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千年古鎮,被遺忘的銅罐驛,從銅罐驛鎮流入長江的大溪河

2020-12-06 旅遊之後

這個古鎮其實很少有人聽過,最近在重慶旅遊,無意發現了這個古鎮,銅罐驛是一座千年古鎮,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大溪河峽谷風光優美,三峽十裡,畫廊十裡,河流從銅罐驛鎮匯入長江。其實,銅罐驛這個名字,很早就聽說過,就是還沒去過。心裡一直惦記著,什麼時候可以過去看看。在某一個大晴天,我終於背上我的裝備,向目的地出發了。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千年銅罐驛,早年在此掘出一個古代銅罐而得名。連接成渝古道的重要驛站。明清重慶府巴縣在長江三個重要水驛站之一(木洞水驛站,魚洞水驛站)。解放後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修建通車從場口邊邊上經過,設銅罐驛車站(冬筍壩)。

銅罐驛老街真的很短就幾百米,沒有公交車直達,步行卻要1h,很多人去了覺得不值的,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天主堂感覺還不錯,但裡面有個中年婦女會找你要錢,不給還罵罵咧咧的,這真的是個在教堂工作人員該有的做法嗎?從大門內裡往外看,旁邊的房屋牆體表面脫落嚴重,似乎是在訴說曾經的滄桑。

平時這裡鐵門緊鎖,沒有幾個人來。鐵門旁的牆上有管理員的電話,如需參觀可以拔打。參觀教堂是免費的,但可以向奉獻箱捐點小錢,捐與不捐,全憑自願。據說管理員就是曾經在這裡工作的一位神父(中國人)的後人。

銅罐驛隸屬九龍坡區,目前是九龍坡區最差的一個鎮,前期倒是很繁華,不過也和其它古鎮一樣蕭條了。九龍坡區有個銅罐驛鎮(以前屬巴縣),鎮政府駐地卻叫冬筍壩(因壩上兩根一兩丈高的形同冬筍的石頭得名),因此習慣上就把冬筍壩稱作銅罐驛。老鎮不大,只有一條街道。走進這裡仿佛時間回溯,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舊時光的記憶裡。

真正的銅罐驛在哪裡?現在除了當地人,還有老點的人曉得以外,怕很多年輕人搞不大懂。其實,兩地都在長江邊上,冬筍壩在上遊,銅罐驛在下遊,相距不過三、四公裡,順著成渝鐵路往重慶方向走,半個小時就到了,路旁的民居只剩空殼,通往長江碼頭的石板路,早已堆滿落葉。

聽這裡的老人講,原來這裡有商鋪,有茶館,還有戲臺,逢趕場天這裡熱鬧無比。後來這裡繁榮不再有了,許多人都搬走了,只有寂靜的街道,破敗的房屋訴說著曾經的輝煌。現在還有趕場天,但我想更多的是一種懷舊的情懷。

最早是在五十年代後期,那時街道亦算繁榮,後在八十年代又去過,房屋多有破舊,但也有新建的,家家有人,茶館、飯館、商店都有,逢場必趕,還是熱鬧的。江邊,碼頭上有過河船待客,江岸上有船在維修,很有生氣。

很有年代感,懷舊上個世紀的78年代,整個街道的寥寥幾人,就像空城,因為交通不便,這裡比金剛碑更加隱蔽冷清,除了專程而來的學者,一般人是不會來此的,進入古鎮就是一條機耕道,不通車,要走十多分鐘左右,沿途會穿越樹林和廢氣的房屋,有點恐怖。因為無人管理。大多數房屋都有所損壞,平時來這裡遊覽的人並不多,所以去的朋友要注意安全。

離開的時候還有遊人來參觀,千年古鎮,而今沒落。飽經歲月的她依然存於世間。當你走進這裡,應放緩腳步,細細品味她最真實的故事。再見,銅罐驛老鎮,希望在這華麗虛浮的世上,保留自己特有的韻味......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慢生活 |花4元坐綠皮火車,到銅罐驛老街捕捉舊日時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九龍坡區文化和旅遊委員會供圖銅罐驛鎮陡石塔村1社,春末的一場雨讓這裡的空氣變得特別清新,一座始建於清末民初,坐東朝西,呈「L」形布局的青瓦木質結構院落,在鬱鬱蔥蔥的植物中間,尤顯端莊大氣。
  • 2020重慶西交通「聚」變,高新區生態宜居核心腹地加速突圍
    生態宜居核心腹地:高新區發展橋頭堡歷史文脈下迸發新的活力在成渝鐵路舊線上,從重慶到內江的綠皮火車會經過一個叫銅罐驛的古鎮,這個車馬交織的臨江老街,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銅罐驛,便是從4元錢的慢旅綠皮火車開始。速晨君的朋友圈裡,總是時不時出現愛好文旅的小夥伴們打卡此地的身影。
  • 重慶到江津還能坐火車嗎?成渝鐵路改造啟動,與軌道交通無縫換乘
    包括重慶、鵝公巖、黃桷坪、義渡古鎮、茄子溪、釣魚嘴、伏牛溪、小南海、銅罐驛、西彭、黃磏、聖泉、江津。此外,還有預留大渡口、金鰲兩個站。黃桷坪站和軌道18號線連接,義渡古鎮和軌道12號線連接,茄子溪和軌道18號線連接。    那麼在當前,重慶到江津段的狀況如何呢?
  • 銅罐飯,銅罐中的人生百味
    燒法是用本地人打制的銅罐,把大米和水按比例放在銅罐裡用炭火慢慢燒煮一氣呵成。永康打銅、打錫、打鐵的手藝工匠出門時一般都燒這種飯吃。因為燒這種飯不誤工時,又可利用作場炭火燒煮,十分便捷。 老手藝人隨身攜帶銅罐18日中午時分,芝英鎮練結村杜香球阿婆家,飄來濃鬱的飯香,這種香味是香球阿婆家特有的,因為用來煮飯的是一隻舊銅罐。
  • 用100張重慶高新區有光影的圖告別2020年,2021繼續追光!
    地處西部槽谷地帶,縉雲山、中梁山縱貫南北,長江、嘉陵江相向奔流,擁有寨山坪20平方公裡天然生態綠心,生態公園密布,溫泉富集。 科學城核心區--大學城東西南北全景
  • 抗戰老兵居重慶60載無人知 曾是密碼電報員(圖)
    本報記者 楊新宇 攝  崔永元寄來請柬  揭開老兵的密電風雲  此前,銅罐驛鎮的居民不知道,在這裡生活了60年的張恩澤,竟然是一位抗戰英雄    1943  1944在九龍坡銅罐驛鎮上,有一位名叫張恩澤的老人,在抗戰時期,他的工作就是發送密碼的無線電報務員。  在重慶定居60年的張恩澤,60年來,除了向組織上極少數人匯報過自己的經歷,張老從未向其他人提及。直到前不久,崔永元攜大型歷史紀錄片《我的抗戰》到重慶時,張老作為抗戰老兵之一參會,關於其故事才開始在小鎮上慢慢傳開。
  • 重慶高新區管理範圍劃定!包括直管園和拓展園 看看你在哪個區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4日20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4)日,《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經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並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蒙醫銅罐療法科技成果轉化:造福更多百姓
    圖為蒙醫銅罐療法。受訪者供圖通訊:蒙醫銅罐療法科技成果轉化:造福更多百姓中新網赤峰10月30日電 題:蒙醫銅罐療法科技成果轉化:造福更多百姓作者 張瑋 福榮「目前,蒙醫銅罐療法已申請科技成果轉化,希望可以進一步推廣。」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銅夜壺三、銅罐的真實身份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劉老漢的子女從收音機中聽到了很多關於古董的事件,他們看了看自家的罐子,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一般的銅罐,而是古人留下來的寶貝。銅罐內部的銘文記載的是周天子冊封大臣的事情。眾所周知,文物的歷史越悠久,它的價值就越高,而且這銅罐上還有那麼多銘文,更是國寶中的精品!在考古中有個慣例,就是「五鼎四簋」,這是什麼意思呢?
  • 絕對小眾的一個古鎮,原汁原味的古老石板山路,就在重慶
    西沱古鎮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郡邑。」早在2003年,它與周莊、烏鎮等10個古鎮一同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它就是石柱西沱古鎮,其核心景區雲梯街,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街」。坐落於重慶東部的西沱古鎮,依山傍水,給人一種大隱於市的感覺。蜿蜒曲折的古鎮道路,高低錯落的吊腳樓,清幽的老鎮生活,讓人會在不自覺間卸下城市的浮躁,縱情於這青石板坡的怡然自得裡。
  • 重慶九龍坡區兩大城市功能區及八大功能板塊示意圖
    原標題:重慶九龍坡區兩大城市功能區及八大功能板塊示意圖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成功召開,科學劃分了五大功能區域,為重慶九龍坡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根據功能區域的劃分,重慶九龍坡結合「東城再造、西城再戰」的重新崛起戰略,將整個重慶九龍坡劃分為了八大功能板塊。八大功能板塊如何謀篇布局?
  • 雙引擎模式下的重慶機遇,這一個區域即將沸騰
    極有可能是重慶。近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招標公告》,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在璧山區正興鎮,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重慶第二機場,暫定名稱為正興國際機場。
  • 河南村民蓋新房意外發現2個銅罐,專家:是文物,如今價值30億
    在河南,一個農民在清理自己家的古井時,偶然得到兩個銅罐。專業人士聞訊,花100塊錢買下了現在價值30億的銅罐。河南扶溝人孫本利。一九七四年夏天,他緊跟潮流,準備翻修房屋,使一家住得更舒適。儘管他的鄰居都來幫忙,但他每天還是要幹很多活。有一天,他照例在地基上幹活,打算挖個大坑,用來裝石灰。孫本利埋頭苦幹,汗水打溼了衣服他也不覺得累。
  • 紅薯地挖出一銅罐,農民400塊賣掉,總理下令找回,現成國之瑰寶
    當時老大姜景舒才17歲,老二姜景橋15歲,老二見這東西挺好玩,於是用小鋤頭連續敲打銅罐,但由於用力過猛,一塊巴掌大的銅塊被砸掉下來。這個銅罐子造型精美,呈四方形立體狀,四邊有四個羊頭非常雄健。銅罐被帶回姜家後,姜家人經常拿到村口玩,姜家兄弟挖到銅罐的消息很快傳遍村子。
  • 保加利亞的陵墓中,發現「武士頭」形的銅罐,裡面裝的東西想不到
    相信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這次保加利亞的考古學家,就發現了一個人頭形銅罐,不僅有人用它裝東西,它還是一種當時流行款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熱土中原:活力驛城耀天中
    ,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畢啟民陪同下觀摩驛城區項目&nbsp&nbsp&nbsp&nbsp核心提示&nbsp&nbsp&nbsp&nbsp豫州腹地,天下驛站。
  • 農村古井挖出兩銅罐,現價值30億,專家:一人50,把證書收好了!
    農村古井挖出兩銅罐,現價值30億,專家:一人50,把證書收好了!當他們跑進房子時,他們驚叫起來,因為他們抓到的銅罐突然散落成四五塊,一堆金子掉了出來。孫本立從家裡拿了一個盆,迅速把金子放進去。幾分鐘後,他們打開了第二個銅壺,第二個銅壺裡沒有金子,只有一個長得像鍋鏟的東西。就在這時,家門口來了一堆村民,村民們圍住了孫家,相互看了幾眼之後,很快,現場開始失控。
  • 陝西農民挖到一個銅罐,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快停止!這是國寶
    陝西有位農民就是如此,他在挖溝渠的時候挖到了一個西周文物,可他不識貨,認為這個東西不過是一個「銅罐」,甚至把他當成了夜壺,一用就是20年。最後,在專家的鑑定下,這件文物才恢復了其本來的價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老宅挖出古井一口,拿出兩個銅罐,如今價值30億
    小編跟大家述說老宅挖出古井,拿出兩銅罐,如今價值三十億元的故事。謝謝各位關注!到底是什麼銅罐就能值這麼多錢?1974年的扶溝村農民孫本立正要建房子,後來在建房地址上挖出了一個堅硬的物體,他仔細辨認後原來是一口廢棄的古井口,這裡面塞滿了厚厚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