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教授敵視物理化學,意欲何為?

2021-01-20 懷疑探索者

之前在頭條問答看見一個提問,問的是為什麼在網絡上做出錯誤言論的人,都是一些人文學科的教授?我看見一位我很熟悉的朋友是這樣回答的。他說,理工科的教授,有無數的研究領域供其馳騁,他們發表的SCI論文,只要是貨真價實有意義,都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而至於人文領域的教授則不然。在哲學領域,馬哲已經是哲學一道的頂峰,所有的哲學教授們都只能在其「底下找剩飯吃」。而想要成名,就得另闢捷徑,發表一些讓老外高興的言論,這樣才能把文章在國外發表。所以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看見了一些人文領域的教授,他們往往發表「恨國」等倒行逆施的言論,卻看不見理工科教授這樣做。

對於他的這個解答,我現在不置可否,但是我今天早上在群裡面突然看見有朋友在感嘆,他說,「一想到這種xx還能在中國當教授,心裡就發堵。」原來,這位朋友看見了一個截圖,來源於新浪微博上一位知名人文學科教授的發言。這位任職於復旦大學的網紅教授大名鼎鼎,名為錢文忠,因為在電視節目上解讀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是這樣說的,「我建議在高中之前,除了數學以外,不開設物理化學課程。大量增加人文類。」

錢文忠教授說要取消理科課程

這位教授的建議,讓我很是吃驚,感覺匪夷所思。


在以往,我對錢文忠教授的印象不錯,因為他曾經在企業論壇上倡議中國要提高產業工人的地位,努力成為「製造業強國」。但是這次,錢文忠教授的這番高談闊論讓我感到不能理解。


當然,任何一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天賦自由。錢文忠教授的建議,只是他的個人意見,並無道德或者法律上的毛病。但是,他的這樣的言論,如果真的實施起來,是能夠給國家帶來一場災難的。

錢文忠教授

65歲以上的老人,都在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一段特殊的歲月。曾經有那麼10來年,全國的學校基本處於停課階段。到了恢復高考的時候,出現了人才青黃不接的嚴峻現象,這給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化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我記得在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中,有這樣的一個劇情,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大發感慨,現在招收的工農兵學員,很多人連初中數學都沒有弄懂,還要重頭學起。請問,如果我們國家的學生每一個都要「重頭學起」,那還能夠承擔艱巨的學習任務嗎?


學習物理和化學,不是工農兵學員在田間地頭揮動鋤頭鐮刀,而是需要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一個人在16歲之前如果不能接觸到物理和化學,他們基本上一輩子都難以學好了。何況,物理和化學的課程,其實也是對人的思維的一種科學訓練,而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灌輸。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翻閱中國的歷史,無論是古代史,還是近代史,基本上留下名字的都是人文領域的學者,卻絕少科學大師。說墨子是古代的科學大師,有點勉強。張衡類似一位傑出的工程師,並非科學理論的提出者。祖衝之是數學家,並非科學家。沈括是百科全書型的學者,主要是記錄,卻沒有科學知識上的新創造。除此之外,還真的找不到幾個與科學有關的名人。

北宋學者沈括著作的《夢溪筆談》

工程技術的發明者倒是有一些,但技術不是科學。技術專家只需要懂得製造工藝即可,對事物本質原理的了解卻不擅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但是,科學原理其實是最重要的。有了科學理論,才能引領技術的實踐和應用。掌握了科學原理,才能在技術發明上予以更高的改進和創新。而我們中國雖然在歷史上不乏發明家,卻基本上找不到幾個對人類科學有巨大貢獻的世界級科學家。我們翻看從小學到大學階段的所有理科教科書,物理單位的名詞都是用外國人命名,比如牛頓、安培、庫倫、特斯拉、帕斯卡、焦耳、赫茲、普朗克、開爾文、歐姆……

很多外國人的名字被用於物理單位

這些在教科書上領袖絕巔、流芳千古、熠熠生輝的名字都是外國人,可有多少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物理單位?


而這種情況,即使到了民國時期也沒有改善。我們喜歡民國史的人,可以張口就叫出辜鴻銘、章太炎、黃侃、錢穆、馮友蘭、胡適、王國維、梁啓超、朱自清、劉文典、沈從文等很多大師的名字,可如果要問一下民國時期出了哪些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師,卻啞口無言了。就是錢文忠教授他自己的恩師季羨林,也是一位成名於民國時期的人文大師,並非科學人物。雖然也有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科學巨匠,但他們僅僅是念了很短時間的西南聯大,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都是在國外拿的,獲得科研成果和揚名立萬也是在國外,算不得是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

李政道博士

可以說,民國時期不缺乏的是各路形形色色的人文大師,偏偏真正的科學大師影跡難尋。


近年來,社會上颳起一股「反智」的風氣,特徵就是仇恨理科學科,而對人文學科無限拔高、吹捧。2015年11月,葉茂中為某國產本土化妝品品牌設計的廣告在各電視臺循環播放,在廣告裡反覆重複「我們恨化學」這句話,引起各界的關注。而一位姓K的北京大學文學教授,經常在各種公開場合宣傳說,科學是罪惡之源,凡是和科學沾邊的都是「雜碎」。而吳國盛、田松、孫小淳這些知名教授、學者,多次在公眾號撰文強調說「科學是迷信」,還說要「消滅一切工業化」「搗毀實驗室」。除此之外,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風水算命等傳統人文思想還在神州大地廣泛盛行。這股妖風邪氣不是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在如此複雜的局面下,我們國家最缺乏的,不是所謂的人文思想,而是嚴謹的理科思維。正是多傳授一些理科知識尚且遠遠不夠,又怎麼能逆歷史潮流呢?

田松教授認為應該消滅一切工業化

古代封建時期,私塾裡沒有任何理科課程,只傳授「四書五經」、三墳五典等人文知識,莫非錢文忠教授的理想就是倒退回那個時代?並不是說人文知識不重要,這也是很需要的,但在「需要」和「更需要」之間,顯然理科知識是我們更需要的。在「缺乏」和「更缺乏」之間,顯然理科人才是我們更缺乏的。如果一個社會不重視理科教育,僅僅把人文封為皋地,就會出問題。


就以網紅教授錢文忠來說,他一貫不重視理科知識,自然缺乏科學思維的訓練,而這樣的人,往往最容易被怪力亂神等迷信所蠱惑。這不,錢文忠教授之前還發過這樣的微博,直接贊同、轉發起某「咒語」來,讓人深感詫異又啼笑皆非——但如果我們結合他之前的那個建議,就知道他必然走上這條歪路。

錢文忠教授與「咒語」

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是說,「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可是,如果年紀很小的學生們都按照錢文忠教授的建議放下理科教材,我們的學校還能培養出人才嗎?


對此,我只能默默地祈禱他這樣的教授能夠在中國少一點,這樣就能少一點誤人子弟。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小崔說事]錢文忠老師
    > 進入[小崔說事]>>    CCTV.com消息(小崔說事1月20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錢文忠錢文忠成為央視《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之一崔永元錢文忠寫梵文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
  • 德雲社商演愛曬「九宮格」,滿坑滿谷不是重點,郭德綱意欲何為?
    文章《德雲社商演愛曬「九宮格」,滿坑滿谷不是重點,郭德綱意欲何為?》為梵音茶語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德雲社不但相聲發展的好,郭德綱也為相聲重新設定了一個「標杆」,比如學習京劇的封箱、開箱演出,學習歌星的巡迴專場表演,這些都讓相聲得到了更好的傳承。當然,還有不知從何時開始的那些滿坑滿谷的「九宮格」。以往的相聲在小劇場演出,如果有觀眾觀看,那些相聲演員就感到很開心了。儘管那時候並沒有賺到錢,而且還得通過各種活動吸引觀眾進場觀看。
  • 希臘島上難民又再火燒連營,意欲何為?
    (原標題:希臘島上難民又再火燒連營,意欲何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來源:希華時訊
  • 美國媒體:湯姆森巨資併購路透集團意欲何為?
    巨資併購路透集團意欲何為?美國媒體認為,湯姆森此舉的目的是要將金融數據做大做強。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5月15日文章:對湯姆森來說,併購路透社是拓展賺錢的服務性業務的新舉措。  理察·哈林頓也許不會分擔你的痛苦。但是,作為加拿大新聞和數據公司湯姆森的總經理,哈林頓無疑想要拿你的痛苦賺錢。  路透集團15日同意以大約172億美元的價格被湯姆森收購。
  • 季羨林北大辦梵文班:錢文忠是關門弟子 學吐火羅語
    還有上世紀60年代,季羨林在北大東語系辦了一個梵文班,到80年代初,連同錢文忠在內一共招收了8名學生。他們行了三跪九叩拜師古禮託身季先生門下。自此之後,季先生再也沒有親自指導過學生,錢文忠也因此成了他的關門弟子。季老的最後8個學生最後大多中途改行,碩果僅存的只有錢文忠一人,也可以說是「一生一系」。季老最後把「看家」本領——吐火羅語傳授給錢文忠。
  • 矽谷巨頭聯手印度首富意欲何為?
    以此推算,擁有3.9億行動網路用戶的Jio,估值約為660億美元,遠超中國聯通(3.1億用戶,市值約171億美金)和中國電信(3.4億用戶,市值約240億美金)市值的總和。此次扎堆入局的股東陣營中,不僅有深口袋的財務投資者,更加引發關注的是西方科技巨頭Facebook、谷歌等的戰略入股,他們此舉意欲何為?自誕生起,Jio就是一個顛覆者和締造者。以它今天的體量和能力,融到巨資將會有何動作,造成什麼影響?對出海印度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意欲何為?-虎嗅網
    而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又到底意欲何為?答案是,錘子科技是為了生存。而今日頭條,恐怕是為了教育領域的野心和可觀利潤。01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聞泰科技客戶主要為國內外的手機品牌商,包括小米的紅米系列。相比之下,今日頭條的利潤率極高——目前,難以查詢到今日頭條官方公布的利潤數據,由於並不是上市公司,很難真正弄清楚。但對標同樣以廣告為主的Facebook,Facebook 2017年第四季度的利潤率為40.1%,加碼人工智慧的今日頭條,其利潤率恐怕也不在此之下。
  • 作為冰霜一族的洛基,為何要把自己生父勞菲幹掉,他意欲何為?
    他不是還讓勞菲進入到阿斯加德了嗎,他意欲何為?洛基作為阿斯加德的二皇子,雷神索爾的弟弟,可以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因為他哥哥索爾的存在,洛基感覺自己比不上索爾,好像阿斯加德的很多人包括父親奧丁都只是認可索爾的功績,對洛基並沒有這麼重視。
  • 錢文忠:錢姓源於彭姓 祖先最遠可考證到壽星彭祖
    [摘要]《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一共兩部,四姓一講,共分38講,介紹了《百家姓》第1-147個姓的來源、遷徙路線、名人典故等內容。原汁原味,更突出錢氏風格;歷史典故更具故事性,幽默風趣。《錢文忠解讀》,錢文忠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本文摘自《錢文忠解讀》,錢文忠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福田雷薩花12個億在河北開設新工程機械板塊意欲何為?
    福田雷薩花12個億在河北開設新工程機械板塊意欲何為?2018-09-04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9月1日,福田汽車發布了關於設立河北雷薩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並取得營業執照的公告。
  • 中方:美建生物實驗室意欲何為
    中方有何評論?在今天(21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回應上述問題時稱,這已經不是國際社會第一次對美方在其他國家開展生物軍事化活動表達關切了。中方也多次強調,美國的相關活動不透明、不安全、不合理。趙立堅說,據報導,美國在包括中東、非洲、東南亞以及前蘇聯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許多生物實驗室。
  • 中國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黃子卿
    在生物化學家吳憲教授領導下做蛋白質變性研究。他製備了分別經酸、鹼、尿素和乙醇作用而變性的蛋白質,利用滲透壓測定了變性蛋白質的分子量。研究證明蛋白質變性並不必然改變其分子量,為吳憲明確定義蛋白質變性提供了實驗證據。黃子卿觀察到,天然的和變性的雞蛋清蛋白和羊血紅蛋白的分子量約為34000的倍數或亞倍數,與現在對蛋白質分子量研究得到的亞單位結果相符合。
  • 陳新民——冶金物理化學的學術帶頭人
    他的「金屬—氧系熱力學和動力學」、「高溫熔體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有色金屬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陳新民,祖籍在安徽省望江縣,1912年11月18日生於河北省清苑縣(今保定市)。由於家庭四處遷移,影響了他的入校讀書。他沒有上小學,僅斷斷續續讀了幾年私塾,在家自學了全部小學課本,一躍考入久負盛名的天津南開中學。
  • 光明網:我國冶金物理化學學科創始人之一——魏壽昆
    1952年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唐山交通大學、華北大學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和山西大學等校有關礦冶系合併,組建了北京鋼鐵學院,魏壽昆被任命為第一任教務長。從1979年至1983年擔任該學院圖書館館長,同時任該學院副院長。現任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一級教授,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院士)。
  • 「表、界面物理化學基礎科學問題及其探測方法」戰略研討會
    10月10日至12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承辦的「表、界面物理化學基礎科學問題及其探測方法」戰略研討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基金委計劃局局長孟憲平,基金委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劉鳴華,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廈門大學田中群院士,化學所江雷院士,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副所長楊學明院士、李燦院士、包信和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陳經廣教授,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中國科技大學楊金龍教授,以及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金屬所、蘭州化學物理所
  • 以研究表明:物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決定其氣味
    最近,以色列魏茲曼研究院神經生物學系諾阿姆·索貝爾教授和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科學家一起揭開了這一奧秘。他們發現,不同物質之所以有不同氣味,與其分子構成的物理化學差異有很大關係。 為揭示嗅覺產生的原理,研究人員請150位香水和嗅覺專家依據氣味的146種特性,如香甜味、煙燻味、發黴味等,對160種不同氣味建立了分類資料庫,然後將這些數據輸入統計程序分析氣味專家產生的嗅覺差異,並以給人的愉悅感大小為軸線進行排列,好聞的在一端,難聞的在另一端。結果他們驚奇地發現,沿軸線排列的不同氣味,與物質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
  • 醫學史上的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1982年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黃子卿,字碧帆(1900.1.2—1982.7.23)1900年1月2日生於現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槐子崗村。
  • 吉林大學舉辦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化學(含實驗)課程教學研討會
    【消息來源:化學學院】7月25—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和科學出版社主辦,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承辦的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化學(含實驗)課程教學研討會在吉林大學無機超分子圓形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110餘所院校的300餘位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
  • 新型冠狀病毒療法,何大一教授怎麼看?
    ▲愛滋病雞尾酒療法主要發明人何大一教授(圖片來源:何大一教授提供) 根據路透社新聞報導,這名患者在接受了洛匹那韋/利託那韋(lopinavir/ritonavir)和奧司他韋(oseltamivir)的治療後,病情很快出現了改善,您能否為我們的讀者解釋一下其中的原理? 何大一教授:是的,我也讀到了這條新聞。在中國之外,目前只有1名患者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