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一直是文學創作中經久不衰的題材,廢土正是帶有末日流的一個分支,主要講述世界毀滅後的掙扎生存。
當政權已經崩潰,軍隊已經打散,法律已成廢紙,信仰已被顛覆……我們可以說,人間已為「廢土」。廢土世界是摧毀一切舊標準的地獄,沒有人在意善惡的區別,沒有人理會對錯的意義,在廢土的世界,只有生存才是真理。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番劇雖然也是以廢土為題材,但沒有血腥殘酷的弱肉強食,沒有爾虞我詐的人心黑暗,只有兩個少女在廢土上不斷旅行的日常生活,這部番就是《少女終末旅行》。
當人類的文明迎來終結,人類甚至生物都不再存在的末日,凝聚著人類智慧的城市成為了廢墟,聚集著先進科技成果的機械也停止了運轉。大地籠罩著積雪,世界一片荒蕪毫無人煙。在這個終結的世界中只有兩個少女坐著愛車半履帶摩託在廢墟中不斷遊蕩。
動漫在豆瓣上評分9.2分,而漫畫原作更是有高達9.5分的高分。兩個萌萌的蘿莉一路上溫馨有愛的日常確實很容易博得好感,但這是一部透露著絕望的番劇,雖然有著向最上層進發的目標,能做的所做的事最後都只有溫暖地走向死亡,前方滿滿全是都是絕望。但是這部番卻將絕望與日常在一起,在艱難的在廢土上生存的同時,學會與絕望和諧相處。
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少女,千戶是一個黑髮黑眼的少女,博學,冷靜,喜歡看書和記日記,在旅行中半履帶摩託的駕駛和修理。尤莉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少女,樂觀,懶散,不愛動腦子但身體素質極佳,旅行中的體力勞動和槍械的使用都是她的任務。兩個少女一個理性一個感性,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卻在末日互相支撐,互相依靠。
故事的設定是戰爭毀滅了文明,人類與生物都不斷滅絕。這樣的番劇一般都會有反戰的主題,這部番劇也沒有例外,在第一集就展開了關於戰爭的討論與思考。
二人在末日的廢墟上找到了一包五根裝的能量棒,在吃到最後一根時千戶想將其一分為二,而尤莉一把搶了過來,並用槍指著千戶。雖然只是兩人開玩笑的小舉動,但卻一語道明戰爭的本質。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有句名言「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而他同時也指出,「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千戶說世界上有戰爭是因為利益的不同,而暴力就是保證自己的利益得以不被侵犯的工具,尤莉小小的舉動將戰爭暴力的本質赤裸裸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雖然探討戰爭,反對戰爭,但是反戰只是這部番表面上的主題,而深深貫穿著這部作品成為其靈魂的卻是「絕望」。 這是一個走向終結的世界,所有人都能一眼望到主角的未來,再怎麼掙扎都是徒勞,再怎麼溫馨都將走向毀滅,再怎麼充滿希望都只有絕望。並沒有黑暗深沉的設定,也沒有血腥暴力的鬥爭,從頭至尾都讓人心生惆悵,靜靜地等待著終末的到來。
在旅行的途中,千戶和尤莉也見到了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孤獨的旅行者金澤,他一邊旅行一邊繪製地圖,在失去女友後將所有生命都寄托在了地圖上。而當地圖滑落深淵的那一刻,他生命的火光也隨之熄滅。另一個是打算製造飛機飛離自己所在城市的石井,最後飛機墜毀,她在背著降落傘飄向下層的時候露出了不知是釋然解脫還是生無可戀的微笑。
他們都在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拼盡全力,這個信念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動力,當最後的希望也消失,不知他們是否真的能與絕望和諧共處,我想答案都在大家心中。
其實地圖與飛機也暗喻了人類的毀滅,整理地圖昭示了人類地上的所有資源的耗盡,而飛機失事也宣告著開拓新領域的失敗,無論是個體的人類還是整體的人類都無法繼續延續下去,人類最後只能走向終結。
在動漫的最後,千戶和尤莉撿到了像貓一樣的謎之生物,很像是旅途中多次出現的圖騰。這種雪白的迷之生物被觀眾親切的稱為大白,他們不吃活人,而以能量為食。它們在地球上處理熱量不穩定的東西,使其變成更加穩定的狀態。
而科技如此發達的世界為什麼會沒有糧食,按照這種思路有點細思極恐,是人們崇拜的「神」親手毀滅了人類復興的火種,親口宣告了人類的滅亡。
最後大白留下了小小的希望,最上層還沒有觀測,除了最上層,已經沒有人類了,告訴主角也是告訴觀眾:所有的希望都在最上層。動漫就在這裡戛然而止,給了人們希望,千戶和尤莉繼續向最上層前進,她們的旅途還在繼續。
漫畫在前不久完結,千戶和尤莉成功到達了最上層。在旅途中,一路陪伴的半履帶摩託被製作成一次性浴缸,保護尤莉和千戶的拉栓步槍被扔進了深淵,連千戶視若珍寶的日記和書都被用來煮了咖啡。工具和武器被捨棄,知識和過去也被拋棄,她們在一步步捨棄自己的人類身份,變成了只有生理需求的「非人」。
可是當她們到達裡最上層見到了什麼呢,只有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和頭頂的浩渺的星空。兩人在最上層痛痛快快打了一場雪仗,吃掉了最後一份因錯拿而帶上來食物,依偎在一起睡著了。「活著才是最好的吧」這是二人在最高層發出的感嘆,大概千戶和尤莉也能「和絕望好好相處」了呢。
這樣的結局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整片漫畫都流露出悲觀主義的色彩,在末日這個黑暗未知的背景下尋找希望,讓人感覺有一絲絲的溫暖,然後毫不留情的將這點希望攥緊,揉碎。
據說作者是伴隨著抑鬱症完成這部作品的,故事中荒涼落寞的世界就像抑鬱症患者孤獨無助的內心,伴隨著末日日常而來的無意義感是病人每天需要與之抗爭的消極與悲觀。天下之大卻只能感受到孤獨,想要在無邊的黑暗中尋找出路,卻抓不住近在眼前的燈光,一次又一次跌回黑暗。
「和絕望好好相處」其實也是「和抑鬱好好相處」,接受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接受他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和自己和解,與自己好好相處。
漫畫的最後一頁,是浩瀚星空之下與無邊白雪之上的黑色石塊。讓我一下想到了《2001太空漫遊》中的黑曜石。黑石向猿人展現了更高級的文明,啟發了猿人的心智,從此開啟了人類的文明之光。
也有人解釋黑色的石塊是克爾白,沒有任何物質實證性,卻凝聚了人類終極意義具現,象徵整個文明的麥加天房。
漫畫最後在42話收尾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曾以驚人的想像力道出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終極的答案—42。黑曜石與42,起源與終結,就像是首尾相接的圓環,努力努力,付出了一切作為代價,最後卻只得來一片白茫茫。大白曾說自己見證過很多文明的興衰,大概千戶和尤莉就是文明交接前僅剩的最後二人。
「直到結束為止都不會終結哦。」對於千戶和尤莉旅途的終結,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沒有人去戳破。《少女終末之旅》就像是一柄長滿了鐵鏽的軟刀子,一點一點磕碰著你的內心,將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同時,讓你學會「和絕望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