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感受4000年前先民在地震、洪水下的絕望與希望

2021-01-16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世界歷史上,義大利的龐貝古城因為完整的保存了當時的古羅馬人的生存狀態,而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這座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古城也成為人民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的重要資料。

其實在中國青海,也有一個被稱為「東方龐貝」的考古遺址:喇家遺址。喇家遺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20年左右,距今約4000年時間,保存了新石器時代至青銅器時代的諸多墓葬,歷史比「龐貝古城」更為久遠。2002年,喇家遺址入選了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今天我們就聊聊喇家遺址的故事。

四千多年前,在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附近,生活著一個500餘人的大部落。

這個部落正處於新石器時代,大部分人都居住在窯洞中,部落裡的匠人們可以製作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生活用品和祭祀用品,部落的首領已經擁有了巨大的「黃河磬王」,以及諸多的玉璧、玉環、大玉刀、玉斧、玉錛等玉器來彰顯自己顯赫的身份。

部落的北邊是拉脊山,南面是小積石山,黃河就在兩山之間蜿蜒而過。在這個部落西南7公裡的地方,是一處可以度過黃河的平緩之地,在後世被稱為「臨津古渡」,亦名「官亭渡口」,是歷史上連接甘肅、青海兩地的要津。

公元前1920年,原本安定祥和的部落生活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故。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毀滅了大部分的窯洞,許多在窯洞中生活的居民還沒等逃出來,就被倒塌的泥土深深埋葬。

殘存的部落先民面對這樣驚天動地的災難,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和家園,驚恐異常。但是很快他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好保證個體的生存以及部落的傳承。

但是這些倖存者不知道的是,這一場地震不僅僅震塌了窯洞、房屋,還在黃河上遊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幾個月後,這些倖存者還在慶幸自己躲過了地震,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更可怕的堰塞湖潰壩之後的大洪水!

多達110億至160億立方米的黃河水在短時間內快速下洩,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這些夾雜著石頭、泥沙的洪水直接抹平了這個殘存的部落,將它深深的埋在了地下,與災難一同定格在被覆蓋的喇家遺址地層中。一直到四千年之後。

2000年,喇家遺址東北角的高地上,發掘出4座齊家文化房址,令人吃驚的是在4號房址裡發現了14具人骨,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10具,年齡最小的僅2歲;28——45歲的4具,以少年兒童為主。

由於死亡之時突遇無法抗拒的災難,這些遺骸表現了一剎那間的狀態,他們姿態各異,有的曲肢側臥,有的匍匐於地,有的上肢牽連,有的跪踞在地,其中母親懷抱幼兒,跪在地面,相互偎依,在災難突然降臨時表現的無助以及乞求上蒼救助的神態令人動容。

四千年前定格的災難瞬間,不幸的是奪去了整個喇家遺址先民的生命,幸運的是讓喇家遺址保留了中國惟一的4000年前罕見的地震、洪水等災害遺址。

在面對無法抗拒的自然災難時,從這一定格的災難瞬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千年前先民的驚恐和絕望,也可以感受到年長者保護年幼者的愛與希望。時光冉冉,幾千年過去,人類本性中的母愛與傳承卻一直沒有改變,這種偉大的情感恐怕也是人類得以延續至今、創造出燦爛文明的根本原因。

最後引用喇家遺址博物館中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它是一曲悲歌,唱響黃河的哀思,也在歌頌千年人性之美與愛;它又是一組雕塑,重現了災變場景,也昭示今天的人們,居安思危,防災減災;它還是一頁文明史冊,讓我們以史為鑑。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學者:《山海經》記載12000年前,大地震導致大洪水爆發
    日本著名學者加藤鷹一郎在對中國的《山海經》研究中繼續發表了其研究觀點,他認為能為中國《山海經》和《淮南子》記載的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歷史事件是記載的人類歷史上12000年前的大地震引發的大洪水的歷史事件,這場大地震和大洪水導致中國的山川形勢整體呈現西北——東南走向,並且引發了歷史上記憶最深的大洪水事件!
  • 失落的文明,亞特蘭蒂斯24小時毀滅還原:大洪水、火山、地震
    那是因為突如其來洪水和地震。柏拉圖說,當人們的道德淪喪以後,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天神,眾神之王宙斯用地震和洪水降臨亞特蘭蒂斯,終結了一切,亞特蘭蒂斯在24小時內消失。所以,這裡的關鍵詞是「史前大洪水」和「24小時」。這兩件事是真的嗎?
  • 失落的文明,亞特蘭蒂斯24小時毀滅還原:大洪水、火山、地震
    :《聖經》當中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瑪雅人在一本流傳的《波波武經》當中也提到天神因為人類的惡行降下洪水;在中國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而且50%的冰川,據科學家推測是分成三次快速融化,發生的時間分別是15000~14000年前、12000~11000年前和8000~7000年前。第二個和第三個冰川融化的時間段就和我們今天談到的大洪水吻合上了。
  • 滅世大洪水真的存在嗎?在4000多年前,聖經和山海經都有相關記載
    4000多年前洪水泛濫,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大禹挺身而出,帶領眾人治理了河水,才得以安康。同樣是在4000多年前,整個世界降臨了一場滅世洪水,除了諾亞方舟上的生物存活,其它陸地生物和空中生物全都滅亡了。
  • 洪水神話是世界性傳說,中國真的發生過大洪水嗎?答案就在青海
    這面4000年前的銅鏡,經鑑定為青銅製成,為迄今我國最早的飾花紋的青銅鏡。這座墓中還隨葬著大量的裝飾品,有骨珠583粒、綠松石珠16枚。,關於遠古的洪水傳說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 在民和縣出土了大型齊家文化遺址,發現了洪水和地震災害的遺蹟,見證了4000年前這裡曾出現了大的災難,從遺址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骨的遺骸以及被大型災難毀滅過的村落痕跡。在這裡還見到了地震後裂開的深溝,像被蠻力撕開的大地的胸膛。這一切都說明,當時這裡發生過天崩地裂、洪水肆虐的大浩劫。
  • 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會影響你的下一個旗艦機麼?
    幾天前,日本熊本連續兩天發生強烈地震,包括索尼、三菱在內的一些日本大廠宣布短暫停工。儘管地震洪水自然災害引起的供應鏈停產、IT 企業產品出貨罷工情況曾有展現。但展開來談,供應鏈損失對你的影響可能遠超所想。幾次事實
  • 地震監測新領域:洪水預警!
    點滴細流匯成江河,一滴滴融化的冰水也能釀成洪水。洪水危害極大,但是預測預警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然而,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表明,地震監測可以為洪水預警做出貢獻。這樁自然災害引起了一些科研人員的注意,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研究人員領導的新研究發現,當地的地震設備在不知不覺中記錄了冰川湖爆發洪水前五個小時的情況,由此想到地震監測是否能用於一個新領域——洪水預警,而且是冰川融化所導致的洪水。地圖(A)顯示了從喜馬拉雅山流入孟加拉灣的Pho Chhu河。
  • 中國洪水簡史:大江大河4000年,一部災難抗爭史
    ,使得中華先民根本無法在華北平原核心的黃泛區生活,因此才會出現這種奇特的考古空白現象。在這種黃河流域殘酷的洪水打擊下,人民蜂擁而起,在洪水泛濫的河南,瓦崗軍趁勢崛起,金哀宗開興元年(1232),在蒙古人的一路追擊下,金哀宗不得不南下逃到開封,隨後又逃到距離開封僅僅100多公裡遠的歸德(商丘
  • 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傳說,或真實發生在歷史上,科學家發現證據
    科學的糾纏態 舉報   在中國人的古老傳說中,估計很多人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是講述了在4000
  • 地震!洪水!病毒,2020太難了!
    一棟棟鋼筋水泥下,藏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沒有誰在這時會去想,在這個大家都窩在家裡的時候,一旦房屋發生崩裂,後果會怎樣…然而災難來得突然,根本不容人思考。洪水襲來!進入6月之後,氣候詭異得可怕。淅瀝的大雨狂掃長江以南,暴雨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兇猛的洪水。
  • 在土耳其發現距今4800年前的大船遺址,是不是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亞拉臘山地區曾在1993年發生過一場大地震,當地政府官員在視察該地區時發現了一艘船形殘骸。該船殘骸巨大,雖然外露的只有一部分,但估計超過100米。這一消息吸引了大量愛好者,包括土耳其、荷蘭、美國和我們中國的。
  • 4000年前誕生!人類最早的高等文明-蘇美爾文明
    4000年前,人類誕生了最早的已知文明-蘇美爾文明一、蘇美爾文明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文明,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形成,它的發源地位於兩河流域,也就是如今伊拉克這個地方。它的許多技術不僅影響了後來的四大古國,更是影響到了現代文明。
  • 全球殺人最多的5大災難,史前大洪水只能排最後,第一無可爭議!
    首先來看第五名,史前全球性大洪水。至今還有些人質疑它的存在,因為年代實在太過久遠,大概距今一萬年以前,但環境和地質學家始終相信史前大洪水一定存在,因為一萬年前,地球正在經歷冰河世紀末期,覆蓋北半球的冰雪開始融化,那時的海平面因此至少上升了2米,那意味著如果在今天,紐約和倫敦將不復存在。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她說,在自重作用、水推力和溫度荷載等作用下,三峽大壩發生沉降和水平位移是正常現象,但這種程度的沉降和位移並不會造成嚴重變形,更不會引發潰壩。通常情況下引發潰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壩年久失修、極端天氣來臨、山體局部滑坡。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定期對三峽工程建設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查。大壩每年都進行年檢。
  • 美國學者:12900年前彗星曾經撞地球
    為什麼我們的先民要編造這麼一個神話故事流傳後世呢?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女媧補天,極有可能說的是12900年前地球上發生的這場浩劫。 女媧是誰?估計大多數讀者都是從神怪小說《封神榜》中了解到的。 3000多年前,中國大地上最大的一個王,商王朝的末代君主帝辛(商紂王),來到女媧娘娘廟裡進香。
  • 《鯊海》在什麼樣的絕望裡 還可以殘留一點希望
    《鯊海》這部2017年底在中國上映的美國片,雖然少有人知,劇情畫面沒人什麼過人之處,卻讓我們在這樣一部普通但真實的片子中感受和學習到太多。首先,它不是一部特效大片。電影講述的就像是身邊偶突發的事件。整個片子幾乎就在這樣昏暗中推動著劇情,從發現對講機還能用,和上面的人聯繫後,抱著生存的希望等候,到下來救援的船員被鯊魚吃掉。在之中間,姐姐麗莎從膽小,到克服恐懼去找把救援的繩子拴在了鐵籠上,本以為可以獲救,離開這恐怖的海底,可是就在距離海面20多米的時候,纜繩又一次斷裂,鐵籠又一次墜入了海底,而麗莎的腿被鐵籠壓傷。
  • 【科普宣傳】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應對常識
    、火災、洪水、泥石流應對常識 1.地震應對常識 (1)室內如何避震 ●迅速遠離門窗、陽臺、預製板牆、樓梯、電梯。 (2)戶外如何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以免造成踩踏。用包等物品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不要在過街橋和立交橋上下、高煙囪和水塔下停留。若正在過橋應緊緊地抓住欄杆,帶主震發生後立即離開。
  • 學者稱「大禹時代」確有大洪水:夏朝應始於公元前1900年
    吳慶龍 拍攝《公元前1920年的潰決洪水支持中國傳說中大洪水和夏王朝存在》一文的的署名作者有16位,他們分別來自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美國的多家科研機構。研究者發現,公元前1920年左右(約4000年前),黃河上遊發生了一次巨大洪水。發生時間與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的轉型時間吻合。
  • 諾亞方舟、女媧補天……為什麼各地神話裡都有大洪水?
    原標題:為什麼各地神話裡都有大洪水?利維坦按:作為先民解釋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話幾乎在每一片人類所涉足的土地上出現。一名男子在老祖母的指示下用木頭造出一隻箱子,洪水來臨的時候男子帶著一條黑母狗和穀粒、豆子等物件進入木箱子避難。洪水過後,男子同樣發現家中總有憑空出現的玉米面餅,最後發現是黑母狗會趁他不在家褪下毛皮變成女人。男子用尼塔瑪水(nixtamal,烹煮玉米用的石灰水)為她洗浴,二人喜結良緣,重新繁衍出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