裡的空氣變得特別清新,一座始建於清末民初,坐東朝西,呈「L」形布局的青瓦木質結構院落,在鬱鬱蔥蔥的植物中間,尤顯端莊大氣。

這裡是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擴大會舊址周貢植故居。

經過幾個月的全面修復,周貢植故居於今日正式試運行,從現在開始,你花4元錢買一張火車票到銅罐驛,能瞻仰革命先烈的故居,感受老街風貌,還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天主教堂。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銅罐驛就迎來了許多「粉絲」,漫步銅罐驛,感受從前慢,成為一種新的旅遊方式。

▲青磚黛瓦讓人肅然起敬

4元買張火車票

從喧囂抵達安寧

5612次列車的首發重慶站,即菜園壩站。從菜園壩火車站出發,僅需4元錢車費就能到目的地——銅罐驛。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銅罐驛鎮位於九龍坡區南部,長江北岸,距區政府25千米。成渝鐵路、襄渝鐵路在此過境並設站,設有長江客貨輪碼頭。1930年設銅罐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復置鄉,1994年建鎮。

▲站臺上的火車讓人回到小時候

作為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鎮,這裡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在古代作為成渝之間的要道驛站起著交通樞紐作用,有豐富的民間傳說。1954年出土的巴人船棺墓葬和青銅器,是這裡曾是古代巴國的發源地之一的證明。這裡有長江小三峽之一的「貓兒峽」及長江奇觀馬腦殼,古有傳謠「金劍斬龍腦,銅罐煨仔雞」,銅罐驛因此得名。

這些年,綠皮火車逐漸淡出,銅罐驛就像被時光關進玻璃瓶的地方,恬靜、淡雅,讓人喜歡。

▲修繕後的周貢植故居保持著原有的風貌

先烈故居修繕結束

未來將成愛國教育基地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九龍坡區了解到,隨著中共四川省臨委會擴大會議會址(周貢植故居)修繕布展項目的結束及試營業的開啟,以後大家到銅罐驛可以瞻仰先烈故居。

根據之前的布展消息來看,中共四川省臨委會擴大會議會址(周貢植故居)修繕布展項目,主要分文物主體修繕、環境景觀、陳列布展三大板塊。

其中,環境景觀工程面積約6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周貢植故居及墓地景觀打造,將植入雕塑小品、歷史文化小品、刻繪置石小品等。文物主體修繕工程面積約1100平方米,主要包括房屋主體部分的修繕及維護。

未來,這裡擬將臨委會會址打造成為中國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慶市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天主教堂保存完好

遊覽天主教堂

「穿越」回百年前

銅罐驛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乘坐公交434路在興沱路附近下車即到。

九龍坡區文化與旅遊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座修建於1898年中西式結合的建築,挺拔高聳。銅罐驛天主教堂分為經堂、修道院、若瑟小修院三個部分。

推開經堂暗朱漆木門,面積470平米的長方形大廳整潔明亮,兩行巨大的石柱支撐著高達7米的弧形穹頂,非常有特色。

▲銅罐驛老街依舊未變

靜觀老街舊房

捕捉舊日時光

銅罐驛老街「藏」得很深,並不在路邊。需要步行10分鐘,再經過一條火車軌道才能抵達。

住在老街上的居民杜婆婆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老銅罐驛曾經盛極一時,如今,僅剩下8戶人家在此居住。街道打掃得還算乾淨,你可以在這靜呆片刻,捕捉昔日舊時光。

這裡非常適合偏愛懷舊氣息的文藝小青年,倚著大樹,獨享屬於自己的靜謐。它經歷繁華滄桑,依然溫柔如初。

沿著老街可直達江邊,這裡曾是熱鬧的碼頭。如果有時間可以去一去,靜看無盡長江水。

▲銅罐驛火車站的懷舊站牌

打卡小眾景點

還能尋回小時候

在很多寫銅罐驛的帖子上,都有一張讓人神往的照片,那就是銅罐驛火車站的站牌。

從冬筍壩繼續前行,幾分鐘路程,就到達這個拍照地——銅罐驛貨運站。

看慣了高鐵那樣中規中矩的站臺,再看看銅罐驛貨運站,古樸風格十足,好似上世紀的感覺。天氣好的時候,有藍天白雲時,拍小清新的照片特別美。

有太陽的時候,長長的火車轟隆隆地從眼前駛過,思緒一不小心就回到了小時候。

▲招牌也是故事

穿越市井老街

品嘗特色美食

銅罐驛老街在冬筍壩的下遊,兩地相距4公裡。據當地人講,需要沿著鐵路往重慶方向走30多分鐘。

冬筍壩老街很有味道,街邊老屋鱗次櫛比,隨處可以看到喝茶的老人,市井氣息十足。

周圍有很多當地人開的餐館,羊肉湯鍋、豆花......聽當地人說:銅罐驛曾經繁華一時,水陸碼頭的便利,所以,美食也不少。

不要以為這裡的美食不好吃,五一期間,記者在這裡遇到不少坐動車來渝,打車前往銅罐驛或者開車而來的遊客,有的純粹就是為了吃而來,有的來銅罐驛先解饞後遊覽,「驛站留下來的美食,都有幾把刷子。」這話裡話外都是對美食極大的稱讚。

如何玩轉老重慶?

三種方法都不錯

銅罐驛鎮地處九龍坡區西南部,東與大渡口區跳磴鎮相連,東南部與長江相鄰,與江津區隔江相望,西與西彭鎮接壤,北與陶家鎮毗鄰。

如果你自駕車,導航搜索:九龍坡區銅罐驛鎮。自駕路線:市區—內環快速—蘭海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成渝環線高速—西建路—銅罐驛。

公交路線有兩種:

①首推線路:菜園壩火車站搭乘重慶—內江綠皮火車往返。(去程9:58菜園壩始發,11:04到達銅罐驛;回程16:51銅罐驛出發,18:13抵達菜園壩)

②市內公交:搭乘軌道交通2號線在劉家壩站下車,在劉家壩乘坐297路在帽合站下車後再換乘433路公交車。

火車就買重慶站到銅罐驛的車票,坐車地點在菜園壩。

責編 鄒渝 審校 張彬 總值班 李莉

相關焦點

  • 重慶千年古鎮,被遺忘的銅罐驛,從銅罐驛鎮流入長江的大溪河
    這個古鎮其實很少有人聽過,最近在重慶旅遊,無意發現了這個古鎮,銅罐驛是一座千年古鎮,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大溪河峽谷風光優美,三峽十裡,畫廊十裡,河流從銅罐驛鎮匯入長江。其實,銅罐驛這個名字,很早就聽說過,就是還沒去過。心裡一直惦記著,什麼時候可以過去看看。
  • 穿越舊時光,到利川老屋基老街享受慢生活
    因為我們是從另一個入口進入老街的,所以沒能看到擺放在街頭的電影海報宣傳牌,在老街上慢慢悠悠地轉了半天,看到一塊掛著「老屋不老齋」匾牌的民宿小店,匾牌下面還印著「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主景街」幾個字。小店門前有一張長凳,凳子上坐著幾位正在閒坐聊天的老人。他們見我們拍照,也並不驚訝,如同我們是空氣似的。
  • 2月1日起,溫州最後一列綠皮火車將停運
    速度慢——不到300公裡的路程,要開5個多小時;路上一停就是好幾十分鐘,等快車通過後,它才不慌不忙地再次啟動……票價低——全程不到30元,其中一站票價最低的才4元。不到200名乘客在溫州站上車,火車有8節車廂,因此車內顯得較為寬鬆。多名旅客繼續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些小孩顯得特別活潑,或在車內跑動,或在椅子上翻滾,或趴在窗前看外面的景色。如果把時針撥回到十幾年前,那可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不少溫州人坐臥鋪汽車去金華、杭州,要花十幾個小時在山路上,要是遇上塌方,有可能就要在荒山野外堵上一天。
  • 這裡的網紅地,綠皮火車開進龍蝦館,坐上時光機穿越回民國時代
    武漢到長沙的車次非常之多,發車跟城市公交一樣密集,車程時間也不算長,高鐵1.5小時,特快3小時+,出行非常方便。早上在武漢家門口吃碗熱乾麵,然後慢悠悠出發去火車站,到長沙悠悠轉轉,吃午飯正好。火車上特意查了攻略,徑直去了位於五一廣場的、某點評網上長沙小龍蝦評價榜首位的「蝦小龍老長沙龍蝦館」。
  • 「復興號」綠皮動車 開往春天的綠巨人來了!
    浙江「綠皮火車時代」已落幕升級版 「綠巨人」最高時速160公裡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綠皮火車大量行駛在停靠站點較多、運行速度較慢的普速線路上,早期的運行時速僅有30-40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二三十年前,我經常坐沒有空調的綠皮火車過錢塘江,江兩邊只有六和塔最醒目,現在坐著速度這麼快的綠皮動車過錢塘江,錢塘江兩邊已經高樓林立,杭州已經是一座擁江都市了。」
  • 在正儀老街,遇見鮮活的江南時光
    一條因「青團」而聞名的老街每年一到三四月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只為那一盒帶著濃濃地方印記的正儀青團而當青團季過去之後老街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安逸時光靜靜地流淌著日子過得慢而充實雨中賞蓮炎炎盛夏正是「崑山三寶」之一的並蒂蓮盛放的時節
  • 去什麼寬窄巷子,去什麼春熙路,成都這些老街才是真正的慢生活
    真正的那些所嚮往的慢生活的大多數都藏在老舊的老街裡,在那些地方才居住著一群真正享受慢生活的人,它們也忠誠的守護著這座城市的獨有的記憶。想要真真切切的體驗成都慢生活,其實不必要去那幾個比較火的巷子。來這幾個地方,你也能體驗到成都的休閒生活,這裡承載了老成都青春的街道,和開了很多年的老館子。
  • 臺北捷運的慢生活
    東南網4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如果你初到臺北,想體驗臺北的慢生活,坐捷運(即地鐵)是最簡單的。臺北捷運共5條線路,覆蓋了臺北市和新北市,是大臺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傍晚時分,乘坐捷運淡水信義線,直達最後一站淡水站,出站便是淡水河。
  • 綠皮火車,駛離我們視野的久遠記憶。你有與它有關的故事嗎?
    這樣的景象,也讓我自然地想起了第一次乘坐綠皮火車的情景了——那年我大一,由於第一學期乘坐長途汽車去學校,為了體驗一下「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春節過後的這次返校,我選擇了火車。綠皮火車經過站臺火車站在縣城。我與鄰村的同學相約坐班車趕到縣城,簡單吃過飯後,先去買票。
  • 全能火車司機的31個春運:從鐵路的「慢時光」到「快時代」
    中新社桂林1月27日電 題:全能火車司機的31個春運:歷經中國鐵路從「慢時光」到「快時代」作者 朱柳融每天夜幕降臨,風馳電掣的動車組告別了搭乘旅客時的熱鬧,陸續回到桂林動車所存車線。資料圖:火車駕駛室(圖文無關) 王以照 攝今年,是唐華興在鐵路線上的第31個春運。近日,記者在桂林動車所見到52歲的唐華興。夜班8小時,他需要泊7組動車。
  • 最後的綠皮火車!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
    伴隨著鳴笛,5611次綠皮火車進站載客,月臺等待的乘客寥寥無幾。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李奶奶說,90年代這班火車很熱鬧,人擠人。高鐵的快速發展,讓綠皮火車離人們越來越遠。原標題:最後的綠皮火車!
  •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人坐輪船、汽車坐輪船不新鮮,火車坐輪船過海了解一下 說起輪船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親自坐過,也一定聽說過。輪船行駛在水面之上,通常都是用來運人的,也有運汽車的。要說輪船運送火車,相信很多人都表示質疑,火車體積龐大,而且非常重,一節車廂重60噸左右,火車坐輪船不怕把輪船壓沉嗎?
  • 銅罐飯,銅罐中的人生百味
    燒法是用本地人打制的銅罐,把大米和水按比例放在銅罐裡用炭火慢慢燒煮一氣呵成。永康打銅、打錫、打鐵的手藝工匠出門時一般都燒這種飯吃。因為燒這種飯不誤工時,又可利用作場炭火燒煮,十分便捷。 早前丈夫和兒子都曾到江西、福建一帶「討生計」。一根扁擔,前頭是打錫補銅壺的風箱,後頭是兩層的箬籠。銅罐和瓦爐都隨身放在箬籠裡面,以便隨時可以生火煮飯。不過,那時做飯需要的米、水和炭,都需要向附近人家討要。時光荏苒,銅罐飯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家中的小輩都已不知銅罐飯為何物了。只有杜香球還是習慣銅罐飯的味道,也會偶爾拉著孫子孫女嘗嘗銅罐飯。有時候家庭野炊時,也會帶著舊銅罐出門。
  • 世界上速度最慢的火車,60公裡需要4小時,卻在一個發達國家
    導語:世界上速度最慢的火車,60公裡需要4小時,卻在一個發達國家。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火車作為人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全球的交通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現在的火車跟最早的蒸汽機車已經差別巨大,不僅在動力上不斷進步,在速度上也越來越快。
  • 綠皮火車抽菸現狀實拍:煙霧大時看不見人
    11月30日消息,「綠皮火車內抽菸現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一位拍客在綠皮火車內記錄了乘客抽菸現狀,不少菸民在車廂連接處吸菸,乘務員對拍客表示,車廂已禁止吸菸,但是車廂連接處抽菸不好管,煙霧最大時候都看不見人。
  • 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
    春運首日記者搭乘了一趟從深圳開往瀋陽的Z186次綠皮火車行走7省1市跨越3100多公裡記錄了35個小時的回家故事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一年燈火盼人歸」今天帶您踏上從南往北的這趟旅程回家的行囊沉甸甸 像心裡裝了一年的思念距離開車還有一個多小時
  • 如今高鐵快速發達,火車速度慢,為什麼不能把火車淘汰?
    現在我國的交通非常便利,可以說便利的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夥伴們在節假日的時候也喜歡出門旅遊,在出門旅遊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火車,高鐵和飛機,其實有許多小夥伴為了節省時間,通常喜歡乘坐高鐵,感覺高鐵要比火車節省時間,而且還要比飛機便宜很多,因為飛機有時候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導致誤點
  • 水土老街,城市煙火地,回憶舊時光...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承載幾代人的回憶隨著城市改造很多老街、老場景已陸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水土老街是重慶尚存的故事老街之一今天,江小妹帶大家一起走進老街回憶舊時光漫步水土老街道路是乾淨新鋪的映入眼帘的生活場景大多是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