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從烏鴉喝水話題看質疑精神的跑偏

2020-12-05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標題:評論:從烏鴉喝水話題看質疑精神的跑偏

    近日,烏鴉喝水從小學課本火到了網絡。先是有人撰文並配圖質疑這篇寓言故事不科學;爾後網友紛紛實驗求證,更有武漢市小學教師帶領學生,證明烏鴉喝水不是騙人;22日,果殼網公眾號推送了題為「最近那個『真相』是錯的」的科普文章,詳細闡明了影響烏鴉喝水的諸多因素及各種結果,並附上現實版烏鴉喝水的視頻從生物學上佐證。

  關於烏鴉喝水,真相反反覆覆,從被質疑,到質疑者被質疑,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下質疑精神的跑偏。無獨有偶,邱少雲最近也很「火」。有人質疑其英雄事跡系偽造,違背生理學、為什麼隨身攜帶的炸藥包和手榴彈沒爆炸等;很快就被網友指出,這種質疑本身也不科學:生理學並非真理,也不絕對,炸藥包和手榴彈若被壓在身下,也可能逃過大火,且邱少云為什麼非得帶炸藥包……

  是的,我們需要質疑精神,也不能盲目相信權威,但以故意顛覆傳統、攻擊權威為噱頭,並對某些微末細節過分誇大、以偏概全,這就陷入了另一個極端——懷疑一切。有些人純粹是為了製造看點、賺取眼球,尤其是在微博、微信這樣的社交生態裡,極易傳播。比如,最開始質疑烏鴉喝水的文章標題,不少都用了「根本喝不到水」、「都是騙人的」等絕對肯定的語氣。

  除了這些刻意製造看點的人,更多的轉發者,則往往習慣於此種顛覆帶來的刺激,不假思索便信以為然。筆者的朋友圈裡就有人先是轉發了「小學課本原來都是騙人的」,配以「被騙了這麼多年」的評論,幾天後又轉發「烏鴉喝水:最近那個『真相』是錯的」,附上「又被騙了」的吐槽。整個過程中,都被別人牽著自己的大腦走,丟失了自我判斷。

  事實上,稍微有點生活常識的人,在所謂的質疑剛拋出來時,只要冷靜下來簡單地想一想,就會發現,烏鴉能不能喝到水,不僅和瓶子的形狀有關,和水的多少、石子的形狀、大小都有關係。換句話說,和瓶子的形狀沒有必然關係。可就是這個噱頭,讓盲目的眾人趨之若鶩。

  而回到烏鴉喝水故事本身,只是一個寓言而已,意在告誡人們遇到困難要善於思考、勤於動腦。它並不具備,也不需要有科學屬性。按照上述質疑邏輯,狐假虎威、龜兔賽跑、狐狸和烏鴉的真實性都有必要考證了。所以,但願烏鴉喝水作為寓言沒有教會一些人的,這次作為網絡話題,能教會一些人去獨立思考。而這種獨立思考,能銳減蓄意質疑的傳播,恰恰是讓質疑精神回歸正軌的良藥。(王磊)

  

相關焦點

  • 小學課本有烏鴉喝水的典故,看了新烏鴉喝水,它是怎樣喝水的
    烏鴉是非常的聰明的鳥,小學可本中烏鴉喝水,瓶子口太小,水太少了,聰明的烏鴉叼來石頭,放進瓶裡,讓水漫到瓶口,喝到水了。文中借烏鴉想辦法喝水說明了三個道理:第一、烏鴉的確很聰明 ,為了達到自己的願望,動腦筋想出辦法
  • 烏鴉喝水的故事 烏鴉喝水簡短小故事
    《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吧,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會在床前給我們講許多小故事,哄我們入睡。長大了,便沒人在耳旁給我們講故事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重溫一下《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吧。
  • 《烏鴉喝水》聽課筆記
    一年級陳老師的《烏鴉喝水》課堂全程以學生為主體。值得我學習,上的很精彩!課堂通過一個「渴」字讓孩子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愛說,愛學,教師和孩子表現都很精彩!4.烏鴉怎么喝到水的環節?做實驗,讓孩子感受到「漸漸」的意思並感受到烏鴉的機智。5.「漸漸」拓展說話練習,從教課文到教方法,用到句子中去。精彩的內容還有很多……陳佳珂老師很棒!
  • 烏鴉喝水的故事,兩個不同的版本,告訴我們不同的人生哲理!
    有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終於在河邊發現了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可是,瓶子裡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於是它找來石子一顆顆塞進瓶子裡,讓水自己漫上來,課本的結局告訴我們,烏鴉喝到了水!
  • 烏鴉喝水只是寓言嗎?不僅如此,烏鴉能和兒童一樣通過棉花糖實驗
    關於烏鴉,小編已經多次科普了,說得最多的是烏鴉的邪惡,烏鴉擅長記住仇人的臉,會一直尋找並復仇,若餘生無法完成,它也會將信息傳遞給其他烏鴉。邪惡,從另一角度來說,也意味著智慧,能記住人臉信息,可見它們有著超強的認知能力,再加上烏鴉能團體作戰,甚至有科學家認為,若沒有人類,烏鴉可能會替代人類統治地球。當然對於統治地球的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但是對於烏鴉的智慧,我們不得不承認,也許《伊索寓言》中的烏鴉喝水,並不是神話,而是現實。
  • 《烏鴉喝水》:烏鴉真能喝到水嗎?礦物的最緊密堆積原理(實驗)
    大家耳熟能詳的《烏鴉喝水》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聰明的烏鴉,口渴的烏鴉遇到了一隻不滿水的小口瓶,它用銜來石子使水面上升,成功喝到水。現實中,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嗎?先說答案:不一定。故事中的烏鴉能不能喝到水,主要是看瓶中的水,是否足夠填充石子的孔隙。如果瓶中的水足夠填充石子的孔隙,石子的加入會使水面上升至瓶口,烏鴉就可以喝到水。如果瓶中的水很少,不足以填充石子的孔隙,即使加滿石子,也只能得到一瓶石子,是喝不到水的。
  • 《烏鴉喝水》故事2.0版:烏鴉也會錯過,何況是人
    《烏鴉喝水》故事的作者伊索,在環遊世界之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廣受古希臘人民喜愛。常以動物為主的故事,來披露現實社會中陰暗面。淺顯生動的語句中,蘊含著深奧含義,頗耐人尋味。原故事內容簡介:一天,烏鴉在天上飛了很久,突然覺得口渴,想要馬上就能喝到水,可附近並沒有小河。
  • 我們一起讀英語,每日小故事:烏鴉喝水
    說起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這是《伊索寓言》中一個寓言故事。通過講述一個烏鴉,在喝水從開始遇到困難到最後把困難解決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勤於思考、勤於觀察,多動手、動腦,堅持到底,最後困難肯定會得到解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英文版的小故事吧。
  • 南大新研究表明:「烏鴉喝水」這件事,灰喜鵲更擅長!
    2021-01-13 14:57:25 /a/20210113/aa6ed24e87494307a6b5da9f6c7cd823.shtml   「一隻烏鴉口渴了
  • 「烏鴉喝水」的細節竟然都是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鳥有多聰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說起小時候讀過的《烏鴉喝水》,幾乎每個人都能背出幾句,順便心存質疑地稱讚一下烏鴉的聰明。 其實,烏鴉的確會用填塞小石子的方法,使得容器的水位升高,進而喝到水。
  • 見到烏鴉真的會倒黴嗎?︱飛鳥與遊魚-25
    因此,人們想當然地認為見到烏鴉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這些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烏鴉的智商在動物世界中是一流的,它們可以利用工具來達到目的,這是除人類及一些靈長目動物外,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
  • 三年級作文:烏鴉喝水後傳
    自從烏鴉上次從瓶子裡成功喝到水之後,老虎國王就賜給他一塊獎牌,上面「寫著天下第一聰明」。烏鴉沾沾自喜,戴著獎牌到處飛,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一天,烏鴉得意洋洋地站在枝頭,心裡正盤算著接著該往哪飛時,他看見一隻小猴子正在悠閒地吃著香蕉。
  • 烏鴉不吉利很招人厭 聽過烏鴉喝水 但您不知道它們比家寵物還聰明
    它們認識人你能分辨一隻烏鴉嗎?在這方面,烏鴉可能比您聰明,因為它可以識別人。Marzluff的團隊捕獲了烏鴉,給它們加了標籤,然後釋放了它們。團隊成員戴著不同的口罩。烏鴉會俯衝到戴著口罩人,但是只有當被佩戴面具的人誰曾它們玩過,它們就不認識了。烏鴉之間會交談如果您認為兩隻烏鴉在看著您,烏鴉彼此對著在談論您,確實是這樣。
  • 朱一龍白宇同臺合唱《地星撞海星》,網友評論卻有些跑偏!
    前段時間朱一龍白宇的綜藝首秀《快樂大本營》已經播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這期的主題是「你好,老同學」,雖然北老師和居老師都已近而立之年,但是誰敢說穿著校服的他們不是你青春裡帥氣溫柔的校草呢,一龍很慢熱不熟的人不會聊天,白宇就一直帶著他,何老師也在不斷的cue他們兩個,真心喜歡他們。
  • 張韶涵鄭州站巡演海報,突改畫風變「黑白烏鴉喝水」造型
    這是一場藝術與音樂相融的感官極致享受,全新「寓言」驀然誕生,「烏鴉喝水」凝練意境,黑白人像煥發無盡思索,千百種寓意等待你的解讀...這次巡演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引申出多種人生思考,現實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如何實現現實與自我的平衡......在「寓言」現場,通過張韶涵的用心呈現,希望這些人生問號都能得到解答。
  • 夏老師推薦:徐中仁散文《烏鴉的故事》
    烏鴉也不例外,我現在工作的地點,經常可以看到這種鳥,長長的嘴巴,烏黑的羽毛,相貌平平,也不怎麼讓人討厭。我認識烏鴉,是從小學開始,估計是一二年級,課本裡有兩篇課文,一篇是《烏鴉喝水》,一篇是《狐狸和烏鴉》,現在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仍然有這兩篇課文,雖然過去四十多年,課文的情節依然留在腦海裡。
  • 科學家:不要低估烏鴉的實力!
    在我們閒得無聊的時候,常常會討論一個不大可能的話題,那就是人類消失後哪種動物會稱霸地球?一般來講,當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通常都會提到到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甚至是豬和老鼠等等動物,但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不要低估烏鴉的實力!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mei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裡仿佛能聽懂少女,並被當作寵物的神奇烏鴉;(圖源:昨日之歌 EX1)但你可能不知道,烏鴉喝水其實不僅僅是個寓言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也真的有人也會養烏鴉(比如要研究烏鴉的科學家)。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本文關鍵詞新喀鴉 工具 行為學實驗 大腦一提到烏鴉你會想到什麼?是黑色不祥的象徵?還是寓言故事裡狡猾的角色?亦或是一些神話裡的愚蠢象徵?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但你可能不知道,烏鴉喝水其實不僅僅是個寓言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也真的有人也會養烏鴉(比如要研究烏鴉的科學家)而烏鴉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聰明得多:它們會使用工具,會自娛自樂,甚至還會具有強大的邏輯能力,可以玩「密室逃脫」!
  • 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烏鴉,除非你想知道什麼叫絕望!
    這隻海雕應該是在捕獵時不慎進入到了烏鴉的領地休息,所以才會招來烏鴉的驅趕。不過可笑的是烏鴉蹦躂了半天,人家無動於衷。對於比自己體型小很多的雅科來說對它們還造不成危害。對於這種尷尬的處境沒辦法,烏鴉只能發揮自己賤的本性,騎在人家的頭上搭了一會順風車,迫使雕無奈地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