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7407億元砸向「鐵公機」 成都新機場力爭明年開建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示意圖製圖姜宣憑

四川省政府發布《四川省推進實施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工作方案》

7962億元投資

四川將投資555億元全面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四川境內功能,投資7407億元推進鐵路、公路、民航等綜合立體交通。

17座過江大橋

明年起新建17座長江過江通道,將全部以江上大橋的形式修建。建成後,加上目前川內已有的22座過江大橋,258公裡的長江川境段平均7公裡就會有一座過江大橋。

15條出川鐵路

到2020年,四川的鐵路運營和在建裡程達到8000公裡以上,建成鐵路出川通道15條。

18個民用機場

成都新機場,樂山、巴中機場力爭明年開工;甘孜、閬中等機場或於「十三五」期間建設。到2020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18個。

今日,省政府發布《四川省推進實施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將投資555億元全面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四川境內功能,投資7407億元推進鐵路、公路、民航等綜合立體交通。

到2017年,形成「四江六港」水運體系,建成鐵路出川通道11條,高速公路出川通道累計建成20條,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3個,初步形成長江上遊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到2020年,全省4級以上航道超過1600公裡,建成鐵路出川通道15條;高速公路出川通道24條,全省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18個,形成長江上遊橫貫東西、溝通南北、通江達海、便捷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成都新機場、雅康鐵路都將於明年開工,水鐵公航「四箭齊發」,將帶來一個「更快的四川」。

《方案》提出,要把成都打造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瀘州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並發展一批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加快構建成渝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以及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建設成都連通德陽、綿陽、遂寧、南充、廣安、達州、資陽、內江、自貢、瀘州、宜賓、樂山、眉山、雅安等城市的放射狀城際交通網。

水路 新建17座長江過江大橋

《方案》顯示,四川將加強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建設。從明年起,擬在長江主航道上開建17條長江過江通道。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航務管理局了解到,這17條通道都將以江上大橋的形式修建。建成後,加上目前川內有的22座過江大橋,258公裡的長江川境段,平均7公裡就會有一座過江大橋。

新建的17條長江過江通道包括:豆壩、普和金沙江、羅龍、南溪公路過江通道,白塔山、鹽平壩、安富第二、藍田、沙茜、泰安第二、合江縣城城市道路過江通道,綿遂內宜鐵路、江安第二、納溪、安富第一、合江新城、榕山公鐵兩用過江通道。

此外,未來6年,四川還將提升長江黃金水道運力,以此逐步改善支流航道通航條件。到2017年,基本形成「四江六港」水運體系,全省4級以上航道達到1500公裡,港口貨櫃吞吐能力達到250萬標箱;到2020年,全面完成規劃建設任務,長江宜賓至重慶段達到二級航道標準,形成幹支流網絡銜接的長江黃金水道,全省4級以上航道超過1600公裡,港口貨櫃吞吐能力達到300萬標箱。

《方案》稱,宜賓港志城作業區將建重大件泊位區和散貨泊位區,瀘州港則將建多用途碼頭二期工程。瀘州港和宜賓港要加強分工合作,推進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港口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完善貨櫃、大宗散貨、汽車滾裝和重大裝備運輸系統。

鐵路 川藏線成都至雅安段年底開建

在鐵路建設方面,成都至重慶、成都至貴陽、成昆鐵路三線,均要進行擴能改造。備受市民關注的川藏線四川段,也有最新進展,成都(朝陽湖)至雅安段今年底開工,雅安至康定(新都橋)段2015年開工。同時,爭取漢中至巴中至重慶、昭通至攀枝花至麗江、重慶至昆明等項目納入國家《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動工。

到2020年,四川的鐵路運營和在建裡程達到8000公裡以上,建成鐵路出川通道15條。

公路 雅康高速2017年通車

《方案》稱,在高速公路建設上,加快推進雅安至康定、攀枝花至麗江、汶川至馬爾康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設,確保按計劃建成通車。據了解,雅康高速開工時,曾明確項目計劃力爭2017年建成通車。

除了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也要升級改造:新改建普通國省幹線公路15000公裡(估算投資1350億元);全省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70%。在農村公路上,建設農村公路9萬公裡,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航空 甘孜、閬中也要建機場了

備受各方關注的成都新機場開工時間終於落錘。《方案》明晰,全力推進成都新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4年內獲得立項批覆,2015年開工建設。

除樞紐機場,四川還要修建市州機場。樂山、巴中機場力爭2015年開工,甘孜、閬中等機場或於「十三五」期間建設。到2020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18個。

延伸閱讀

8000億投資從哪來?

記者翻看《方案》發現,上百個項目將在未來6年密集修建。那麼問題來了,近8000億元的巨額投資怎麼解決?《方案》提出了以下幾種方式:

財政投入:政府將完善交通建設投融資體制,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各級人民政府責任明確、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投融資長效機制,加大財政性資金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多方式融資:重大交通項目採用建設-經營-移交、建設-移交、設計施工總承包、公私合營等方式進行融資,或成為可能;爭取國家支持,以「經營性項目+政府補助」的方式建設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破解融資瓶頸。

金融機構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鼓勵保險和各類融資性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支持。

專家觀點

省發改委副主任邵小龍:

長江經濟帶城市

協同發展

長江經濟帶是一個跨流域的經濟帶,四川省在發展省內經濟的同時,如何和其他地區建立合作機制?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邵小龍認為,長江不可能劃成幾段來發展,比如長江下遊、中遊、上遊,它的特點是什麼,規劃怎麼樣,還需要多個省份共同協調配套,才能避免整個長江經濟帶因為一個「堵點」形成梗阻,影響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否則,即便是四川砸下重金髮展交通,效果依然會大打折扣。

邵小龍說,除了交通外,長江經濟帶的管理體制、產業也不能進行分割式發展。「到後期,包括一些行政壁壘都會打破。以『大通關』概念為例,它就是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都需要一體化發展。比如川渝廣安示範區,它就是主動融入重慶,不但是廣安融入過去了,重慶的很多摩託車配套產業都轉移到廣安來了,可以看到的是,從零配件產業會逐漸上升到整車生產線的引入。」

他還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僅在四川有交匯,這就是把它們聯繫起來的紐帶。四川在交通布局和通道建設上都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四川向西、向北規劃的幾條鐵路,包括到庫爾勒、喀什的鐵路,實際就是和絲綢之路連接的通道,始發點也都是成都。四川應該發揮戰略支點作用,連接兩帶的發展。

川大經濟學院教授鄧玲:

建設長江經濟帶要靠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建設長江經濟帶不能只靠長江,而是要靠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帶動黃金水道,徹底激活整個經濟帶。」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鄧玲表示,除四川此次出臺的新規劃外,長江經濟帶沿線的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均在打造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例如,上海至成都的沿江高鐵、上海至昆明的滬昆高鐵,連通南北,將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

鄧玲認為,通過黃金水道串聯,獨立的港口城市可以成帶,並進而發展成三大城市組團。經濟帶的建設,歸根結底是臨港經濟、物流產業的發展。陸路和水路運輸體系建設,使港口城市成為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以港口城市瀘州為例,通過增肥沿江產業,才能餵飽長江經濟帶,比如沿江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3年起,瀘州市開始部署建設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7大產業。預計到2015年,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物流為引領的服務業總產值500億元。鄧玲建議,四川應當在汽車、電子信息等方面,給予宜賓、瀘州等港口城市政策支持。

「四川應該是長江經濟帶資源綜合開放利用和轉型升級的示範區」,鄧玲說,四川在長江經濟帶上的定位關鍵就是沿江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例如向西開放的話,可發展日用品等中亞、南亞、東南亞國家需要的產業,並下大力氣扶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華西都市報記者李媛莉華西都市報記者王丹殷航謝燃岸

相關焦點

  • 四川今年開建川藏鐵路成雅段 新建8條高速公路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5日訊(記者 杜成) 四川新聞網記者今日從四川省發改委獲悉,四川今年新開工的交通領域重點項目26個,其中鐵路項目3個,高速公路項目8個,國省幹線及經濟幹線12個,機場項目1個,港口碼頭項目2個,總投資1722餘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24餘億元。
  • 砸下584億!廈門新機場、翔安大橋……105個省重點項目獲重大進展!
    廈門105個省重點在建項目砸下584.1億元完成了年度計劃103.7%!廈門城建再上高速啦!10月份,重點項目各參建單位開展「百日衝刺行動」。翔安新機場項目用海報批有新進展,項目用海攻堅小組已正式向國家發改委和自然資源部報送用海預審報審材料。機場效果圖目前機場片區建設工作正在全力推進。根據規劃,2022年底廈門新機場及配套工程基本建成、2023年投入使用。
  • 思明區斑鳩山公園開建 力爭明年年底完工
    (蓮前街道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記者吳燕如通訊員肖建瑜)思明區開建新的社區公園啦!昨日,記者了解到,位於蓮前街道的思明區斑鳩山公園已於本周正式啟動建設,社區居民又將增添一處休閒健身的好去處。據悉,斑鳩山公園建設是蓮前街道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力爭明年年底完工。
  • 翔安首創奧特萊斯預計明年9月份投用!
    廈門人強勢圍觀  從島外最新砸來  令人歡呼無比的核能消息!>  廈門第三東通道今年開建  廈門(翔安)新機場到島內  又將建設一條新跨海通道  被稱為廈門第三東通道  兩會期間,市發改委將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
  • 成都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11月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首架機在上海正式下線,而大飛機的機頭及部分航電系統,是由來自成都的中航工業成飛公司、中航電科兩家單位研製生產;10月22日,在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上,全市唯一頗具規模的通用航空產業園將於11月在金堂動工開建;9月16日,波音公司在北京宣布:授予中航工業成飛民機787-10方向舵生產合同,而從2008年開始該公司就成為787
  • 正式開建!湖北一市再添新機場
    湖北十堰再添一座新機場!今日正式動工開建!該項目建設投資預算資金為3.2億元。建設工期:2020年9月-2022年10月。
  • 蘭州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力爭明年6月底同步開工建設
    蘭州軌道交通建設將步入建設黃金期,多條線路將陸續開建。8月9日,記者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了解到,蘭州市將向榆中延伸的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向中川機場延伸的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納入新一輪建設規劃,力爭明年6月底同步開工建設。蘭州軌道交通建設將步入建設黃金期,多條線路將陸續開建。
  • 四川又一城市崛起,被投資266億文旅項目「砸中」,旅遊市場騰飛
    前往四川旅遊的話,幾乎所有人都會去這幾個固定的地方,成都、九寨溝,此外廣大的四川地區就很少被遊客光顧四川有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當地被投資266億的旅遊開發項目「砸中」,旅遊市場有望騰飛,這個地方就是達州。
  • 明年黃花機場至長沙南站將開建磁懸浮線
    明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至長沙南站將開建磁懸浮線;從長沙將可直飛法蘭克福;長沙至張家界、常德、永州、懷化等省內支線機場航線將逐步成網;2016年,黃花機場將迎來「雙跑道」時代——    湖南航空經濟,加速起飛  本報記者 鄧晶璡 孫振華 通訊員 項順泉 李鑫
  • 四川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8000公裡 由點及面三個維度看「8000」
    從1990年高速公路破「零」開建以來,30年間,四川高速公路由點成線、織密結網,支撐著四川交通從「蜀道難」邁向「蜀道通」「蜀道暢」。「8000」意味著什麼?過去數年來,BOT、PPP、政企合作等,成為我省高速公路建設模式的「高頻詞」,其背後之義,是將高速公路市場向社會開放,吸引更多資金投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姿態,是四川有資金持續且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原因。四川高速公路的建設始於開放。1995年,利用世界銀行相關項目貸款,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四川交通建設利用國外貸款的規模處於全國交通行業領先水平。
  • 成都迎來又一國際機場,總投資達777億元,預計2020年開通
    就像在我國人們心中非常具有分量的四川成都,又將迎來第二座國際機場。這機場一落座、一開通、投入運營好後,將給成都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當地的旅遊業又會更上一層樓。我們一起來看看,成都迎來又一個國際機場,總投資高達777億元,預計2020年開通!
  • 天府國際機場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開建
    昨日,緊鄰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站的中國郵政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正式開工建設。該中心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這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配置再次升級。據介紹,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項目納入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選址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項目佔地面積180畝,規劃總建築規模8.9萬平方米,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是天府國際機場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一環。
  • 向151.4萬成都志願者發出倡議我愛成都 出行有禮
    (原標題:向151.4萬成都志願者發出倡議我愛成都 出行有禮) 這兩天
  • 四川新聞|2025年「成都服務」規模力爭達8800億元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未來,成都將構建連結全球的高能級生產性服務經濟體系;打造包括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主軸、國際航空港和國際鐵路港等在內的「一軸帶動兩港協同三級支撐」空間布局;建設引領區域、輻射國內、服務國際的供應鏈網絡,打響「成都服務」品牌。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王軍)今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加上中國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規劃、建設的2003個臺站,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 總投資達7億元 四川成都大熊貓基地建設規模升級
    中新網7月3日電 四川新聞網-四川日報消息,記者日前獲悉,成都大熊貓基地三期工程建設規模升級,工程投資額從原計劃的3億元上升到7億元。
  • 南通新機場傳來最新消息
    南通人注意你們引以為傲的新機場最近傳來新消息或將落戶二甲??昨日南通機場集團總經理王海洪走進政風行風熱線,在回答網友提問關於南通新機場的選址問題時答覆如下:根據民航機場建設管理規定,立項選址的審批需要三個備選地址,南通新機場以東社、二甲和四甲三個作為一個選擇,目前專家技術論證已基本完成
  • 項目估算總投資約3198億元 設計時速120至200公裡 
    自1951年開始,按原鐵道部安排,位於四川的中鐵二院就開始進行勘察活動,著手川藏鐵路前期準備;上世紀90年代,川藏鐵路開始選線;21世紀初,川藏鐵路勘測設計加快;2014年,隨著成雅段、拉林段相繼開工,川藏鐵路全面開建。關於進藏鐵路,專家提出多條通道。
  • 投資100億,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在成都高新區開建
    9月28日,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百日攻堅季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都高新西區舉行。本次集中開工的8個電子信息工業項目總投資150億元,涉及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先進位造等多方面,包含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華興源創西部總部等多個高能級重大項目。
  • 錢塘江又將多一條過江隧道 力爭今年年底開建
    隧道力爭年底開工,預計亞運會舉行前建成。大家從市中心出發去看亞運會,走這條隧道過江,估摸不到3分鐘。即將開建的博奧隧道,原叫青年路隧道,隧道建在錢江三橋和慶春路過江隧道之間,全長約2772米,其中隧道段約2545米。新城管委會規劃處的盧工介紹,博奧隧道的出入口南北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