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兄弟姐妹都是根據希臘或羅馬傳說中神的名字命名的,連被除名的冥王星的名字Pluto,都是羅馬神話中冥界的首領。只有咱們地球是個例外。
地球的英語「Earth」這個詞起源於盎格魯-撒克遜語(古英語)裡的「Erda」,意思是「地面」「土壤」。雖然名字叫「地面」,地球表面卻有71%被水覆蓋。
2:Long long ago,大約long到6.2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時。
可見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每100年70毫秒,所以想要地球的一天多出1小時,還要再等1億年。
3:在歷史上,地球上發生過多次磁極倒轉,北變南,南變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萬年前。有科學家懷疑,地球磁極倒轉曾是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
還有科學家認為,地球南北極磁場倒轉的速度可能快得超出想像,只需要100年左右。
4: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具有板塊構造的行星。
7個巨大的板塊正在向不同方向移動,塑造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徵。別看每年也就移動1-10釐米,全球範圍內的碳循環就靠這每年幾釐米了,這樣才能防止地球過熱。
5:大約3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所有土地都是一個整體。在侏羅紀時期,泛古陸分裂成兩個大陸,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分裂推移成現在的樣子。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在2.5億年後,各大洲將再次團結在超大陸-新泛古陸。
6:地球有二個保鏢,一個是月球,它始終圍繞地球公轉,替地球擋了不少子彈;
另一個是木星,木星公轉軌道的特殊性加上木星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使得它為我們抵擋了絕大多數本應飛向地球的隕石或小行星。
7:月亮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它是從地球身上剝離下來的一塊。其實最早之前地球有二個月亮。
大約45億年前,剛剛形成的地球受到一顆類似火星大小的行星的猛烈撞擊,碎片四散,地球一部分碎片飛進了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在引力的作用下再次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大一小兩個月球。
數千萬年後,在一次偶然的意外中,兩個月亮相撞了,其中一個毀滅了,只剩下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月亮。
根據計算機模型顯示,這次撞擊應該發生在今天月球的遠地一側,因此造成了月球遠地一側更加起伏不平的地貌。同時,撞擊的衝擊波將月球內部的巖漿推到了近地面,形成了近地面地殼更薄的奇異特徵。
8:地球上的淡水很少,97%的水是鹹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極地結成冰塊,其餘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類難以汲取的深層地底中。
俄羅斯的貝加爾湖 (Lake Baikal) 擁有地球上近1/5的淡水。
9:地球每年有1.4億人誕生,有5700萬人死亡,估計曾有1080億人在地球活過並死去。以整個地球史來看,曾活過的人類高達1150億人,其中包括現存的70億人口,你也是其中的一員。
10:一起來保護好我們美麗的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