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翱翔於毀譽之間的雙身寓言

2020-12-05 新京報

烏鴉,展開暗黑的翅膀掠過無月的夜晚,發出嘶啞的叫聲,聲聲悽厲,令人悚然。它背負著兇兆之名,遭人唾罵和厭惡。但曾幾何時,它又是帶來光明的神使,是拯救人類的恩主。無論是美名還是汙名,都不過是人心造相,而對烏鴉而言,毀譽之上,是無邊無垠的天際蒼穹。

馬王堆漢墓出土非衣帛畫中的扶桑樹與太陽金烏。

撰文 | 李夏恩

汙名:兇兆之鳥

烏鴉烏鴉在天上,  烏鴉真能飛。  烏鴉老了不能飛,  對著小鳥叫。  小鳥每天打食歸,  打食歸來先餵母。  自己不吃忍耐著,  母親曾經餵過我。  ——老北京童謠

恐怕沒有哪種鳥類比烏鴉背負著更多的汙名。只要聽到它嘶啞的「啞啞」叫聲,人們就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仿佛頭頂掠過的不是輕捷的黑色身影,而是一整天的厄運。在影視劇中,表現危險或是厄運將至的俗濫鏡頭,就是拍攝烏鴉高叫飛過。

烏鴉被當做兇兆的象徵,在中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已廣泛流傳,漢代學者焦延壽的《易林》記載道:「城上有烏,自名破家。召喚鴆毒,為國患災」;「烏鳴庭中,以戒兇災」。唐代學者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直截了當地總結道:「烏鳴地上無好音」。

普通人對烏鴉尚且如此嫌惡,正在走背運或是患病之人對烏鴉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它被視為死神的使者,鳴叫乃是索命梵音。在文藝復興時代畫家老勃魯蓋爾的名作《死神的勝利》中,滿載骷髏頭的死神同伴,正是與其同乘一匹馬的烏鴉。同一時代歐洲的鄉民也迷信,如果一隻孤獨的烏鴉三次飛過一戶人家的屋頂,那麼這戶人家不久就會有人死去。即使到科學之光照亮的20世紀,烏鴉報喪的不白之冤仍未洗清,甚至還得到了「科學解釋」。一位名叫利德爾的生物學家聲稱,生物在死前三天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味。這一理論引進中國後,被言簡意賅地稱為「知死臭」,又和古代醫書中提到的「屍氣」混為一談。按照這種理論,烏鴉和梟鳥之類的動物對這種氣味異常敏感,所以當人臨死前,烏鴉便會循著氣味飛集到將死者的身邊,只待對方一死,便可大快朵頤。

正因為烏鴉背負兇兆惡名,所以比起在廣場上伸頭抻腦目標明顯的鴿子,站在高高樹杈上的烏鴉更容易受到人類攻擊。甚至是三歲孩童也打心底裡覺得,用石子轟走這些煤炭黑的鳥兒是理所應當。驅趕烏鴉可謂一種古老的傳統。南宋文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就記述了江南人驅逐烏鴉的習俗:「聞烏聲則唾而逐之,至於弦弩挾彈,擊使遠去。」13世紀的阿拉伯學者哈馬達拉·阿爾穆斯塔法·阿爾蓋威茲在他的動物論文中甚至對烏鴉痛下必殺令。

對認定烏鴉是厄運象徵的人類來說,仿佛消滅了烏鴉,厄運也會隨之消失。倒毋寧說人類才是烏鴉的災星。人類將汙名標籤牢牢貼在烏鴉身上,並以闢兇除惡為名對烏鴉大張撻伐,而不知所措的烏鴉只能被迫離開棲息的樹枝,在嘶啞的叫聲中離開這片積滿人類仇恨的兇險之地。

19世紀諷刺插畫家讓·格蘭維爾繪製的烏鴉學習解剖課。

讚譽:太陽之子

烏鴉汙名昭彰於世,但它的名聲卻並非從來如此。曾幾何時,烏鴉也是人類眼中的祥瑞之物。在眾多文明中,烏鴉都與為人類帶來光明的太陽密切相關。漢代《淮南子》中所謂「日中有踆烏」,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非衣帛畫中「日中烏鴉」的圖像正是對這段記述的圖像化描述。北美印第安文明雷納佩族人的傳說中,最初世界被冰雪封凍時,是烏鴉向天神求取太陽之火,才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古希臘神話中,烏鴉是太陽神阿波羅的使者。阿波羅也多次化身烏鴉降世。敦煌發現的晚唐吐蕃文書中,烏鴉被稱為「人類之怙主,傳遞仙人神旨,八面上方共九方,翱翔天際傳旨忙」。

烏鴉也被認為是人類始祖,《詩經》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玄鳥」很有可能指的不是燕子,而是烏鴉。在北美海達人的創世神話中,人類始祖被關在巨蚌中,是烏鴉用它堅硬的長喙撬開蚌殼,將人類釋放出來。皮吉特灣人的神話中,是烏鴉創造的世界,因為乏味寂寞,這隻烏鴉日復一日地背起石頭投進大海,在無邊汪洋中填造出一片大陸,讓人類得以繁衍生息。當人類遭受滅頂之災,同樣是烏鴉給人類帶來希望,人類最古老的神話《吉爾伽美什》中,憤怒的天神降下洪水滅絕人類,唯有受到神靈眷顧的智者烏特納匹什提和他的妻子打造了一艘大船倖存了下來。為了尋找陸地,烏特納匹什提先後放出了一隻鴿子和一隻燕子,兩者都因為沒有找到落腳之地飛了回來,最後,他放飛了一隻烏鴉,這一次烏鴉找到了陸地。人類終於開始了新紀元。

烏鴉為人類帶來光明、生命還有希望,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嘉德懿行。在古埃及人眼中,烏鴉總是成雙入對,它們一產雙卵,孵出來的也是一雄一雌,相伴生活。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終身不再尋找伴侶。因此烏鴉象徵著夫妻愛情忠貞不渝。古希臘人則將成雙的烏鴉作為美神阿芙洛狄忒與戰神阿瑞斯結合的象徵。在兩千年後,清初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講述了化身烏鴉的漢江神女竹青與書生魚客痴心相伴的忠貞愛戀。對中國人來說,烏鴉最重要的美德,是它的孝道,所謂「烏,孝鳥也。始生,母哺之六十日。至子稍長,則母處而子反哺,其日如母哺子之數」——如果連沒有人形的禽鳥都知道反哺母親,那麼虐待父母的子孫真是禽獸不如。

但為何烏鴉會從光明神使和人類恩主的地位陡然跌落,成為人人唾罵驅逐的兇鳥?問題自然不在烏鴉身上,而在為烏鴉加諸種種汙名的人類身上。而人類之所以如此熱衷污衊烏鴉名聲的真正原因,是想要掩蓋一段人類與烏鴉之間的親密友誼。

法國動畫片《烏鴉之日》(2012)畫面。

毀譽之間

凜冬已至,風雪咆哮,荒原上幾個黑點在艱難地移動,他們是最早的人類,在冰河時代艱難求生。短促的人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都為尋找食物奔波勞碌。但與史前兇猛的野獸相比,形體矮小的人類更像是獵物而非狩獵者。他們可能已經餓了幾天,氣息奄奄。

就在這時,一位長者抬眼看到寂寥的空中划過一個黑色身影。代代相傳的經驗告訴他,只要跟著這個黑影,族人便能找到生存的希望。烏鴉緩緩地降落在一片草甸上,用黑色的長喙精準地從白森森的骷髏裡啄出一隻眼球,它剛要享受這多汁的美味,卻看到遠處塵土飛揚,那是一群飢腸轆轆的人類狂奔而來。儘管骨頭上的肉都已經變暗腐敗,但這些人還是貪婪地啃撕著,爭搶著,眼見此景,烏鴉不由得乍開翅膀,發出嘶啞的「啞啞」聲。

這一場景雖屬想像,但並非全然虛構。考古證據標明,人類始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與烏鴉分享同一塊腐肉。作為食腐類鳥類,烏鴉比人類嗅覺更靈敏,飛翔在空中時視野更開闊,因此更容易找到大型猛獸丟棄的腐肉。而人類也得以在烏鴉的指引下找到食物,填飽飢腸。人類與烏鴉的親密接觸中,也逐漸了解了許多烏鴉的習性,烏鴉的敏感會讓它們在危險襲來前飛走,人類也因此得到信號及時避難。這也是為何在人類早期神話中,烏鴉總是以指引人類躲避災難的預言家和帶來希望的神靈使者形象出現的原因。烏鴉總是在清晨起飛的習性,也被初民與旭日初升聯繫在一起,而它漆黑的羽毛則如同長夜之暗,因此,烏鴉在初民的傳說中為人類從黑暗中開啟光明。

但文明的演化,讓人類逐漸拋棄了烏鴉這位老朋友。石器的發明,人工取火的應用,狩獵技術的發達,讓人類逐漸擺脫了和烏鴉一起啃骸骨吃腐肉的日子,火烤熟食的美味讓人類對昔日視若珍味的腐肉嗤之以鼻。總是盤旋在人類頭頂的烏鴉逐漸遭到了人類的嫌惡。

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抹除與烏鴉舊日友誼的痕跡。如今家喻戶曉的諾亞方舟神話中,是鴿子在洪水中發現了陸地,而這個神話原始版本《吉爾伽美什》中的烏鴉,卻成了沒有復命的瀆職者。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中則聲稱烏鴉雖然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使,但因為直言不諱地匯報了壞消息,遭到太陽神怒火焚燒,將一身白色的羽毛燒成黑色,聲音也因此變得嘶啞。這也成了烏鴉為何成為厄運兇兆象徵最廣為流行的解釋之一。

烏鴉對這些編排的神話寓言一無所知,就像它昔日覓食腐肉不是為人類指引一樣——那不過是它的生物本能。神使也好,兇兆也罷,無論汙名還是讚譽,都不過是一廂情願貼在它身上的標籤,而烏鴉不會為崇敬膜拜而心生自負,也不會因忘恩負義而怒氣衝衝。它就像魯迅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忽然發出「啞啞」兩聲,「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作者 | 李夏恩

編輯 | 羅東

校對 | 翟永軍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只是寓言嗎?不僅如此,烏鴉能和兒童一樣通過棉花糖實驗
    關於烏鴉,小編已經多次科普了,說得最多的是烏鴉的邪惡,烏鴉擅長記住仇人的臉,會一直尋找並復仇,若餘生無法完成,它也會將信息傳遞給其他烏鴉。邪惡,從另一角度來說,也意味著智慧,能記住人臉信息,可見它們有著超強的認知能力,再加上烏鴉能團體作戰,甚至有科學家認為,若沒有人類,烏鴉可能會替代人類統治地球。當然對於統治地球的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但是對於烏鴉的智慧,我們不得不承認,也許《伊索寓言》中的烏鴉喝水,並不是神話,而是現實。
  • 「故事匯」白烏鴉與黑烏鴉:守株待兔新篇
    這天,白烏鴉與黑烏鴉正在天上翱翔,四處尋找食物的來源。恰在這時,一隻灰色的兔子從樹林飛速地衝出來。烏鴉不會捕獵。白烏鴉與黑烏鴉注視著兔子飛奔,其一是好奇,好奇這隻兔子遇到了什麼跑這麼快;其二是期待,期待其他捕食者獵殺兔子之後能留下一些食物供白烏鴉和黑烏鴉享用。後面一直沒有其他動物衝出樹林,而那隻灰色的兔子卻直直地撞向一個樹樁。兔子腦袋撞上樹樁之後,隨即倒在地上,抽搐了兩下,然後徹底不動換了。
  • 寓言故事:喜怒無常的烏鴉與能說會道的青蛙的較量,結局令人深思
    烏鴉這是一個彝族民間口口相傳的寓言故事,據說,古時候,世間萬物都會說話,森林裡有烏鴉、喜鵲和絲兒(彝語諧音,是一種紅嘴鷗)三隻飛鳥關係甚好,它們共同築就了一個鳥巢。春天到了,它們都在巢裡下了一些蛋。而烏鴉卻持反對意見,建議現在就把這些蛋給吃了,以解決當下的飢餓危機。正當他們爭論不休時,喜鵲建議把能說會道的青蛙找來評理。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或多或少都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但不一定知道是溫州人寫的——《賣柑者言》《白頭翁的故事》《烏鴉兄弟》《小馬過河》《母雞生蛋》《老虎傷風了》《剛長腿的小蝌蚪》……部分溫州寓言作家作品集(資料圖)一直以來,溫州的寓言文學創作如火如荼,湧現出了一大批「寓言作家群
  • 佛教寓言:富有的烏鴉
    可憐的烏鴉(圖片來源:資料圖)樹上落了一隻嘴裡銜著一大塊美食的烏鴉許多追蹤這隻富烏鴉的烏鴉們立刻成群飛來。它們全都飛下來,一聲不響,停在樹下一動也不動。那隻嘴裡叼著東西的烏鴉已經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著,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這一大塊食物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飛到地面,在地上從容不迫地把這塊食物啄碎。其它烏鴉們會猛撲上來引發一場混戰。它只好停在那兒,保衛嘴巴裡的那塊食物。
  • 寓言和科幻類的作文怎麼寫,三個要點做到了,三年級也能寫得精彩
    在上一節裡面,我們講解了想像力作文和作文裡的想像力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同時也強調了想像來自於現實,想像不是天馬行空肆意妄為,想像要合理。什麼是合理的想像呢?同學們可以參考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關注以後,點擊本文底部即可查看上一講的主要內容。
  • 評論:從烏鴉喝水話題看質疑精神的跑偏
    原標題:評論:從烏鴉喝水話題看質疑精神的跑偏     近日,烏鴉喝水從小學課本火到了網絡。先是有人撰文並配圖質疑這篇寓言故事不科學;爾後網友紛紛實驗求證,更有武漢市小學教師帶領學生,證明烏鴉喝水不是騙人;22日,果殼網公眾號推送了題為「最近那個『真相』是錯的」的科普文章,詳細闡明了影響烏鴉喝水的諸多因素及各種結果,並附上現實版烏鴉喝水的視頻從生物學上佐證。   關於烏鴉喝水,真相反反覆覆,從被質疑,到質疑者被質疑,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下質疑精神的跑偏。
  • 《烏鴉喝水》故事2.0版:烏鴉也會錯過,何況是人
    《烏鴉喝水》故事的作者伊索,在環遊世界之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廣受古希臘人民喜愛。常以動物為主的故事,來披露現實社會中陰暗面。淺顯生動的語句中,蘊含著深奧含義,頗耐人尋味。原故事內容簡介:一天,烏鴉在天上飛了很久,突然覺得口渴,想要馬上就能喝到水,可附近並沒有小河。
  • 我們一起讀英語,每日小故事:烏鴉喝水
    說起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這是《伊索寓言》中一個寓言故事。通過講述一個烏鴉,在喝水從開始遇到困難到最後把困難解決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勤於思考、勤於觀察,多動手、動腦,堅持到底,最後困難肯定會得到解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英文版的小故事吧。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mei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伊索寓言裡那隻懂得用石頭喝到水烏鴉(圖源:Wikipedia)除此之外,你可能會記得很多電影、動漫裡的聰明烏鴉:比如鬼滅之刃裡給鬼殺隊傳信,大喊著「南南東」指點方向的烏鴉(動畫裡叫鎹鴉);(圖源:鬼滅之刃第11集)可能也有《昨日之歌》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本文關鍵詞新喀鴉 工具 行為學實驗 大腦一提到烏鴉你會想到什麼?是黑色不祥的象徵?還是寓言故事裡狡猾的角色?亦或是一些神話裡的愚蠢象徵?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伊索寓言裡那隻懂得用石頭喝到水烏鴉(圖源:Wikipedia)除此之外,你可能會記得很多電影、動漫裡的聰明烏鴉:比如鬼滅之刃裡給鬼殺隊傳信,大喊著「南南東」指點方向的烏鴉(動畫裡叫鎹鴉);(圖源:鬼滅之刃第11集)可能也有《昨日之歌》裡仿佛能聽懂少女,並被當作寵物的神奇烏鴉;(圖源:昨日之歌 EX1)
  • 女孩養的烏鴉太小心眼,從此和男友親密都成了奢望!
    《烏鴉喝水》、《狐狸與烏鴉》這樣的寓言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聽過,烏鴉也常常成為各種寓言故事的主角。但現實生活中烏鴉愛上救自己的人類,還各種小心眼的吃醋攻擊的故事,估計全球也就這麼一例。也正因為這樣,當海倫在餐廳門口看到一隻瘦弱並且無法飛行的烏鴉的時候,她十分不忍心,最終決定把這隻烏鴉帶回了家,並給它取名叫做羅素。烏鴉,其實是一種被我們誤解多多的鳥,它其實智商非常高,是除人類之外的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動物之一,被證實智力可相比於一個七歲的小孩,它在中國常被人視為不吉之鳥,在儒家文化裡卻因「烏鴉反哺」被視為孝順的代表。
  • 見到烏鴉真的會倒黴嗎?︱飛鳥與遊魚-25
    烏鴉之所以被看作是倒黴鳥,是因為它們特別的食性。它們不僅喜歡吃穀物、漿果和昆蟲,而且對腐肉也很感興趣。 因此,人們想當然地認為見到烏鴉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這些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烏鴉的智商在動物世界中是一流的,它們可以利用工具來達到目的,這是除人類及一些靈長目動物外,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
  • 那些與烏鴉相關的角色,烏鴉總是象徵著不詳,也許是因為太強!
    一說到烏鴉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熱血高校,畢竟鈴蘭高校被稱之為烏鴉高校,而在這間說大不大的學校裡,有著一群看著很痞氣,卻十分講義氣的學生,結局源治的一句:「當烏鴉不好嗎?我呀,就當個烏鴉就足夠了」,成了劇中的經典臺詞,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那些動漫中與烏鴉有關的角色,他們的強度怎麼樣。
  • 《烏鴉喝水》:烏鴉真能喝到水嗎?礦物的最緊密堆積原理(實驗)
    大家耳熟能詳的《烏鴉喝水》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聰明的烏鴉,口渴的烏鴉遇到了一隻不滿水的小口瓶,它用銜來石子使水面上升,成功喝到水。現實中,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嗎?先說答案:不一定。故事中的烏鴉能不能喝到水,主要是看瓶中的水,是否足夠填充石子的孔隙。如果瓶中的水足夠填充石子的孔隙,石子的加入會使水面上升至瓶口,烏鴉就可以喝到水。如果瓶中的水很少,不足以填充石子的孔隙,即使加滿石子,也只能得到一瓶石子,是喝不到水的。
  • 南大新研究表明:「烏鴉喝水」這件事,灰喜鵲更擅長!
    2021-01-13 14:57:25 /a/20210113/aa6ed24e87494307a6b5da9f6c7cd823.shtml   「一隻烏鴉口渴了
  • 研究稱烏鴉具有七歲兒童推理能力
    科學家對6隻野生新蘇格蘭烏鴉進行一系列測試得出這項結論,該測試用於分析烏鴉的因果推測能力。 這項測試類似於伊索寓言中饑渴烏鴉投入石塊上升水面飲用的故事,在「排水量任務」中,通過將重物落入充滿水的管子,計算烏鴉捕獲漂浮食物獎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