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司裡有各種「O」,什麼CEO(執行長);CFO(財務長);COO(營運長)…不過可沒有UFO圖片。
我相信你剛才一定腦補了這些詞的讀音,都是拆開按字母順序念的吧?
Jin Ding/China Daily
這些單詞都是acronym(首字母縮略),全稱如下: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F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OO: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UFO: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早些年肆虐我國的「SARS」,這也是個acronym,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但我們不會拆開念成S-A-R-S,而是念成/sɑz/(美音/sɑrz/)。
這是因為「SARS」含有輔音和元音的組合,可以直接拼讀出來。
同理,AIDS(愛滋病),全稱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症),我們可以直接拼讀為/edz/,而不是分開念成A-I-D-S。
再如,「亞太經合組織」,全稱為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為APEC,可以直接拼讀為/eipek/。
看到這裡,你應該能明白為什麼CEO、CFO、UFO無法被拼讀了吧?道理很簡單:不具備輔音元音的拼讀條件。
比如CCTV、BBC、CNN這些縮寫中壓根不含元音,根本拼讀不出來。
再如WTO、CEO、CFO,NBA等,雖然有元音,但是WT、CE、CF、NB不是常規組合音,不能被念出來。(像tr、ch、wh、gr等,都是常規組合音)。
還有一個特殊的縮寫:WHO,全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wh是一個常規組合音,WHO照道理可以念成/hu:/,但為什麼仍然要拆開念成W-H-O?
你想想,當播音員播報新聞的時候,念成「W~H~O」時,誰都明白這是世衛組織,但如果說「/hu:/」,可能真的會和who(誰)搞混。
所以,今天得出的第一個結論:一個縮寫(acronym)是否拆開念,既取決於它是否具備拼讀條件,也取決於是否會造成理解障礙。
再說說今天第二個話題:「APP」應該怎麼念?
app就是我們手機上裝的那些應用。微信、支付寶、微博、今日頭條...它們都是手機app,我相信大家已經在腦子裡把app默默念成A~P~P了吧?
其實老外都會把APP念成/p/(音:「艾普」)。
因為APP是單詞application的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而非首字母縮寫,所以我們念app的時候,要保留application的第一個音節app,念成/p/。
再來個類似的例子:PPT。
很多中國人念成「P-P-T」,幾乎沒有例外的,我也是這樣念,因為這個詞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詞彙了。
但PPT正確念法應是「PowerPoint」,因為PPT是PowerPoint的簡稱,不是首字母縮寫。
補充一點,在實際口語中,老外不會說powerpoint,而會說「slide」(幻燈片)一詞。
再如BBQ(燒烤),該詞是Barbecue的簡稱,所以還是要念成Barbecue,不能念成B~B~Q。
所以,今天的第二個結論來了:凡是來自於某一個單詞的簡稱,都應該保留原單詞的發音(或部分發音)。
好了,學術部分就講到這裡,下面扯點別的。
在中國,幾乎人人都把APP念成「A-P-P」,如果你非得念「艾普」,對方有可能聽不懂,你還得說成「A~P~P」,這不是自找麻煩麼?
不過到了美國,就會發現人人都念成「艾普」,如果你念「A-P-P」,那麼就輪到老外懵圈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新冠」的國際通用說法:COVID-19
COVID-19的全稱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既屬於單詞簡稱,也屬於詞頭縮寫,且具備「輔元連讀」的條件,所以通常都念成:/kuvid nantin/
所以,語言是個很靈活的東西,而且語言要為「交流」服務,只要不影響理解,怎麼方便怎麼來。
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來源:微信公眾號「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