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於天際,穿梭於雲端,可飛行萬裡,亦可上天入海。
自然賦予了鳥類飛行的能力,鳥兒靠著流線型輕盈的身材、發達的消化和心肺系統以及一對披覆羽毛的翅膀,可以達到世界上任意一個角落。
但當鳥的體重增加之後,它們是否還能再次翱翔呢?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恐鶴,恐鶴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肉食性鳥類,笨重的身材讓它們喪失了飛行的能力,翅膀逐漸退化,就如同如今的鴕鳥一樣。
實際上,地質歷史上仍存在著一些可以飛行的龐然大物,沒有天敵,曾經統治過一片天空。
1.漂泊信天翁
Diomedea exulans
漂泊信天翁是現如今翼展最大的飛鳥,其身長約1.35米,翼展最長可達3.7米。
研究人員通過GPS跟蹤記錄發現,漂泊信天翁在離開陸地之後,可以持續飛行1.5萬公裡,甚至許多噴氣飛機都做不到。
信天翁每隔數個小時拍打一次翅膀,從而做到高效率飛行,當飛速達到每小時三十公裡時,便可以有效地利用上升氣流進行滑翔。
有效的跟蹤記錄表明,一隻信天翁僅用了46天便完成了環球旅行,遠超凡爾納80天環遊地球的想像。
2015年美國奧杜邦攝影獎
信天翁最長年齡可達60年,但是繁殖卻很慢,遵循著一夫一妻制的幸福生活,使得信天翁一直處於瀕危物種的邊緣。
一組信天翁虐狗照片
另外,信天翁經常跟隨航海船隻飛行,所以水手們常常感慨孤獨的航行旅途能與信天翁結下深厚的友誼,並且把信天翁看作幸運的標誌。
傳說每隻信天翁都是遇難水手的轉世。
其實,信天翁並不能完全算作天空中的龐然大物,尤其是跟後面幾位「歷史人物」相比,就更加相形見絀了。
我們可以用將今論古的思想去思考下面幾位龐然大物是如何翱翔天空的。
2.阿根廷巨鷹
Argentavis magnificens
阿根廷巨鷹,又稱阿根廷巨鳥,曾是不可一世的天空之王。
研究人員最早發現於阿根廷北部潘帕斯草原以及南美安第斯山脈,2007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提出了阿根廷巨鷹滑翔的飛行模式。
阿根廷巨鷹體重超過70公斤,如此龐大的身體配備了一對翼展可達7米的翅膀,接近於一架塞斯納152型輕型飛機。
事實上,這種史前猛禽由於體形過大而難以自主飛行,卻能在空中滑翔。但它得從斜坡上奔跑下來,或者藉助風力獲得飛行動力,這與懸掛式滑翔機的起飛技巧相似。
在合適的條件下,時速可達107公裡。
阿根廷巨鷹復原圖
阿根廷巨鷹對比圖
阿根廷巨鷹的頭骨化石長達0.6米,喙也很長,喙角尖呈彎鉤狀,是典型的肉食鳥類的特徵。
頭骨構造的其他特徵顯示它一般都會將食物整吞下去。最早認為巨鷹可以捕食大型動物,但是後來發現巨鷹的頜骨並不強壯,不適於撕咬,所以一般認為巨鷹以捕食小動物為食。
另外,也有專家指出,阿根廷巨鷹雖然龐大,但是習性較懶,類似於禿鷲,屬於機會主義者,可能會以食腐為生,這也是使得它喪失了本身的傳奇色彩。
3.桑氏偽齒鳥
Pelagornis sandersi
桑氏偽齒鳥相比阿根廷巨鷹而言可能更勝一籌,最長翼展估計可達7.4米。
不過化石證據較少,目前唯一可靠的桑氏偽齒鳥化石樣本來自於1983年的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國際機場。
由欲在此建造新航廈的建築工人發現,這塊區域的地質年代為2500萬年前,這裡在當時是一片海洋。
桑氏偽齒鳥化石及復原圖
由於其薄如蟬翼的中空骨骼、矮墩墩的小腿以及巨大的翅膀,所以對桑氏偽齒鳥能飛這件事上沒有任何科學家表示懷疑,但是它的體型卻遠超數學模型計算出鳥類能飛的最大體型。
推測,桑氏偽齒鳥應該同阿根廷巨鷹一樣只能通過逆風情況下加速奔跑,藉助上升氣流做到空中滑行,巨大的翅膀一振,足以滑行良久。
桑氏偽齒鳥與現代大型鳥對比圖
桑氏偽齒鳥可能主要以捕食海中的魚類為生。
這只不幸落入海洋變成化石的偽齒鳥或許是不能熟練地滑行才釀成了慘劇。
4.諾氏風神翼龍
Quetzalcoatlus northropi
說到天空中的龐然大物,當屬翼龍最大,其中諾氏風神翼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飛行生物,最大翼展可達12米,地面站立時與長頸鹿同高。
最早的諾氏風神翼龍化石發現於1971年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的Javelina地層,化石發現時還帶有部分翼膜,翼展達10米。
與現代人類相比簡直是巨人般的存在。
風神翼龍是一種沒有牙齒的翼龍,所以在生活習性方面,翼龍也應該是以捕魚為業,還是整個生吞的那種,也不排除翼龍存在食腐的可能。
風神翼龍復原圖和對比圖
更大的體型引發了人們對生物飛行極限的爭議,關於翼龍是如何飛行的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翼龍不同於鳥類,沒有披覆羽毛的翅膀,也沒有輕盈的身體,重約250公斤的身軀等同於一頭老牛。
按照鳥類翼展和體重的比例,如果翼龍想原地飛行,則需要近100米長的翅膀,而風神翼龍最長也僅有10米。
如果翼龍都能上天的話,那人類豈不是也可以輕鬆飛行。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翼龍不同於鳥類,其翅膀是前肢連接後肢的巨大皮膜,類似於蝙蝠,皮膜相當輕盈,上下扇動可以產生強大的風壓。
再加上翼龍前肢極其發達,科學家發現隨著翼龍體重的增加,前肢也愈加強壯,所以前肢強健的肌肉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再者由於翼龍身材尖細,極大地減小空氣阻力。
這幾點因素使得翼龍可以輕鬆地翱翔天空,爬行動物也曾短暫地統治過一片天空。
另外,再強調一遍,翼龍並不是恐龍哦!恐龍只包括鳥臀目和蜥臀目,翼龍類並不在範圍內。更奇怪的是鳥類竟是由蜥臀目進化而來的~
諾氏風神翼龍、桑氏偽齒鳥
漂泊信天翁與鴿子的對比示意圖
如果有幸你可以回到過去,可能會被絢麗多彩的自然界所驚豔到。
有行走陸地的巨型鳥,也有翱翔天空的爬行動物,甚至還有著許許多多人類所沒有發現的神奇生物,它們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示著生命的色彩。
大自然賦予了不同生物不同能力,使得它們可以遍布自然界任意一個角落,當陸地競爭激烈的時候,有些生物就選擇飛向了天空,這一切也都是為了找到生命更好的出路~
01 參考資料:
圖片部分源自網絡
維基百科:漂泊信天翁
維基百科:阿根廷巨鷹
維基百科:桑氏偽齒鳥
維基百科:風神翼龍屬
BBC news_ Ancient American bird was glider
騰訊網_桑氏偽齒鳥與阿根廷巨鷹——史上最大的兩種巨鳥
騰訊網_科普:翼龍如此龐大的身體,是如何飛上天的?
END
美編:杜欣雨
校對:張 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