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喜歡看一些無腦的綜藝節目?

2021-01-22 農野百曉生

說到綜藝節目很多人都喜歡看,幾乎每個衛視都有幾個收視率較高的綜藝節目。一提到這個綜藝節目,很自然的就知道是哪個電視臺的。有些網友說,有些綜藝節目實在是無聊了,為什麼收視率還會這麼高?到底看這些綜藝節目的都是些什麼觀眾?

就比如說,某臺的《某本營》幾個主持人,每次都請一些近期較火的明星,然後做一些小學生經常做的遊戲,當然也有一些刺激遊戲,主持人和明星之前互黑互爆料等等。在很多人看來,這個節目明明就是,一個綜藝節目請了一堆無聊的人,聊一些無聊的事,再做一些無聊的遊戲,這樣的節目並沒有給觀眾傳遞任何有意義的價值觀。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看呢?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喜好和追求,對於有些人來說有些綜藝節目是無腦的,但對於有些來卻有很大的樂趣,甚至可以說是精神支柱,只能說每個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一部分人是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為了讓自己的大腦得到片刻的休息,會選擇看一些趣味強的綜藝節目,無需太多思考,開心了就好。

就拿我來說,我不喜歡看連續劇。現在的連續劇幾乎都是五十集以上,內容都差不多,我愛你,你愛他,她愛我。看的實在是太虐心了,本來在生活中就覺得壓力太,還看一些虐心劇,簡直就是自我折磨。當然,有些人收看這些綜藝節目,是為了打發時間。

其實,也有很多觀眾是因為,某個綜藝節目裡有自己喜歡的明星。為了支持這個明星才去收看這個綜藝節目的。

各位朋友,你們說說你們最不喜歡看的綜藝節目有哪些?

相關焦點

  • 吳宣儀綜藝節目傻萌人設翻車?《新手駕到》收視低迷,嘉賓太無腦
    最先引起爭議的就是吳宣儀在第一次考科一的時候只考了68分,很多人都覺得沒有考及格的吳宣儀反而有些傻萌傻萌的,但是在很多觀眾看來,這確實有些過度了,甚至可以說是翻車。因為在駕照考試的科目一當中,基本上都是原題,而對於已經準備了很久的吳宣儀來說,只要有認真的去看那些題目,考過科目一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李佳航怒懟為節目效果的無腦惡評:我是你爹!
    最近,演員李佳航上了一個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被一堆人指指點點,說表達能力差,沒有社交能力,不配當演員。率真直接的李佳航回覆:我是你爹!加上妻子李晟的幽默發言,被廣大網友拍手叫好。   雖然他的這番話一批人叫好,但也立馬引起了不少爭議,有網友認為李佳航連被非議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沒有,著實不適合上綜藝節目,還是應該好好拍戲,靠作品說話才夠硬氣。
  • 綜藝節目這麼多,到底看哪個?國外怎樣才能看中國好聲音
    說起綜藝節目,說是百花爭豔絕不為過,從12年前的「 超女」開啟的綜藝黃金時代,從此綜藝節目成為各大衛視的重頭戲,這兩年,伴隨網綜的崛起,更是精彩紛呈。而且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不再依託於電視臺,而是選擇在網絡平臺上直接播放,如《中國新說唱》是2018年愛奇藝舉全平臺之力打造的S+級自製超級網綜。《這!就是灌籃》是由優酷、天貓出品,聯手日月星光製作的運動偶像燃魂真人秀,以籃球運動為主題的原創節目。
  • 《王牌對王牌》是因為沈賈組合才算是一檔三流的綜藝節目你怎麼看
    當尚雯婕看到昔日姐妹們時,感動得哭了,然而許飛沒有買帳,她質問尚雯婕為什麼不添加微信,也不回復私人信件,這讓現場非常尷尬。當節目播出時,許飛仍覺得不解氣,用一千個字開撕了尚雯婕,核心意思是一句話:顯然都是塑料姐妹花,為掙點廣告費上的節目你在哪哭什麼?
  • 網友聲討……為什麼藝人喜歡上綜藝?
    網友聲音:@émmmm:這聲明讓人看了更惱火!@五哥兒:你別說沒用的,為啥半夜一點半還在進行高強度錄製?您解釋清楚。@紫煙:以後這樣的節目要慎重了,不要只看收視率,如果不安全,觀眾也不買帳!@Choo:這樣凌晨安排大強度運動遲早出事,為何會這樣安排,浙江衛視不反思?@成魯偉:此類綜藝當休矣!
  • 靠綜藝節目,鄭爽還能走多遠?
    今年好多藝人都在做直播帶貨,還有的重心也轉移在別的地方,比如說開店,參加綜藝節目等等,當然作為流量小花鄭爽從去年開始就執著於綜藝節目。鄭爽在《花兒與少年》中多次崩潰大哭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沒想到幾年後,鄭爽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綜藝中來。
  • 名嘴紛紛湧入脫口秀類綜藝節目
    除謝娜外,最近名嘴們的新節目都很受矚目,汪涵加盟網絡綜藝《火星情報局》引關注、何炅主持《拜託了冰箱》受好評、孟非《四大名助》收視不錯、蔡康永高曉松的《奇葩說》點擊率很高,還有消息稱小S、陶晶瑩等也即將嘗試網絡綜藝節目……一時間,「動嘴皮」類脫口秀類綜藝節目集中爆發,它們的「吸睛」能力是不是已經超越了「玩遊戲」類綜藝節目?觀眾為什麼喜歡看名嘴們「鬥嘴」?
  • 「抄襲」綜藝節目侵犯著作權了嗎?
    依據《解答》,綜藝節目模式是指綜藝節目創意、流程、規則、技術規定、主持風格等多種元素的綜合體。綜藝節目模式屬於思想的,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綜藝節目中的節目文字腳本、舞美設計、音樂等構成作品的,可以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可見,綜藝節目模式能否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取決於該「模式」能否成為著作權法中保護的「作品」。只要沒有抄襲一個作品具體的表達方式,就不構成侵權。
  • 曾給觀眾帶來無數歡樂的三檔綜藝,怎麼就突然停播了呢?
    綜藝是現在電視節目裡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總是能帶給你很多歡樂,在你疲憊時,或者吃飯的時候,看一下綜藝,整個人就會舒服很多。現在綜藝的競爭也是非常的大,各種類型的綜藝也是越來越多,其實讓觀眾喜歡上一個綜藝,挺簡單,就好笑、不無趣、不低俗等差不多就好了。
  • 綜藝節目修圖多過分?蔣依依下五子棋,誰留意「白子」的顏色
    綜藝節目修圖多過分?蔣依依下五子棋,誰留意「白子」的顏色我們都知道,平常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大多數節目組都會選擇一個通用的濾鏡,這是為了讓明星們在節目當中能夠有比較好的狀態,看上去顏值比較高,尤其是女明星參加的綜藝節目濾鏡一般都會稍微嚴重一些,幫她們美化一下,除了鏡頭上的濾鏡之外綜藝節目修圖也是挺過分的,到底有多嚴重呢?小編給大家說一個例子就可以了。
  • 《極限挑戰》唯一能和韓國《running man》PK的綜藝節目!
    很多年輕人對綜藝秀的喜歡,都是從韓國的《running man》開始的,本來很期待大陸的《奔跑吧兄弟》,但事實還是有些失望的,一是原班人馬的更換,二是遊戲環節的節奏,沒有特別搞笑,所以有些讓人失望的!話說回來,能跟韓國《ruaning man》相比的就是《極限挑戰》了!
  • 如何用英文暢聊中國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一直是大家平日休閒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社交聚會中常常聊起的話題。本期的學英語欄目,我們將一起學習一些有關不同類型綜藝節目的地道英文表達!因為「綜藝」即「綜合娛樂藝術」——variety arts / variety entertainment show的縮寫。贊助商sponsor大家在觀看各綜藝節目時,經常也會看到節目贊助商的出現。
  • 流量演員不做假、抗戰片不拍神劇、綜藝節目脫離劇本,哪個最難?
    ,現在流量演員作假,抗戰片拍神劇,綜藝節目寫劇本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 綜藝節目脫離劇本 綜藝節目的收益全看收視率,保證收視率的就是話題
  • 秦霄賢連續兩場綜藝節目,品種感強,溫馨貼心,妥妥男孩寶藏
    在看了他的綜藝節目並講了耿直之後,他將為從未謀面的合作嘉賓準備點心。他將幫助那些穿短裙的女孩遮腿。他上班總是難免遲到。他將在德雲社中與觀眾分享他的有趣故事。很明顯,他是一個簡單而熱情的人。參加綜藝節目的原因很直接,照顧女孩子也很體貼今天,老秦參加了一個喜劇節目《笑起來真好看》,節目和有趣的主角,沈騰,李誕,謝娜作為常駐嘉賓,引起了廣泛的話題。而秦霄賢中的節目表現更是搶眼,尤其是在及時播放的環節上,響應速度非常快,能及時捕捉,給節目添加了不少笑點。
  • 綜藝節目「十月圍城」
    從接下來第四季度的節目規劃上看,各家衛視紛紛避開「唱歌」,著重多點開花。10月份的電視螢屏,無疑又將烽煙四起。   親子節目將扎堆   10月份,最受期待的電視節目之一無疑是接棒《快樂男聲》的《爸爸去哪兒》,該檔節目由湖南衛視購買韓國MBC電視臺模式而來,將視角對準親子關係。
  • 地球儀上的「小國家」如何成為綜藝節目創意大戶?
    例如由身患殘疾的傳奇荷蘭媒體人巴特·格拉夫創辦的BNN,就特別關注殘疾人群體的權益,常用一些富有話題性的節目內容引發社會關注。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節目名叫《大捐贈秀》,主旨是要促使大眾思考器官捐獻的問題。戰亂的陰影並沒有消磨以色列人創意的才華,反而促使他們以更快的速度去運轉,在那裡,節目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只有不超過五檔節目的壽命超過了10年,每年都會推出大量的新節目。「在我們國家,人們的注意力很短暫。」以色列最大的模式公司的老闆Armoza先生曾這樣解釋。無常的命運給以色列人的生活帶來了一種緊迫感,也影響到了電視業。
  • 看完美國大選,是時候聊聊我國綜藝的投票機制了
    在全網圍觀美國民眾的投票盛會中,河豚君也看到了很多對於美國選舉人投票制度、郵寄投票方式等的討論。 投票,是被視為反映大眾意志、可能也是今天最為「公平」的一種評比形式。其實不需要去看美國大選,打開今天國內的任意一檔綜藝節目,我們幾乎都能看到「投票」的環節。
  • 鹿晗亮相綜藝節目,頭圍顯勝雷佳音,網友:造型大翻車啊!
    鹿晗亮相綜藝節目,頭圍顯勝雷佳音,網友:造型大翻車啊!相信很多網友和小編我一樣,每天都會關注著娛樂圈一些奇奇怪怪的八卦新聞,關注一些熱搜,看網評等等。而昨天的一則關於明星頭圍的熱搜,不知道有誰有印象呢?
  • 從「使用與滿足」角度看文化綜藝節目的受眾接受心理
    近年來,各大真人秀綜藝節目大火,比明星、拼排場、造話題、蹭熱點、戲劇衝突愈演愈烈,明星被超額消費、感官刺激過度、泛娛樂化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出來,「衛視節目的同質化競爭,無法形成獨特的認知屬性」,高度相似的綜藝娛樂節目大規模泛濫使受眾產生了審美疲勞。走文化路線的《朗讀者》以一種清新的姿態登場,從千篇一律的綜藝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萬紅叢中一點綠」,立馬吸引了受眾的注意。
  • 《一本好書》:「綜藝節目」如何帶領觀眾「讀」原著
    《見字如面》節目曾讀過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有很多人在從少年踏入成人的時候差了一步,於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們永別了,真是可惜。在關正文看來,閱讀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習慣、多元認知需求養成的基礎。「我們這個節目,就是要跟大家說,去讀書吧,讀書特別好。」他在節目開播的媒體見面會上如是說。