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工業造物可謂是無處不在。從吃的糖果,到天上的飛機,從鋁箔到自行車,從電池到創可貼,這些琳琅滿目的產品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然而,它們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
來自Discovery(探索)頻道的王牌節目《How It's Made》(造物小百科)為你詳細的揭示了幾乎所有的製造技術!
這是一部「神片」,神在兩個方面:
這部片子的第一季是在2001年拍攝的,而最新的一季則是2019年,目前有整整23季!
這部片子中,總共有700多個日常物品的製造和加工流程!
從「吃飯用的碗」到「手機中的傳感器」,從「家禽養殖」到「糖果的製造」,應有盡有,可以說是相當的齊全了!
(潛水頭盔)
簡直可以說是一部現代工業的百科全書了!
面對孩子們的提問,與其絞盡腦汁給出一個不盡正確的答案,不如直接給他們放這部紀錄片。
節目中,對於每件產品的介紹都是從一個日常生活的案例中提出,並且能夠引發孩子的思考。隨後會對產品的整個生產工藝過程都有詳盡的拍攝和專業的解說,通過向孩子展示頂尖的現代化工藝製造過程,從設計到流水線的製作,從生產原料到成品的展示,應有具有!
隨著科技的發展,節目中的案例和內容也越來越「高科技」!
比如,在最新的一季中,提到了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但很少有人在意的運動傳感器,通常在智慧型手機內部,我們會見到這個小東西~
1 運動傳感器
(智慧型手機中的運動傳感器)
讓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首先,你需要一塊兒單晶矽原片作為材料~
一塊兒單晶矽原片可以製作數千個運動傳感器!
然後,需要經過一點兒工序:燒制!
通過數千度的高溫之後,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層!
通過濺鍍系統給晶圓鍍上一層「膜」~
在晶圓上面澆上一層光刻膠,讓晶圓旋轉起來,就可以把光刻膠非常均勻的塗在上面~
為了防止光照造成影響,整個工序要在黃光的情況下進行!
用紫外線照射讓其中的化學元素反應,也就是我們說的「光刻」!用光來蝕刻,可以說是真的奇思妙想了!
然後繼續用另外的化學試劑去衝洗,之前沒有覆蓋的地方就會發生化學反應,晶片就成功「刻」出來啦!
經過一系列處理之後,我們就要對傳感器進行測試!
最終經過測試之後,合格的晶片被切割出來,加上外面的保護殼,最終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傳感器晶片!
光刻機和現代的晶片製作工藝可以說是人類巔峰科技的結晶,我們很難想到:平時使用的手機,電腦背後的一切,竟然是需要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努力的共同結果。
在另外的一集中,節目向孩子們展示了:
自動化養雞場是如何批量孵化小雞的?
2 孵化小雞!
在這一期的節目中,孩子們可以了解到養雞場是如何孵化小雞的?(通過科技的力量)
首先是收集散落的新鮮的雞蛋~
對雞蛋進行簡單的清洗!
這一步是為了防止灰塵和細菌侵入蛋殼內部,對小雞仔造成傷害~
人工仔細挑選出來壞掉的,或者雙黃蛋~
過一兩天之後,將它們放入恆溫箱中!
恆溫箱中的裝置可以輕輕的左右翻動這些蛋,這一步是為了模擬母雞孵蛋的習性:通過按時翻動正在孵的蛋可以有效防止小雞發育異常!
等過三周之後,把這些雞蛋取出來,然後將它們放在軟布架上面,聚攏在一起!
這樣小雞仔就可以互相感應自己的同伴,按時破殼而出啦!
再次放入恆溫箱,幾周之後,小雞們就會破殼而出啦!
在遠離農場的城市中,小朋友們很難有機會自己孵化一隻小雞仔,但是通過這個節目,孩子們可以「閱盡天下事」!
這個節目全面展示了製造業的魅力,內容也是生動易懂,適合所有人群觀看!強烈安利給大家~
在觀看的過程中,你可以和孩子聊一聊:
身邊的物品是怎樣製造出來的?
如果你來設計一個產品,你會如何製造出它呢?
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啟發他們的創造力,說不定下一個小科學家誕生了呢?
比起科普書籍
科普紀錄片能更 直觀地 讓觀眾了解科學原理
對提高孩子的 觀察力、思辨力 都十分都有幫助
完整的紀錄片300 多集,家長們可以挑選孩子感興趣的產品看進行觀看。
嗶哩嗶哩網站上有資源,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到B站自行搜索「造物小百科」進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